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通訊員 李會忠) 3月7日,中央文明辦督查組到賓川縣,就該縣鄉(xiāng)村少年宮建設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查。
近年來,賓川縣共申報“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4個,批準立項建設3個,分別在州城完小、賓居鎮(zhèn)初級中學、大營初級中學。各項目學校把少年宮定位為思想道德教育陣地、素質技能培訓基地、實踐能力提高平臺、學生課外娛樂活動場所,以教育和服務本鎮(zhèn)農村未成年人為宗旨,根據農村未成年人的思想實際和興趣愛好,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教育方式,廣泛開展道德教育、養(yǎng)成教育、體驗教育和實踐教育,讓少年宮成為農村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搖籃,讓孩子個性得到發(fā)展,特長得以發(fā)揮。
目前,3個少年宮建起了圖書閱覽室、音樂室、體育室、器樂室、舞蹈室、棋牌室、書法室、美術室、鼓號活動室,配備了德育類(經典誦讀教材、優(yōu)秀影視光碟、經典文學等)、藝術類(常用樂器、美術書法用品工具等)、體育類(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籃球等)、實驗類(標本制作工具)、棋牌類(象棋、圍棋、跳棋等棋類用品)器材。在人員配置方面,賓川縣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項目通過依靠學校全體教師,整合中心校教師資源,聘請民間藝人、有一技之長的志愿者組建少年宮輔導員隊伍,建立了“學校統(tǒng)一領導、班主任積極配合、輔導教師具體實施、全體教師人人參與”的活動實施管理體系。
督查組對賓川少年宮創(chuàng)建、運行情況表示充分肯定,要求各項目學校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結合各自實際,開展相應的活動,以促進當地民族文化的傳承,更好地促進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賓川縣委書記岳立松表示,賓川縣將在中央文明辦和省、州文明辦的大力支持下,更加重視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全面完成鄉(xiāng)村少年宮建設項目,讓其發(fā)揮更大作用。
大關縣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本刊訊(通訊員 蒙世清) 自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大關縣教育系統(tǒng)以“征求意見——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著眼實效,使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有序推進。
全縣教育系統(tǒng)102個黨組織和965名黨員把強化學習作為重點內容,通過加強理論學習,打牢思想基礎,不斷激發(fā)廣大黨員的思想自覺,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打牢糾正“四風”問題的思想基礎?;顒右潦?,局黨委、機關黨支部、各學校黨組織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學習群教活動相關會議精神及資料,在抓好學習傳達的同時,積極制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從全縣教育系統(tǒng)102個黨組織的實施方案中發(fā)現,“不走過場、可行性強、群眾利益至上”,成為實施方案的明顯特點。目前大關縣教育系統(tǒng)共開展集中學習60余場次,書記上專題黨課28場次,最美教師宣講報告26場次,觀看《基石》專題片27場次,舉辦專題培訓28場次。
為切實查找局機關、學校和黨員隊伍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整改,教育局黨委采取多種形式就本局黨委在執(zhí)政理念、服務意識、工作作風、能力素質等方面和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重點應解決些什么問題,廣泛征求干部教師、退休老同志、學生家長和學生的意見。一是召開了干部職工、退休老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教育局黨委及黨員干部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深入各學校召開了教師、學生家長、學生代表座談會,面對面征求對教育的意見和建議;三是通過教育局意見箱和發(fā)函征求意見;四是深入天星鎮(zhèn)扶貧掛鉤村營盤村,與村“三委”、村民小組長、黨員、學生家長、扶貧對象共25人進行座談,征求對教育和扶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3月20日下午,大關縣教育系統(tǒng)召開了群教活動整改工作會,一是公布了《大關縣教育局 “解三難治四多”實施方案》《大關縣教師師德考核辦法》《大關縣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發(fā)放辦法(試 行)》和《大關縣營養(yǎng)餐管理規(guī)定》;二是簽訂了《大關縣教育系統(tǒng)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和《大關縣學生食堂承諾書》。加強完善責任追究制,對重點領域、關鍵部位、重點環(huán)節(jié)加強監(jiān)督,著力解決教輔資料散濫、教育收費、財務管理、有償補課、各類資金管理使用和營養(yǎng)餐質量問題,切實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樹立良好教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