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
前不久,我掏出手機請他人幫忙撥號時,遇到了難題。那天晚上,我獨自一人外出,在公交站候車時,想給家人打電話告知具體位置,就掏出了手機,可由于當時天色變暗,加上我上了年紀眼神不好,看不清手機上面的號碼,不得已開口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希望他人能幫忙撥號。找的第一個人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得知情況后表示要趕車無法幫忙,婉言拒絕了我。我又找了3個人,都被拒絕,直到找了第五個人才幫我撥通了電話。
60歲的老伴眼睛有些花了,平日里得戴眼鏡才能看到書上的字,特費勁。昨天到銀行存取錢時忘了帶老花鏡,看到存折上淺且小的字體,咋看也看不清,就想找人幫忙看看,可身邊的人個個面露難色,不敢輕易答應。有人表示,幫忙看存折錢數(shù)等情況,涉及個人隱私,不便參與操作。最后叫大堂經理來幫著看才解決問題。
由于視力欠佳,老年人出行遇到的困難特別多。比如有些公交車上面的線路牌字體太小,線路牌上的字寬僅0.5厘米,老年乘客踮起腳也看不清楚。有些公交車上車牌不清楚,特征也不明顯,車輛進站時,我們只能努力探出身子張望。最難的是搭乘地鐵自動扶梯時,看到運動的扶梯踏板時,眼睛和腿腳的協(xié)調性較差,往往跟不上扶梯運行節(jié)奏、踏不準踏板,容易發(fā)生年輕人不太會發(fā)生的意外。每次乘坐自動扶梯時,我都暗暗捏了一把汗。前不久就有兩位上海老人因被地鐵工作人員告知“沒有無障礙電梯”被迫乘自動扶梯時滾落受傷。
即使日常生活中視力沒問題,在一些特殊景點也會遇到尷尬。有一同事的三個女兒孝順體貼,經常帶著父母去興致勃勃旅游。兩位老人平地腳步矯捷,一進溶洞就小心翼翼,顫顫巍巍,如“盲人摸象”。這是因為景區(qū)缺少照明設備,老人視力看不清陰暗的地面,害怕摔倒跌倒。
因為眼神不好,我去菜市場買菜,電子秤上的數(shù)字只能馬馬虎虎看一下。最麻煩的是,找零時不敢收大鈔,還經常被找回一些破舊殘損的毛票,雖然不影響使用,但是也很鬧心。
與盲人、弱視群體相比,老人因為視力欠佳遭遇的苦惱似乎少多了。如果公交站牌字號大一點,公交車進站時能語音播報,地鐵的無障礙電梯能開放,當老人看不清楚時,身邊的人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我們所求的改變也只是這一點點。
(責編:孫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