楊婭+葉志強+張繼文
[摘 要]藏族勞動人民運用耳熟能詳?shù)目陬^語言,充分發(fā)揮他們豐富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用神話及傳說故事等形式創(chuàng)作出形態(tài)各異的藝術形象?,F(xiàn)據(jù)所掌握的文獻資料,對國內學界關于藏族神話傳說故事的研究成果作一初步梳理和總結,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藏族;神話傳說故事;研究綜述
神話是講述關于神的民間故事,傳說常與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聯(lián)系一起,它們可謂是人類最古老的口頭創(chuàng)作之一。藏族勞動人民運用耳熟能詳?shù)目陬^語言,充分發(fā)揮他們豐富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用神話及傳說故事等形式創(chuàng)作出形態(tài)各異的藝術形象。藏族民間文學是藏族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族神話傳說直接、真實地表現(xiàn)了人民大眾的思想、感情和歷史觀。研究藏族神話傳說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地方風物、社會習俗及當?shù)夭刈迦罕妼︵l(xiāng)土的熱愛。
一、專著類研究成果
藏族神話傳說內容和形式都極為豐富。各種期刊雜志刊出了不少研究藏族神話傳說的論文,然截止目前,尚無系統(tǒng)整理或專門研究藏族神話傳說的漢文版專著面世。近幾十年來,相繼出版的各類民間文學專著中,部分著作收錄了一些藏族神話傳說。主要有如較早面世的谷德明編《中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一書乃我國第一部少數(shù)民族神話專書,其收錄的藏族等諸多少數(shù)民族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且至今還群眾中流傳著。吉星編的《中國民俗傳說故事》、趙志忠選編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民間文學作品選》等書輯內的部分藏族民俗傳說、藏族神話。近幾年,藏族學者致力于收集整理其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中的神話傳說,如旦正加編著的《藏族民間傳說》(藏文版)、侃本,本加編的《藏族民間文學:口傳文學》(藏文版)等書收集到流傳久遠的神話及傳說故事較真切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們無窮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二、學術論文類研究成果
研究藏族神話傳說的學術論文數(shù)量和質量都呈逐年上升趨勢,運用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視角來解析藏族神話傳說,研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有所擴展。在諸多論文成果中,較具代表性的是謝繼勝先生1987年中央民族學院的碩士學位論文《藏族神話研究》,該文在掌握大量藏文、中文及外文文獻資料基礎上,從宏觀、微觀并重的角度對藏族神話傳說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其中《藏族的山神神話及其特征》乃他代表性最強的一篇解析藏族神話傳說的論文,從藏民族的山神信仰和流傳的神話入手,結合與山神崇拜相關的原始禮儀、民俗文化、藏傳佛教的儀軌經卷和文獻記載解析出藏族神話的基本元素、山神神話的基本概貌。謝繼勝研究藏族神話的如《牦牛圖騰型藏族族源神話探索》、《藏族神話的分類、特征及其演變》、《藏族本教神話探索》等系列文章從新的角度對藏族神話提出了新的認識,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林繼富先生在藏族神話研究方面著述較多,其系列論文《藏族神話研究類型》、《藏族神話與原始審美》、《藏族牦牛神話試論》、《“蟻穿九曲明珠”故事源流探析》等內容涵蓋面廣且角度新穎,其中《藏族天梯神話發(fā)微》為其較有代表性的文章之一,從天梯所意指的彩虹、神山、神樹等角度論證天梯神話所含藏族特有的自然、社會的內質,天梯神話產生于藏族社會的現(xiàn)實基礎、其象征意義實質上是統(tǒng)治和權利的象征及其流變勾沉。在解析西藏卵生神話的源流這一問題時,林繼富指出:“西藏卵生神話及其信仰的最早根源在雪域本土,在其發(fā)展過程中融合了古印度、波斯,乃至祖國內地的漢族文化,并依據(jù)藏民族文化特點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它的流變經過了原始宗教、苯教和藏傳佛教階段,它在每一個鏈環(huán)上吸收了富有活力的文化因子。”[1]
對藏族神話的廣度研究和深度挖掘的論文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以才讓、楊生芳《藏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文化內涵》為代表的文章論述了藏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諸如鳳鳥神話、蛋神話、虎神話等起源、象征意義、文化背景并從藏族傳統(tǒng)文化角度論證其與神話的關系。巴?!恫刈迳裨捤P注的情感傾向及其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一文從藏族神話與宗教關系入手,指出神話中神性的情感傾向左右了人們思想,對人個體概念和價值觀產生了較為消極負面影響。該文的學術性尚有待提高,但其研究視覺頗為獨特新穎。關于藏族神話與英雄史詩的關系,馬都尕吉[2]認為:脫胎于藏族神話、經久不衰的著名英雄史詩《格薩爾》繼承吸納了藏族先民的各種神靈信仰和自然崇拜,充分汲取藏族神話營養(yǎng)并在此基礎上對藏族神話的世界觀予以無情否定,使《格薩爾》從神話過渡到人話。此外,孫正國《藏族神話母題的文化解讀》、斯農平措《藏族神話認識原理》、張慧《對藏族神話研究的幾點認識與思考》、佟錦華《簡析藏族神話》、拉先《略論藏族神話的類型與表現(xiàn)形式》、李燕《試論藏族神話中的自然歷史觀》及丹珠昂奔《談藏族神話“琳猴變人”》等文章圍繞藏族神話的各種起源、類型、特點、價值等從民族學、神話學、文學及美學等視角對藏族神話進行分析論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界對藏族神話傳說故事的研究已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如何使研究想更全面、更細致的方向進步?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深入考慮:
研究資料尤其是多語種文字資料有待更深入挖掘整理及綜合利用。從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中可窺見目前國內研究者對研究資料的新發(fā)現(xiàn)及綜合利用不夠。僅有鳳毛麟角的文章是利用20世紀前后的其它語種文字歷史文獻資料。因此,需加強對各種語言版本原始資料的歸納整理,以逐步完善其研究資料。
借鑒并交叉綜合利用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就如很多學者指出的神話與宗教同出一體那般,針對這樣一個形成于民族社會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初期,其發(fā)展、演變都受到社會現(xiàn)實的決定和制約的領域進行深入透徹研究,需更多的借鑒宗教學、政治學、人類學、民族學、哲學乃至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才能更全面地抓住藏族神話傳說故事的本質特征。
參考文獻:
[1]林繼富.西藏卵生神話源流[J].西藏研究,2002(4).
[2]馬都尕吉.藏族神話與英雄史詩[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