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揮
時間:2013年8月
場景:羅永浩微博,在回應某網(wǎng)友微博時
話語:“如果低于2500元,我是你孫子”
后續(xù):2014年10月,羅永浩宣布錘子手機降價,頂配的一款也沒有超過2500。
就在結束了上一期《魅族:不降價》這篇專欄文章之后,錘子T1宣布降價了。這引發(fā)了一場科技圈的狂歡:羅永浩你的情懷就值1000塊?魅族宣布降價時都沒有引發(fā)如此之大的嘲諷,羅永浩大概相對黃章更有些知名度,而且更重要的可能是,羅永浩以前調門唱得極高的緣故。
一位朋友和我在某個微信群里交流,就流露出這樣的看法:你以前罵這個罵那個,自詡自己是最有腔調的,今天自己打臉,還不許我們也來嘲笑你幾句嗎?
這個看法我大致上是同意的。羅永浩其實說大話的地方很多——只不過有些地方沒那么露骨和直接罷了。比如說,他一直強調錘子是東半球最好的手機,但在和王自如PK時,三星這樣的大廠所能達到的質量,羅永浩大致意思就是我們還達不到。三星這家韓國公司,很顯然,屬于東半球吧?但那場視頻PK,王自如幾乎是完敗的狀態(tài),也沒多少人來揪羅永浩這個小小的漏洞了。
但這不是我這個專欄真正想討論的地方。我這個專欄恐怕是國內唯一一個專門收集大佬說大話的持久很長一段時間的專欄,我從來不是意圖看大佬笑話,而是想討論“他為什么打臉了”。
同樣是降價,我可以這么說,羅永浩的降價,和黃章的降價其實不太一樣。錘子這場打臉,我更愿意視為一個書生在擼起袖子干一樁生意時,完全事先沒料想到,生意真情懷不得。調門唱高了,想下來自然是困難的。
錘子降價后,我和我的一個朋友聊起了錘子——她是錘子的用戶。這位我認識多年的朋友肯定不是羅永浩什么的腦殘粉,但她很是認真地向我推薦了錘子:錘子的應用商店里的應用,錘子沒有動過任何手腳。這點讓我很詫異。應用商店去動應用手腳的實在太常見了,比如說你從A應用商店里下載的應用,它的啟動畫面上就會有A商店首發(fā)之類的LOGO。安卓生態(tài)里有些應用商店,甚至會給應用內置一些廣告程序。我一位做電子書朋友的app,在我手機里就會自動推送廣告以及在主屏上生成一個廣告button——我向這個朋友投訴,他說他從來不干這種事。經證實,果然是應用商店動了手腳。
錘子商店,顯然正在彰顯某種“與眾不同”,它試圖去做一個完全干凈的應用商店。
羅永浩曾經用很不屑的方式批評過手機行業(yè)里的種種功能:比如發(fā)售一段時間后就降價,比如喜歡用羅列技術參數(shù)來表示自己手機有多好,比如說去投硬廣之類。但自己開干后,這些事他全干了。因為這是這個行業(yè)的競爭需要,他不可能繞過這些。即便他想繞過,也不是他能完全做主的:錘子是有投資人的,投資人不是沖著情懷來投資,而是沖著利益。當情懷可以助長利益,大家都很happy。當情懷不能助長利益,對不起,情懷必須讓路。
羅永浩不是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他做過一個博客站,開過一個英語學校,但都不是什么成功之作。我私下里的揣測就是他不懂得妥協(xié)。眼見年齒見長,豁出去全情投入一個手機事業(yè)(這個事業(yè)很龐雜,也必須他全情投入),該妥協(xié)該低頭該自稱孫子,就得這么來。
羅永浩的這則大話,我更愿意這樣理解:一個滿懷腔調自覺品位極高的書生擼起袖子來干一份商業(yè)時,他悲哀地發(fā)現(xiàn):想不庸俗,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