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津津
摘 要:輔導員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生活的關懷者和人生的導航者,輔導員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基石,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整個大學生涯和前程。根據(jù)學生特點和現(xiàn)實條件,制定一個合理、縝密的工作框架和一個積極、周延的評價體系成為學生工作良性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實踐始發(fā)展的,理論也應該是發(fā)展的。”[1]不斷發(fā)展豐富的理論和輔導員工作的不斷實踐和創(chuàng)新,成為奪取高校學生工作勝利的制勝法寶。
關鍵詞:輔導員 大學生 學生工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a)-0127-02
1 輔導員工作的定位、職責與要求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1953年清華大學率先建立了學生政治輔導員制度,隨之全國各高校開始陸續(xù)設置輔導員,伴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輔導員工作逐漸發(fā)展壯大和完善,輔導員逐漸成為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指導者。[2]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輔導員進行了詳細的定義:“輔導員是中國高等學校的基層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庇诖丝梢姡_定位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加強輔導員的素質要求對于更好的開展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定位,明確工作職責。作為一名輔導員,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是集教育、管理、輔導、服務于一身的角色,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具有忘我的奉獻精神、健全的人格和多元知識文化結構,真正讓學生把我們輔導員老師作為政治上的旗幟、品行上的典范、情感上的朋友。不斷地理論創(chuàng)新和自我更新是輔導員工作的制勝法寶。因此,對前沿信息的關注和收集,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了解學生們感興趣的事物,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氛圍,為日常工作做了良好的鋪墊,遇到問題時就會迎刃而解。在這種不斷的良性循環(huán)之中,將理論的學習作為實踐工作的指導,再以實際工作來踐行理論,如此循序漸進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過硬的政治素質是統(tǒng)領學生工作的關鍵,繁雜的學生工作又在完善的政治素質當中展開。
加強輔導員的素質要求。在筆者看來,輔導員這個工作其實就是份良心活,學生剛入校就像一張白紙,需要正確領航和高度責任感。這份良心活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解讀。
一是愛心。學生從某種意義上就像自己的孩子,如果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那么熱愛別人的孩子則是神圣。對于學生的愛,是一種大愛。愛心是所有成功學的源頭,輔導員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只有真正的愛自己的學生,且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這份愛,才能最終得到學生的信任和擁戴,才能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擁躉者。臺灣著名的教育家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雖然我們做不到出神入化,但選擇了輔導員這一行,我們就要學著做“神”。
二是責任心。責任心不但是愛崗敬業(yè)愛學生,更要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責任心也是作為教育者的首要具備因素。高校輔導員工作涉及到學生在校的方方面面,對工作的責任心是我們輔導員開展一切工作的原動力,是所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一位輔導員工作的最基本的準則。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三是耐心。高爾基說過:“耐心是贏得成功的一種手段。”輔導員工作應事無巨細,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由于生活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獨生子女的比例不斷擴大,進入大學后學生面臨著諸多現(xiàn)實問題:如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與高中時期的學習方式不適應,人際交往的阻礙,缺乏社會閱歷和經驗,承受挫折能力小,感情問題等。這些問題需要輔導員來幫助解答,這就要求輔導員有極大的耐心,仔細聆聽學生們的心聲和要求,耐心地為他們進行解決,做一名忠實傾聽者和解惑者、援助者。
四是恒心。德國作家席勒說:“只有恒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學需要恒心,教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輔導員工作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輔導員工作成效的突顯具有較長時間的滯后性。這些因素決定了要想在工作中要達到預期的成效,必須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和持之以恒的心態(tài)。
2 與時俱進,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
輔導員工作始終堅持“以穩(wěn)定為前提,以學習為中心,以成才為目標,以管理為手段,以活動為載體”的學生工作方針。嚴格要求與管理,不斷加強學生的紀律意識以及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與服務水平,并積極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各項活動。當今社會是一個瞬息萬變,飛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社會,因此,輔導員要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運用到工作中來,為學生更好的服務。
(1)輔導員工作信息系統(tǒng)化。充分運用信息網(wǎng)絡技術,與傳統(tǒng)工作體系和工作方法相結合,努力實現(xiàn)工作技巧與傳統(tǒng)的配套、交叉與融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學生工作管理模式,是學生工作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建立明確、細致的,適合各學校和所轄學生的長效管理機制,成為做好輔導員工作的關鍵把手。
例如:建立學生工作信息系統(tǒng)化平臺。以學生課堂內外綜合表現(xiàn)為主要內容,客觀記錄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情況,形成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為輔導員和學生本人提供直觀的參考評價信息和依據(jù)。而學生日常行為表現(xiàn)記錄的信息化和系統(tǒng)化,為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便捷的溝通渠道和高效的工作效率。同時,考評系統(tǒng)的形成與建立為學生獎、助學金的評定,勤工儉學的開展,評優(yōu)評先的推選,黨團工作的發(fā)展,以及學生擇業(yè)就業(yè)等方面提供直觀的依據(jù)和參考信息。讓輔導員相關工作的一切權力和責任在陽光下運行,讓學生知得失、明事理,不帶任何疑惑地學習成長。
(2)規(guī)范基礎要求。嚴格執(zhí)行考勤及獎懲制度,對遲到、曠課、病事假、擾亂課堂紀律等情況進行跟蹤、記錄與統(tǒng)計。對部分行為散漫、紀律松散的學生,及時予以關注和教育。落實周末晚點名,做好班級衛(wèi)生管理制度,切實執(zhí)行學生宿舍檢查制度,重點查處宿舍衛(wèi)生臟亂、飲酒、賭博、違章電器的使用,嚴查學生夜不歸宿等現(xiàn)象。對整個在校學習期間的不良表現(xiàn)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歸檔。endprint
(3)加強思想教育和專業(yè)引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就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展開討論,就學習、生活、作風、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學會生存和發(fā)展加強引導和指導,進一步提高廣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充分發(fā)揮他們主人翁的主體作用。同時,在學生中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道德規(guī)范,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自尊、自愛、自信、競爭的優(yōu)良品德以及效率意識和開拓精神。
除了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以外,還要加強對同學們的專業(yè)引導。要經常開展學生集體活動和一對一談心活動,與任課老師保持聯(lián)系,加強專業(yè)引導,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興趣。進一步深化學生工作內涵,以主題活動為抓手,與專業(yè)好熱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開展寢室文化節(jié)、學校黨團活動以及志愿者服務等活動推動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梢酝ㄟ^周末晚點名時間,連帶開展多元豐富的主題班會,如專題講座式主題班會、報告式主題班會、討論會、紀念式主題班會、展覽式主題班會、知識競賽式主題班會、影評劇評探討班會,優(yōu)秀作品讀后感主題班會、社會調查、音樂會、演講式主題班會、辯論式主題班會等等。并對在各個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突出的學生記錄歸檔。
(4)加強學生干部培養(yǎng),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其實最了解學生的不是輔導員,而是學生。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相互交叉滲透,同對其自身實際情況的了解往往比輔導員更深刻清楚。因此,加強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學之間。以學生黨團員工作室為契機,共同關注和解決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使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起到信息源的作用、參謀的作用、堡壘的作用、橋梁的作用和模范帶頭的作用。向輔導員必要的反饋第一訊息,并在各班形成良好的學風。同時,加強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在學風建設中的表現(xiàn),經常與聯(lián)系人取得溝通與幫助,使之成為學習的楷模。及時記錄各學生群體相關信息,并做好相關學生獎、助、貸等準備工作。
3 結語
我們無法選擇學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教育和工作方式。我們可以把平凡的事物轉化為精彩,把煩惱的事情轉化為快樂。根據(jù)所在院校和專業(yè)性質以及區(qū)域性區(qū)別,不斷地完善和創(chuàng)新輔導員工作方式和學生管理機;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需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身成份和構架。為做好輔導員工作埋下伏筆,打下基礎,夯實眼前實際事物,放眼長遠計劃目標。
參考文獻
[1] 論文化建設—— 重要論述摘編[M].學習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24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Z].2006-07-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