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個會計一樣,精確地計算和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最高效地利用有限的精力,堅持下去,我們都能夠做很多事。
書 名:《奇特的一生》
出 版 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作 者:(俄羅斯)格拉寧
譯 者:侯煥閎 唐其慈
在這個忙碌的時代,大家喊得最多的是時間不夠用;每個人都喜歡去看時間管理的書、喜歡去說時間管理的事,可真正嘗試去做一下且堅持下來的少之又少。對于時間管理,大家多少有點“葉公好龍”的意思。
有一個人卻“從未抱怨自己沒有時間”,他認為“善于工作的人,時間總是夠用的”。他的“時間總是比別人多些”,這個人“似乎同時間建立了一種神秘的、誰也猜不透的關(guān)系”。這個人絕對不會說,“時間都到哪去了?”這個人就是蘇聯(lián)科學(xué)家柳比歇夫。
書中介紹的時間管理方法其實不難,就是做一個時間記錄,每天5 ~7行,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時間(時間到分鐘)。他將一天的純時間算作10小時(看,他還有休息及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分成三個單位(或6個半單位)。他將所有工作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寫書,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參考書、做筆記、寫信);第二類工作包括做學(xué)術(shù)報告、講課、開學(xué)術(shù)討論會、看文藝作品,不屬于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動都包括在內(nèi)。
每天只合計第一類工作,他認為這是作為科學(xué)家應(yīng)完成的工作;第二類工作他認為是為保證第一類工作參加的必備的社會活動、休息和修正。
每個月他會用2~3小時規(guī)劃下月的第一類工作時間,如需完成多少研究、寫多少論文、看多少書等,并用1小時總結(jié)上月完成工作的情況并與計劃比較。另外,他還會總結(jié)一些特定事情的投入產(chǎn)出情況,如完成一篇論文的準備、撰寫、修正和提交的時間匯集總結(jié),也確定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
特別是,他還會統(tǒng)計第二類工作的時間,好像這些有些浪費的時間可以不必統(tǒng)計,柳比歇夫還是做了。他希望”采用這種方法,去知道有效時間,洞察時間中一切曲里拐彎的地方和空白點。這方法不承認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時間。所有時間一視同仁、一樣寶貴?!爱斎苏嬲湟晻r間時,時間就不會少、不會偷偷從你身邊漏過去了”。
有了每月規(guī)劃、每日記錄(大概也不會超過半個小時),柳比歇夫每年還會用十七、八個小時去做年度總結(jié),公正客觀反應(yīng)過去一年。他認為,隨年齡不斷增長,時間愈來愈寶貴,時間效率和產(chǎn)出率也應(yīng)不斷提高。“要抓住變幻無常的、老想漏掉的日常生活,抓住我們沒有察覺到的、損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時間?!?/p>
1967年,77歲的他寫了1500頁文字、洗印了420張照片,讀了50本俄文書(48小時)、2本英文書(5小時)、3本法文書(24小時)、2本德文書(20小時),游泳43次,同朋友、學(xué)生交往151小時,娛樂65次(看過多少戲、電影、音樂會、展覽)??催^書和電影后,他還會寫出很好的筆記和書評??纯此纳?、工作、快樂,你就知道自己的時間管理太差了。
這些是他堅持了56年的時間統(tǒng)計法,他像一個會計一樣精確地計算著自己的時間、記錄著自己的開銷。與此同時,他更開銷了無數(shù)的時間去幫助啟迪別人并從中得到快樂。他留下了70多本專著,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xué)、昆蟲學(xué)等方面的經(jīng)典著作,還留下12500頁的打字稿件,有關(guān)科學(xué)史、遺傳學(xué)及追憶科學(xué)家的文章,一生生氣勃勃、和諧協(xié)調(diào),孜孜不倦地追求既定目標。
從書中我們看到,柳比歇夫放棄了很多無聊的事,也可能放棄了更多成名、成就的機會,他快樂、踏實地管理著自己的時間,是真正的時間主人。
這就是這本《奇特的一生》告訴我們的:要過好高效的人生,必須要有堅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