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芳 李少華 劉孟春
護理心理學在無償獻血工作中的作用
段艷芳 李少華 劉孟春
無償獻血;獻血護理;心理護理
近年來, 本市臨床用血呈逐年上升趨勢, 且臨床用血完全來源于自愿無償獻血人群。那么如何擴展自愿無償獻血者隊伍, 發(fā)展固定自愿無償獻血者, 使無償獻血事業(yè)呈良性持續(xù)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作者通過多年一線采血工作經驗, 對獻血者和采血護士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及特點, 采血護士的心理活動對獻血者心理的影響及其相互作用進行了探討, 現(xiàn)報告如下。
在心理活動非常明顯的獻血人群中, 莫過于初次獻血者。因為在獻血之前對于獻血知識了解不全面, 特別對于獻血的安全性還心存質疑, 獻血過后是否有什么不舒服的狀況發(fā)生, 是否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通過總結發(fā)現(xiàn),越是文化水平高的獻血者, 對獻血產生的恐懼感要比文化水平略低的獻血者表現(xiàn)更明顯, 且男性獻血者的恐懼感要明顯高于女性獻血者。文化程度高的獻血者過多的顧慮于采血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 采血的用品材料是否無菌;文化程度低的獻血者大多數(shù)只是認為自己身體好, 獻點血沒什么, 并沒有過多的顧慮和疑慮。女性獨特的生理特點, 比男性忍受力強[1]。因此采血前簡要地向獻血者講解必要的獻血常識。獻血環(huán)境按要求進行消毒, 采血用品均為國家批準的一次性使用衛(wèi)生材料。并告知在獻血后的注意事項。積極鼓勵男性勇敢些, 向身邊偉大的女性學習。要側重于鼓勵, 提高其自信心。
在整個采血工作環(huán)節(jié)中, 護士工作環(huán)節(jié)中的內容最繁瑣,工作負荷最重, 往往會導致護士產生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護士從早到晚, 忙的喝水、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還要隨時回答部分無償獻血者對獻血知識的疑問, 常常同樣的一個問題需要回答數(shù)遍, 有可能影響采血護士對獻血者的護理服務質量。針對以上問題, 應加強自我的工作責任心, 發(fā)揚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把個人或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帶到采血工作中來, 遇到情緒低落時, 對自己的情感加以控制, 力保情緒穩(wěn)定, 含情不露, 遇事不慌, 把喜悅和快樂帶給獻血者, 保持獻血環(huán)境的良好氛圍。在獻血的整個過程中, 采血護士要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觀察敏銳, 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獻血者, 把自信和勇氣帶給獻血者, 使采血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 這是護理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
采血護士在工作中的言談舉止會直接影響到獻血者的心理狀態(tài), 而獻血者的心理狀態(tài)也會決定整個采血過程是否能順利地完成。作為一名采血護士在工作中除了有嫻熟的操作技術, 更應該有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的能力,能在工作中把自己和獻血者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 通過優(yōu)質的護理和精湛的技術讓每一位獻血者都把獻血當成一種快樂的人生經歷, 讓每一個獻血者還有再次參加獻血的愿望。
綜上所述, 護理心理學是心理學和護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 即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來解決采血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將護理心理學應用于無償獻血工作中, 使采血者和獻血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 獻血者信任采血者, 采血人員采取相適應的心理護理措施, 使獻血者處于最佳心身狀態(tài), 相互之間關系融洽, 采血者成為獻血者的知心朋友, 從而促進心身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使無償獻血順利完成, 進而不斷壯大無償獻血者隊伍, 更好地為臨床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
[1] 李英, 李萍.護理心理學在無償獻血中的作用探討.中國中醫(yī)藥咨詢, 2011, 9(15):123-124.
2014-06-19]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