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思霖
?
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及圖書館心理健康服務
陸思霖
三江學院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12
采用90項癥狀自評量表對江蘇省民辦高校三江學院圖書館526名大學生讀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顯示出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本文基于民辦圖書館的實際館情,從館舍環(huán)境、館藏資源、專業(yè)館員、服務品質四個方面,為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提出切合實際的對策與建議。
民辦高校圖書館;心理健康;90項癥狀自評量表
現代社會發(fā)展迅速,大學生因社會變化所承受的各種壓力不斷增加,其心理健康面臨更多危機。閱讀是大學生們喜歡的用于緩解心理壓力的一種休閑方式,因此高校圖書館是學生經常光顧的場所。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資源獲取的便捷性使走進圖書館的讀者越來越少,如何富有成效地吸引讀者到館,關注讀者心理需求,開發(fā)和利用圖書館資源為讀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是圖書館十分關心的重要課題。在圖書館讀者研究中,讀者心理健康研究是近年來讀者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趨勢[1],但相關研究的范圍和領域比較局限,多數研究以普通高校圖書館讀者為主。我國民辦高校圖書館發(fā)展歷史短,基礎薄,資金嚴重短缺,發(fā)展極不平衡[2],在學術界鮮有關注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本文立足于民辦高校圖書館領域,以關注讀者心理健康為契機,積極倡導圖書館開展維護讀者心理健康的服務活動,充分發(fā)揮圖書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能作用。為了更好地了解民辦高校圖書館讀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筆者對江蘇省民辦高校三江學院的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為民辦高校圖書館積極開展讀者心理健康服務提供有效依據。
1.1 調查對象及范圍
本課題以江蘇省民辦高校三江學院圖書館的大學生讀者為調查對象,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582份,問卷回收率為97.00%,其中有效問卷526份,有效問卷率為90.38%。本次調查對象覆蓋面較廣,包括大一至大四學生,兼顧15個院系的文科、理工科專業(yè)。
1.2 調查工具
本次調查目的是了解民辦高校圖書館大學生讀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因此采用廣泛應用于心理問題篩查、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調查表主要從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9個方面來測量被試者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量表共有90題,每題5個選項,分別記為1~5分,計算各因子平均值,均值范圍在1~5分。將均值水平劃分為3個等級:1級為因子分≤2分,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處于正常范圍;2級為因子分2~2.99分,表示有輕中度的心理健康問題;3級為因子分3~5分,表示有中重度心理健康問題。
1.3 調查方法
采用紙質調查問卷,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圖書館總館及分館各樓層的閱覽區(qū)、報刊閱覽室等地點分別對到館的大學生讀者進行調查。要求被試讀者根據實際情況如實作答,現場發(fā)放,當場回收。
1.4 數據處理
調研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方法主要有數據均值分析和檢驗分析等。
2.1 民辦高校大學生SCL-90調查結果
作為對照數據的SCL-90常模有人群、區(qū)域之分,因本次調查對象是江蘇省范圍的大學生,故選用江蘇省大學生SCL-90常模[3]作為對照數據。
通過與江蘇省大學生SCL-90常模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除了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兩項低于常模,抑郁一項與常?;境制揭酝?,該民辦高校圖書館大學生讀者群的其他6項因子分都高于江蘇省大學生常模。根據單樣本檢驗進一步得知,該圖書館讀者群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兩項與常模比較差異顯著(<0.05);軀體化、恐怖兩項與常模比較差異非常顯著(<0.01)。見表1。
以上數據顯示,民辦高校圖書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總體狀態(tài)不容樂觀,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造成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識正處于逐步成熟階段,處于青春發(fā)育中、晚期的大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落差性,往往容易產生思想困惑和心理問題,這是大學生普遍都面臨的情形。其次,有學者總結認為,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還涉及到社會評價、學校收費、學校教育服務、學生自身原因、家庭氣氛、社會支持水平等6個方面[4]。
2.2 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情況
根據SCL-90量表計分方法,對課題研究對象各因子分頻數分布進行統(tǒng)計,結果詳見表2。
表1 三江學院大學生與江蘇省大學生SCL-90常模比較(±s)
表2 三江學院大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得分頻數及比例分布[人(%)]
通常認為,9個因子中只要有一個因子分數≥3分,被試者就可能存在中重度以上的心理問題。經統(tǒng)計,三江學院圖書館讀者群中有72名學生至少有一項因子分≥3分,占526名學生的13.69%。以因子分>2分作為判斷有心理問題大學生的篩查標準[3],就各個因子而言,達到二、三級(陽性指標)的學生人數統(tǒng)計見表2。該圖書館讀者心理問題(二級以上)檢出率從高到低的排序依次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焦慮和精神病性、偏執(zhí)、恐怖、軀體化。由此可見,民辦高校大學生中有少數存在中度到重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
2.3 民辦高校不同年級大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
通過表2、表3數據可以看出,與江蘇省大學生SCL-90常模各項因子分相比較,三江學院大學一年級新生群體在恐怖因子項上,分值偏高(1.37>1.31);畢業(yè)生群體偏高的因子分則表現在軀體化(1.38>1.37)、焦慮(1.58>1.56)、恐怖(1.43>1.31)這幾個因子上;而心理健康問題相對嚴重的是二、三年級學生群體,絕大部分因子分都高于江蘇省大學生常模。根據方差分析進一步得知,三江學院各個年級大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其中恐怖因子分比較差異顯著(<0.05),其他因子分比較差異非常顯著(<0.01)。
由以上數據說明,該校各個年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不相同的。民辦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表現在對全新事物及環(huán)境的不適應,從而產生緊張、恐懼感;而民辦高校畢業(yè)生群體則面臨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以及對即將踏入的社會環(huán)境深感不安,因此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情緒;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多樣和復雜,除了平時要照顧好學業(yè),還要參加很多社團活動,有社交需求。但處于這個階段的大學生,大多數對未來沒有很清晰的設想和規(guī)劃,很多時候感到茫然,容易迷失自己。這個階段的大學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識方面都逐步發(fā)生變化,生理和心理成熟之間的落差性,很容易導致各種困惑和心理問題。
2.4 民辦高校不同學科大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
通過對不同學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三江學院圖書館讀者群中的文科學生和理工科生在人際關系敏感、敵對這2項的因子分上基本持平;文科學生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恐怖這5項因子分高于理工科學生;而理工科學生在偏執(zhí)、精神病性這2項因子分則高于文科學生。見表4。
數據表明,該圖書館讀者群中的文科生比理工科學生更易出現強迫癥狀,容易憂郁苦悶、焦慮和恐懼;而理工科學生更易偏執(zhí)。但在差異比較的檢驗中發(fā)現,文科學生和理工科學生在各因子分上差異均不明顯。不同學科和專業(yè)的讀者心理健康問題存在差異,除了讀者個體因素以外,還有一個因素不應忽略。我國的高考制度導致了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科,文、理科的學生接受的教育和訓練都有所差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訓練形成的思維方式及學科知識視野大相徑庭。一般文科生相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說更為感性、想象力豐富;理工科學生則表現為邏輯性強,做事嚴謹。所以,感性的文科生更容易在強迫、抑郁、焦慮、恐怖等方面產生心理問題;而講究邏輯性的理工科學生更易發(fā)生偏執(zhí)問題。
表3 三江學院不同年級大學生SCL-90因子均分(±s)
表4 三江學院不同學科大學生SCL-90各因子均分(±s)
讀者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圖書館行業(yè)的關注,以人為本、注重讀者體驗將成為圖書館未來新服務領域的拓展方向。民辦高校圖書館與普通高校圖書館相比,在很多方面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在為讀者開拓心理健康服務領域時,民辦高校圖書館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館情,量體裁衣,采取切合實際的對策和措施。
3.1 館舍環(huán)境的改善
在讀者心理健康服務中,環(huán)境與氛圍的營造十分重要。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一種生氣勃勃、穩(wěn)定和諧、健康向上的環(huán)境氛圍,本身就具有廣泛的教育功能[5]。但是民辦高校大多勤儉辦學,學校對資金的支出與投入有很嚴格的把控。圖書館建設在學校的建設項目中,屬于必要的、但校方又很不情愿的一筆不小的投入,所以除非必要支出,圖書館很難從學校獲得更多建設資金。在讀者心理健康服務中,圖書館不太可能爭取到太多的資金來改善環(huán)境的硬件設施,但在人文氣息與文化氛圍的營造上,圖書館則比較容易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文化符號的展現等手段來改善和提高讀者心理服務。圖書館寧靜幽雅又充滿人文氣息的環(huán)境可以平復讀者內心的浮躁,引領讀者進入愉快、濃郁的文化氛圍,從而起到凈化讀者心境的效果,對讀者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所以在讀者心理健康服務中,民辦高校圖書館可以考慮主要從軟環(huán)境方面著力進行改善。
3.2 館藏資源的建設
館藏資源建設是圖書館很重要的一項任務,資源的建設結構及特色決定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層次。資源建設需要經費支持,但是民辦高校圖書館每年購書經費有限,圖書館要開展富有特色的讀者心理健康服務,一種方式可以直接向學校另外申請專項經費,學校在經費不緊張的情況下或許會批準。另一種方式則可采用合作共贏的形式,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配合或輔助學校專門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及院系,深入、廣泛地參與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例如圖書館可以與學校心理咨詢機構、院系學工部門合作開展心理健康講座,舉辦有益身心健康的朗誦,開展讀書體驗活動等等。在合作中,圖書館可提供場地、設備,并負責組織活動等相關事宜,合作單位則可以在專題資源的采購上提供資金支持。由于目前很多民辦高校都實行“二級管理”模式,各二級院系及部門都有專門的活動經費,圖書館通過與合作單位舉辦活動,借助院系及其他部門的力量擴建本館資源,對于“一窮二白”的民辦高校圖書館來說,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式。
3.3 專業(yè)館員的培養(yǎng)
讀者心理健康服務是根據時代變遷、讀者需求變化而拓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服務領域,服務內容涉及到除了圖書、情報學以外的其他學科,如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從業(yè)人員的情況不太樂觀,員工隊伍結構不合理。除了館長外,其他館員基本都是年輕人,缺乏人才儲備和積淀,出現知識斷層,缺乏中堅力量[6]。民辦高校圖書館要做好讀者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傳統(tǒng)圖書館館員具備的業(yè)務素質遠不能滿足這項工作的要求。圖書館需要培養(yǎng)相關業(yè)務的專業(yè)館員,館領導應多方面支持館員,幫助館員成長,鼓勵館員自我學習,幫助館員參與學校組織的相關培訓,為館員提供外出學習機會。館員自己也可以通過工作和業(yè)務合作往來,向邀請來的專家、學者或本校心理咨詢專業(yè)老師求教,交流學習體會等。這樣,館員可通過多種學習途徑重新調整知識結構,提升自身從業(yè)素質,從而保證服務質量。
3.4 服務品質的提升
心理健康服務想要獲得讀者用戶的滿意,圖書館首先要了解服務對象的特性,掌握讀者心理健康狀況,并預測讀者需求。民辦高校圖書館的讀者群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因為教師大多是外聘的,本校教師數量不多,故民辦高校圖書館的讀者群以本??粕鸀橹?,與公辦高校圖書館相比,其讀者群體相對單一。學生除了基本的教學需求外,學校對他們沒有科研要求,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在自身定位上應與公辦高校圖書館有所區(qū)別。對于學生讀者,民辦高校圖書館可將自己定位為學校的文化中心[7],通過滿足學生的文娛生活需求、自我展示需求、社團活動需求等來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
在充分了解讀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前提下,圖書館應預測讀者心理需求,推送相關服務。在讀者心理健康服務中,圖書館可采取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路線,根據各個圖書館的實際館情,圖書館可以走兩條服務路線。第一條服務路線是主動預防。圖書館可針對讀者需求開展各種文娛活動、社團活動等,如專題朗誦、體驗讀書活動、書評、文化講座、藝術展覽等。此外,專題資源的推介與導讀也十分重要,圖書館可挑選出有益于讀者自我成長、自我塑造方面的素質教育類和文娛類的文獻,如小說名著、傳記文學等文藝類作品,還有哲學類、文化類、藝術類、科普類等休閑讀物,可以幫助讀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圖書館通過多元化的服務方式為讀者增添學習和生活樂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條服務路線是輔助治療。目前有的公辦高校圖書館積極開展閱讀療法服務,并取得不錯的成績。民辦高校圖書館可借鑒這些圖書館的實踐經驗,根據實際館情開展閱讀療法系列活動,如開辟閱讀療法閱讀專區(qū),編制閱讀療法專題書目,加大閱讀療法宣傳力度,舉辦閱讀療法相關講座等等。閱讀療法專題書目是相關服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圖書館在資源配備上要側重選擇有助于解決讀者心理健康問題的文獻資源,如幫助讀者解決心理困擾的心理咨詢類,有關興趣、態(tài)度、信念、意志等方面人生哲理類,以及有益于自我調節(jié)的心理保健類讀物等等。在輔助治療路線服務中,圖書館可與院系、學校心理咨詢部門的心理輔導老師或咨詢老師開展合作,共同為讀者搭建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1]朱釵.我國圖書館讀者心理學研究現狀[J].圖書館學刊, 2008,30(3):28-30.
[2]李萬春.我國民辦高校圖書館特點論析[J].圖書館學研究, 2008(1):43-45.
[3]王挺,杜文東.江蘇省大學生SCL-90常模修訂[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1):38-41.
[4]周小娟.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2(3):10-13.
[5]莊淑針.開發(fā)高校圖書館心理優(yōu)化功能 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29(6):94-96.
[6]林慶云.民辦高校圖書館憂思[J].圖書館論壇,2013, 33(6):174-176.
[7]張易.民辦高校圖書館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圖書館論壇, 2007,27(1):42-45.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of Pr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Library
Lu Silin
(Library of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China)
By using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an investigation of 526 readers who came from the library of Sanjiang University, a private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ntal health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this university was critica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braries of private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provided practical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librar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library environment, library resources,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and service quality.
library of private university; mental health; symptom checklist 90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6.009
2013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2013SJD870015)
陸思霖,館員,研究方向:信息咨詢,讀者心理及閱讀療法研究。E-mail: lusilin163@163. com
(2014-07-12,編輯:張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