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景春 吳金昱
北京本草方源藥業(yè)有限公司
▲棗樹
▲烏棗
▲大棗
大棗與烏棗均來源于一種植物,就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棗樹。棗樹是鼠李科植物,大棗與烏棗均為棗樹的干燥成熟果實。棗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習稱“大棗”,若曬干后蒸透,松樹鋸末煙熏后曬干,則習稱“烏棗”。
大棗性味甘、溫,歸脾、胃、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烏棗補中益氣,養(yǎng)胃健脾,養(yǎng)血壯神,潤心肺,調營衛(wèi)、生津液,悅顏色。
這兩種中藥性狀的區(qū)別點為:大棗表面暗紅色,氣微香;烏棗表面棕黑色,具煙熏氣。
大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 族維生素、維生素C 等營養(yǎng)成分,其中維生素C 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烏棗最大的營養(yǎng)價值是在于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果膠,可以幫助消化和軟便。
大棗在生活中也常用于滋補食療,本文介紹三種簡單的做法。
治療高血壓病:大棗10~15 枚,鮮芹菜根60g,水煎服。
治療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用生紅棗洗凈后內服,每日3 次,每日吃10枚,直至紫癜全部消失。一般每人需用500~1000g 紅棗。
治療自汗:大棗10 枚,烏梅肉9g,桑葉12g,浮小麥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