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軒
【編者按】
隨著2014年高考錄取工作的塵埃落定,復讀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據(jù)了解,近些年參加高考的復讀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落榜的考生選擇復讀,希望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情理之中,然而如今復讀已不再是落榜生的專利,一些上榜考生也因?qū)I(yè)不理想等原因選擇復讀。本刊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學生和家長在是否選擇復讀、設定多高的復讀目標以及如何選擇復讀學校等諸多方面缺乏深入分析,決斷有失冷靜。教育專家提醒,復讀并非適合所有學生,選擇復讀要理性,如果選擇復讀,就要在各方面做好準備,只有這樣,復讀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否則不僅耽誤了一年大好時光,更有可能給考生造成心理困擾。
當復讀成為傳奇
2013年高考,本溪市考生劉丁寧以總分668分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被香港大學以72萬元全額獎學金錄取。但是開學僅一個月,劉丁寧就辭別香港大學,重回母校本溪市高級中學復讀,發(fā)誓要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追求更純粹的國學。盡管劉丁寧及家人均低調(diào)處理退學一事,但諸多媒體還是用大篇幅對劉丁寧進行報道,因為她是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她放棄的又是一個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名校。2014年高考,劉丁寧發(fā)揮出色,以666分的成績再次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
劉丁寧的兩次高考經(jīng)歷堪稱傳奇,但傳奇人物豈止她一人。
四川考生張非2002年被復旦大學錄取,因不滿意而放棄,選擇復讀。2003年,他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錄取。2004年,因7門必修課考試不及格,被迫退學。2005年,他再次參加高考,以南充市理科狀元的身份被清華大學數(shù)理基礎科學專業(yè)錄取。2006年,他再次退學,原因還是沒有修滿學分。2007年,改名張空谷的張非經(jīng)過區(qū)區(qū)三個月的復讀,以南充市理科第二名的成績再次考入清華大學。網(wǎng)友稱他為“史上最??及浴薄?/p>
論高考成績,沒人與劉丁寧和張非叫板,但要論參加高考的次數(shù),恐怕沒人不對四川考生梁實甘拜下風。梁實先后參加過18次高考,18次落榜,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癡心不改,被人稱為“中國第一鐵腦殼”和“最牛高考釘子戶”。談及2014年再度落榜,47歲的梁實不無自嘲地說:“我想要喝水,反復添了很多柴,但那水還是沒有燒開?!?/p>
曹湘凡,湖南省常德市人,1968年出生,有“高考狂人”之稱。從1986年開始,他先后參加過13次高考,期間經(jīng)歷了打工、結婚、生子、離婚、再婚,但大學夢不滅,終于在39歲那年圓夢,被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錄取。
更令人感嘆的是天津考生仝正國。2008年,歷經(jīng)5年高中、3次高考,60周歲的仝正國以446分的高考成績,被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經(jīng)濟學專業(yè)錄取。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永遠不缺傳奇人物,而有了傳奇人物,就會有效仿者。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許多復讀生用上述傳奇激勵自己,甚至發(fā)誓“不惜把青春定格在高三”。
鄭州考生李樂然2014年參加高考,總分比一本線低了32分,決定復讀。面對記者的采訪,這位身高1.82米的小伙子神情黯然地說:“我要去重新上高三了。”他主動要求給記者唱一首歌。歌詞大意是:不是你親手點燃的,那就不能叫做火焰;不是你親手摸過的,那就不能叫做寶石。你呀你,終于出現(xiàn)了!我們只是打了個照面,這顆心就稀巴爛,整個世界就整個崩潰。不是你親手所殺的,活下去就毫無意義。今生今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這是莫西子詩的歌《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被李樂然哼唱得凄婉動人。李樂然說這首歌與他此時的心情很貼近,只是歌中的“你”不是美麗女子,而是“該死的高考”。
記者問:“把青春定格在高三,值得嗎?”
李樂然說:“人家能考18次,人家能考到60歲,我才18歲,再說我不會那么不走運吧?”
在抉擇面前,效仿往往是最省事的,因為不用思考,但效仿也是最危險的,因為你是你,不是別人。
復讀未必適合你
對于復讀,哪些學生適合,哪些學生不適合呢?記者采訪了教育專家和資深高三任課老師。
“復讀生一般分為四類。”漯河市高三數(shù)學老師趙志賢分析道,“第一類是原本基礎很差,但下決心復讀,要把基礎補上來,來年再考;第二類是在高中前兩年放松了學習,到了高三下學期才開始努力,成績有明顯進步,雖然沒有考上理想大學,但樹立了信心,認為復讀一年后肯定能考上;第三類是認為自己有實力,只不過高考沒有發(fā)揮好,希望復讀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第四種是高考成績可以上大?;蚱胀ū究疲忌鷳汛е究茐艋?qū)γ拼髮W情有獨鐘,也決定復讀。”
趙老師認為,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復讀,因為復讀后個人成績提高的幅度差別很大。一般情況下,提分潛力最大的學生,上次高考成績應該在300分~400分,他們有一定的基礎,能夠看到考上大學的希望,只是需要有好的老師在復讀補習時點撥。這類學生通過復讀一般能提高200分左右。而以幾分之差沒能考上名牌大學的考生,一般成績提升空間較小,特別是已經(jīng)上了一本線的考生選擇復讀是得不償失的。此外,原本基礎太差,由家長督促復讀的學生,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積極性不高,很有可能越補越差,分數(shù)不升反降,所以不建議復讀。
教育學博士、高考研究專家孟懷林教授認為,適合復讀的學生有以下4類:
1.強烈要求復讀的學生。他們對自己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學習愿望強烈,進入復讀班后一般都會埋頭苦讀,第二年高考時,多數(shù)人能夠考入較為理想的大學。
2.高考時明顯失誤的學生。這些學生平時學習比較穩(wěn)定,高考中由于種種原因明顯失誤,與原來的成績差幾十分甚至上百分。這種失誤不是學生實力本身有問題,而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孟教授舉例說明:“比如,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奶奶在他高考前病故了。孩子過度悲傷,情緒一時難以調(diào)整,導致高考失利。這樣的考生如果復讀一年,第二次參加高考的成績甚至會比正常情況下的成績更好?!?/p>
3.肯吃苦的學生。復讀是艱苦的,在體力上、心理上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的考生有執(zhí)著的精神,雖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肯吃苦,肯下功夫,敢于堅持和拼搏,這樣的考生很適合復讀。
4.有潛力的學生。有些學生之所以高考落榜,不是基礎差,也不是能力不濟,而是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孟教授講述了一名陜西學生痛改前非的故事:“這名學生高一時學習成績相當好,爸爸為了獎勵他,給他買了一臺電腦,結果,那年暑假他玩游戲上了癮,開學后也每天放學不忘上網(wǎng),周末更是整天不離電腦半步。他的學習成績節(jié)節(jié)下降,高考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名學生經(jīng)過反思認識到,高考失敗不是自己沒有能力,而是自己把精力用錯了地方。他痛下決心,相信復讀一年,只要堅決不上網(wǎng),一定能把成績提上來。后來,他果然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p>
相對的,不適合復讀的學生也有4類:
1.對復讀有抵觸情緒的學生。有些學生復讀不是出于本人愿望,而是被父母逼迫,想通過一年補習,能考上更有名氣的大學。這類學生往往不能安心學習,甚至破罐子破摔,報復父母。所以,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強加于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孟教授一再強調(diào):“逼出來的復讀不會有好的效果?!?/p>
2.不想再上學的學生。有的考生上學上煩了,心思不在書本上。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沒努力。他們想上職業(yè)學校,學一門手藝,將來自食其力,這也是應該尊重的選擇。
3.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學生。有些考生之所以高考沒考好,自我控制能力差是首要原因。他們經(jīng)不起引誘,不是上網(wǎng)玩游戲,就是從事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活動,老師、家長多方督促、批評和教育都難以改變。當然,人的壞習慣不是改變不了的,只不過要下很大的功夫。孟教授提醒家長:“過去上高中時,好歹還有一個班集體,還有班主任,還有學校的紀律約束,到了復讀學校,沒有嚴格的管理,這樣的學生可能更加管不住自己,學習成績又怎么能提高呢?”
4.有突出特長但學習基礎很差的學生。比如,有的學生足球踢得很好,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足球訓練之中,也因此占用了學習時間,導致學習基礎很差。這類學生由于底子太薄,即使復讀一年,考上大學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他平時踢慣了足球,家長讓他在這一年里老老實實坐下來學習基本不可能?!岸嗄晷纬傻牧晳T,想在一年中改變是不容易的。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妨提供一個機會讓他發(fā)揮特長。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不要太苛求他。逼著他復讀、上大學,不僅這條路很難走得通,突出的特長也被扼殺了?!泵辖淌谡f。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有些考生選擇復讀不是因為考不上重點大學,而是沒考上清華、北大。對此做法,孟教授明確表示不支持:“如果你是人才,在哪里都有機會出類拔萃。把目標局限在兩所大學,這不是故步自封嗎?為此耽誤大好青春,值得嗎?”他強調(diào),高考的不可預測性決定了復讀的風險性。做出復讀決定前,學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看自身是否還有潛力可挖,心理上有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挫折承受力夠不夠強,等等。需要家長注意的是,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強迫孩子復讀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心理調(diào)適不可少
不管由于何種原因,高考落榜對于復讀生來說都是一次沉重打擊,因此,心理調(diào)適不可少。廈門青少年問題專家劉亞春認為,所有復讀生都要從以下6個方面關注自己的心理衛(wèi)生:
1.正確認識復讀,盡快走出失敗的陰影。復讀前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是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擺脫高考失利造成的情緒低落,二是要總結經(jīng)驗教訓,敢于對過去的學習模式進行徹底突破。劉亞春說:“如今,復讀沒有什么丟人的,甚至反映了一名學生追求高遠、不服輸?shù)膬?yōu)秀品質(zhì),所以復讀生要挺起腰桿,忘掉失敗,理直氣壯地重新走進高三教室?!?/p>
2.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劉亞春建議,復讀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應適當擴大交往范圍,走出自閉和孤獨,和朋友一起敞開心靈溝通交流,能及時有效地釋放心理壓力。
3.正確對待考試成績。復讀階段,摸底考試、月考、周考、模擬考試等各種各樣的考試很多,如果不正確認識,幾次打擊下來,心理就會變得消沉。“學生應該這樣認識每次考試成績:考了低分應該高興,因為考試暴露了學習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考了高分也別驕傲,說明考的內(nèi)容正好是自己會的,還應當繼續(xù)尋找盲區(qū)?!眲喆赫f。
4.正確面對學習競爭。對于學習成績領先自己的同學,要學習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如果一味攀比和嫉妒,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自己就不會進步。
5.呵護自信心。劉亞春強調(diào):“復讀生在失敗的高考中會不同程度地損傷自信心,對復讀極其不利,所以,復讀生應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把每天小小的進步都看成是一種成功,源源不斷給自己動力。這一點非常重要?!?/p>
6.學會感恩。復讀生要感謝父母的付出,感謝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甚至要感謝競爭對手。樹立了這樣的價值觀,正確評價周圍的人,很多心理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目標明確再上路
鄭州資深高三班主任郝老師認為,復讀生最大的心理誤區(qū)是好高騖遠,不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他說:“目標不明確,只知道一味苦讀,不會有好結果。”
那么,復讀生應該如何給自己定位呢?郝老師以復讀生的上一次高考分數(shù),分區(qū)間一一分析如下:
200分~300分的考生:通過復讀,漲分幅度一般為100分~150分,可以把目標定為三本和二本。
300分~380分的考生:這個區(qū)間的學生,只要找對了學習方法,付出了努力,來年考上二本希望較大。這類學生增分幅度最大,因為他們對知識并非一無所知,而是沒有完全掌握,一旦掌握了方法,前途不可限量。所以,他們把目標定為一本院??梢岳斫?,但以郝老師的經(jīng)驗,來年高考達到一本錄取分數(shù)線的很少。
380分~450分的考生:這個區(qū)間的學生,可以將目標定為一本。郝老師提醒:“這類同學已經(jīng)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復讀一年很可能不漲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自以為只要多做習題就夠了,所以很難有長進。要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必須重新學習,彌補對知識理解不當?shù)娜毕?。?/p>
450分~480分的考生:“這個區(qū)間的學生既然選擇復讀,那就是一定要上一本的?!焙吕蠋熣f,“這類學生增分幅度一般在50分左右,所以把目標定為一本院校不算高。他們的復讀要點是改進學習方法,以查漏補缺、吃透課本為主?!?/p>
480分~520分的考生:這個區(qū)間的學生可以把目標鎖定一本院校中的名校。只要充分利用復讀的一年時光,來年考出600多分的成績是有希望的,因為他們已經(jīng)將知識掌握得差不多了,還有些地方?jīng)]有吃透,分數(shù)到達瓶頸很難進步,如果換一種方式學習,很容易取得突破。
520分以上的考生:這類考生多是因為志愿填報不當,或者想上重點大學才選擇復讀的。這類考生目光可以瞄準國內(nèi)一流大學,但是切忌自滿,否則很難有突破。只有努力尋找自己不足之處才能取得好成績。
本刊提醒復讀生和家長,選擇復讀不宜跟風,要理性分析孩子的情況,慎重抉擇。此外,家長應密切關注我國對復讀生的相關政策變化。記者從教育部官方渠道了解到,2015年、2016年高考政策保持不變,復讀生不會遇到不平等待遇,但部分院校對考生年齡有限制的專業(yè)會謝絕復讀生。比如,報考軍事院校的考生必須是不超過20周歲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報考公安院校的考生年齡不得超過22周歲,醫(yī)學類8年制本碩博連讀專業(yè)也只錄取應屆考生。
另外,很多省份對高考錄取后不報到,第二年再次參加高考的學生出臺了相關限制性政策,從2014年開始執(zhí)行,家長有必要予以高度關注。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