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鋒
〔關鍵詞〕 高考;地理復習;多媒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9—0113—01
高考地理第二輪復習是在第一輪全面掃描基礎上的提高和深化。一方面復習時間較短,另一方面復習任務很重,既要鞏固還要提高。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不能進行簡單的重復,而要突破一些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科主干知識和學科核心能力進行梳理、概括、綜合和訓練,構建一個前后聯系、主干清晰的知識網絡。目的是要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第二輪復習任務,地理教師若能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
經過高考地理第一輪全面復習之后,學生對學科知識已經有了系統(tǒng)的理解和掌握,但面對試題時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仍較差。所以在第二輪復習中,如果教師每天還是繼續(xù)用“粉筆+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費時費力,而且也很難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網絡。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第一輪的復習情況,認真研讀《高考地理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選好專題,把地理學科主干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再配以典型的高考例題,通過互聯網選取相關的視頻資料以及景觀圖片等,將其制作成課件,然后利用集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樣可以使高考復習課做到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增強學生的復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
二、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對于第一輪復習中學生較難消化的一些難點和抽象問題,這一階段必須以專題的形式重新講解,但是絕不能進行簡單的重復,必須要有所突破。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和學生復習過程中,能夠利用到的教具主要包括掛圖、教材插圖、地圖冊等。這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了一些知識,但在掌握抽象地理知識、展現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等方面卻有所欠缺,這影響了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所以,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運用多媒體來引導學生復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動畫模擬、過程演示等多種形式展現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并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進行思考和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一大難點,為幫助學生理解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形成原理,我特意利用多媒體資源設計了一個動畫課件。通過演示單圈環(huán)流和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直觀地了解了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深刻理解了全球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形成原理,并進一步掌握了全球氣候類型的形成和分布規(guī)律,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以景觀圖作為情景進行考查的題目越來越多。如,2011年全國卷第1~2 題以火山噴發(fā)照片為情景材料進行設問,第 6~8題以高速鐵路景觀為背景材料設問;2012年江蘇卷第 1~2題以梅里雪山照片為背景,并與19~20題高速公路照片巧妙配合使用,以往考查地質地貌和旅游活動等知識點時的材料也都是以景觀圖片直接呈現給考生。因此,如果教師在專題復習中利用多媒體地圖軟件搜集一些與課本主干知識相關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圖直觀地展現于學生面前,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觀察、思考和討論,這樣不僅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地理思維和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答題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多媒體對于高考地理第二輪復習很有幫助。教師可以利用它將抽象問題講解得具體化、生動化,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清地理知識間的聯系,為學生建構一個脈絡清晰、主次分明的知識體系。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可以提高綜合分析及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高考考生所應具備的。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