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新
摘 要:從最近一則消息中引發(fā)了對語文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思考。該文從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關系、多媒體運用需要注意的問題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倡導正確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優(yōu)化教學服務。
關鍵詞:語文教學 多媒體技術 形象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a)-0151-01
最近,看到一則消息:一位教師進行了一節(jié)傳統(tǒng)意義上標準的語文課教學,卻被眾評委以教學手段過于傳統(tǒng)給予淘汰。這種情況激起了部分有聲望老教師的憤怒,認為是語文教學的全面淪陷;而年輕教師卻認為這種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非常符合現(xiàn)代化課堂的發(fā)展,是教育改革的一種方向。面對以上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不能不去深刻思考:多媒體與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關系,在運用中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 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關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在每科的“新課程標準”中,都有關于提倡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內容?!冻踔姓Z文新課程標準》提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關心學校、本地區(qū)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已經(jīng)離不開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發(fā)展的一種趨勢。但是,也并非每節(jié)課必須使用多媒體,每個語文版塊的學習都需借助多媒體。教師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既將其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又不能因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而忽視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利用和開發(fā)。語文和任何一個學科一樣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也需要不斷融入時代元素,激發(fā)其生命活力。那種陳舊的、重注學生獨立思考的、沉悶的教學氛圍,不但不被學生喜歡和接受,而且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很難想象在那種沉悶、壓抑的氛圍中,學生能夠做到思維活躍、靈感迸發(fā)。語文學習是一種綜合文學、美術、音樂、地理等各種學科元素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僅靠教師一張嘴的描繪,難以向學生展示其中豐富的元素和動態(tài)感,即使教師借助課本插圖、圖片等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也難以形象表達出課文所描寫場面和氣勢,勢必會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模糊,或者而充滿不正確的想象和幻想。比如,《安塞腰鼓》這一課所描繪的壯闊景象,是教師無法用語言具體描繪的。但是,借助多媒體技術卻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一睹其風采、一感受氣勢。這樣的課文還有很多《蘇州園林》、《人民英雄紀念碑》、《時間的腳印》等。因此,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語文課堂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幫助學生開發(fā)課外課程資源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與時俱進,積極接納新科技、新手段,善于借助現(xiàn)代科技縮短學生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快速實現(xiàn)由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渡,讓多媒體技術成為新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的好幫手。
2 多媒體運用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手段,對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它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用來輔助教師的教學,教師切不可對其產(chǎn)生依賴,將其視作解決一切語文問題的“金鑰匙”。在運用過程中,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把握。
2.1 結合學習內容,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進行恰當?shù)亩ㄎ?/p>
多媒體技術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作用各不相同。尤其是語文學習內容紛繁復雜,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整合和優(yōu)化,對多媒體技術的課堂作用進行科學定位。比如,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增加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字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僅僅起到板書的效果;在展示文章內容方面,起到以畫面或視頻再現(xiàn)文章內容,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感受和理解;在問題出示方面,能有效節(jié)省課堂板書時間;在課外拓展方面,能充分整合多種資源。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注重多媒體的使用定位。
2.2 教師根據(jù)需要,有選擇性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現(xiàn)代化課堂離不開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但是,并不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使用多媒體。比如,在學生自讀課文環(huán)節(jié),往往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需要學生全神貫注、全身心投入。此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安靜的、有利于學生與課本進行心理互動的環(huán)境。此時,如果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且畫面豐富而具有動態(tài)感,只能導致部分不專心的學生分心,不能專注于閱讀。此時的多媒體技術發(fā)揮的是負面效應。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哪些環(huán)節(jié)使用,哪些環(huán)節(jié)不使用,使用的時候又要如何合理設計畫面,處理文字與背景的關系,讓這個先進的技術切實為教學服務。
2.3 注重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
感知語言文字、將其轉化為具體形象,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不同,學生的想象力與想象特點千差萬別,會造成學生對語文的形象思維產(chǎn)生一定的偏差。比如,在《濟南的冬天》中有這樣一段話:“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边@是對小雪后山坡的描寫。教師讓學生用彩筆描繪出課文描寫的情形,學生畫出的畫面令人驚奇:多用近似直線表現(xiàn)色彩變化,黃色艷得如花蕊。這與課文的草色、山坡色彩的多變差異很大。教師可以在啟發(fā)誘導之后,為學生播放一組小雪后山坡的圖片,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回歸生活,促使學生的形象思維更加真實、生活化。另外,教師要防止多媒體使用太“過”的趨勢?!斑^猶不及”在多媒體運用上不無道理。部分教師將一切學習內容都用多媒體展示,方便固然方便了,但是,多媒體課件的固定性卻不利于師生互動過程的展示,不利用答案的修改,導致課堂教學出現(xiàn)被課件牽著鼻子走的不良傾向,缺乏應有的靈活性和變通性,這也是一線教師要深入研究并力求避免的問題。
總之,教學要隨著時代發(fā)展進步,面對先進的教學手段采取排斥、抗拒的態(tài)度,是守舊的表現(xiàn),是對語文教學發(fā)展阻礙。然而,過分依賴多媒體,多媒體使用泛濫,會導致學生失去思維、想象能力,形成學習的惰性,并淡化學生對文字的感知、體悟、欣賞過程,失去語文教學的本質。這兩種極端的情況都是語文教學的“殺手”,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警惕和預防。
參考文獻
[1] 王悅萍.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