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根夫
案例背景:
新課程追求的理想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是開放的、互動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zhàn)的課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該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探究者。理想的通用技術課堂是師生真實、自然的互動過程,更是一個在技術教師有效引領下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執(zhí)教《設計分析》這節(jié)課時,我努力實踐著新課標的這一理念,進行了多次設計與實踐,教學效果一次比一次顯著。
案例描述:
(上課前我?guī)砹藘杀K上屆學生自制的小臺燈當實物教具,一拿上講臺就有學生驚呼。)
生1:哇,太漂亮了。
生2:老師,能不能先讓我們看看?
師:(竊喜)當然可以。
師:(順勢問學生)這兩盞臺燈的設計是否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如果有,請指出問題在哪。
生1:造型還不夠美觀精致。
生2:功能不夠全面適用。
師:很好!乍一看起來很不錯的臺燈,同學們仔細看看還是能找出很多的不足之處。
師:(設疑)我們常常對產品設計感到不夠滿意,那如何減少或者避免這些不滿意呢?
創(chuàng)設理想氛圍,孕育精彩。
師:結合我們中學生特點與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請同學們對這兩盞臺燈的各個組成部件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改進的方案。下面我們分組討論:以班級四排為四大組分別討論下面四個問題。
第一組:選擇燈泡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二組:選擇支撐架應考慮哪些因素?
第三組:選擇燈罩應考慮哪些因素?
第四組:選擇底座應考慮哪些因素?
生:(分組討論)
師:(巡視并指導各小組討論,觀察其討論結果,等討論差不多
時讓各組代表發(fā)言。)
同學們討論得差不多了吧?
生:嗯。
師:好,讓我們先從第一組開始,在選擇燈泡時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呢?這么多種燈泡和燈管我們該怎么去選用呢?
生:(第一組同學踴躍舉手發(fā)言)如燈泡的亮度要適中,不能有頻閃或頻閃度較低,照明效果好,價格不能太高,要耐用,造型要美觀,要安全、節(jié)能,材料要環(huán)?!?/p>
師:第一組同學討論得很全面。我們都知道燈泡的作用在于照明,如果結合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在選擇燈泡時最先要考慮的是哪
些方面呢?
生:應選擇耐用且光線柔和的燈泡或燈管。
師:對,光線對我們的視力有很大的影響,考慮到同學們長時間學習的需要,我們選擇燈泡時,要從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視力為主要考慮因素。
師:臺燈的支撐架連接燈頭和底座,在整個臺燈的造型、功能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在選擇支撐架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呢?第二組的同學準備好了嗎?
生:(第二組同學也是積極發(fā)言)高度適中,可調節(jié)、可回收、結構堅固、外形美觀,與整體協(xié)調統(tǒng)一、可變形、可伸縮、易于制作、價格適中……
師:第二組同學的討論從支撐架的作用是支撐作用,并決定臺燈的高度,還會影響到光線的利用率。來考慮選擇材料時應選擇耐用、安全、低成本、美觀的材料等,分析得很到位。
師:除了這些,設計支撐架時還應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呢?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支撐架來解決呢?
生:思考。
師:如老師這兩盞臺燈,坐在床上看書時適用嗎?怎樣的支撐架可以讓臺燈固定原位,我們想在哪里看書都行。
生:支撐架還可以改變燈照的角度。
師:對,有些支撐架通過可伸縮調節(jié)方向來改變照明的方向,從而改變燈照的角度。
師:燈罩在臺燈的整個設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選擇燈罩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呢?第三組同學請把你們的討論結果跟全班同學分享一下。
生:(第三組同學不甘落后)造型美觀、實用、色彩與整體協(xié)調、導熱性要差、反光度適宜、保證安全、成本低、使用環(huán)保材料、最好用防水防塵的材料……
師:第三組同學考慮得也很全面,連防塵的材料都想到了,要是能找到一種可防塵的材料以后就不用為經常保持清潔而煩惱了。
師:底座是臺燈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選擇底座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呢?讓我們來聽聽第四組同學的討論結果吧。
生:(第四組同學更是熱情言表)穩(wěn)定、安全是最基本的了,還要美觀、時尚、可愛、有個性,如在底座上安裝日歷、筆筒、相框等附件,材料應選擇堅固的、不易碎的,盡量就地取材,并盡量使用可再生資源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好能有驅蚊提神醒腦的材料……
師:同學們,第四組同學的想法如何?
生:太精彩了。
師:是啊,同學們是多么有想法啊,老師都感到佩服,你們真是太有才了!
案例反思:
讓學生分組探討,分工完成任務,各組員明確分工,明確任務,收到不錯的效果,于是我想到讓學生以前后桌四人為一組選出一名同學為記錄員,并選出一名同學為發(fā)言代表,把本組的討論結果與同學和老師分享。
教學是一門藝術,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也是如此。作為教師,我們應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結合自己和學生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教學風格。教師要做學習型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意識,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感悟,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使我們的教育智慧在實踐中不斷提升。
·編輯 郭曉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