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應見 王明洋 許勇
摘 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探討低應變反射波法在檢測基樁的完整性、可靠性中的應用及一些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低應變檢測;工程實例
前言
樁基礎是工程結構中采用的主要基礎類型,由于它是地下隱蔽結構物,在施工過程中易出現各類缺陷,故對樁基礎進行檢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各種檢測方法中,低應變反射波法目前應用最廣泛。我國開展低應變反射波法動力測樁技術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的發(fā)展完善,其現場檢測、波形分析、樁身完整性判斷各方面都比較成熟。
1 低應變法的基本原理
在樁基動態(tài)無損測試中,國內外廣泛使用的方法是應力波反射法,又稱低(小)應變法。其原理是根據一維桿件彈性波反射理論(波動理論)采用錘擊振動力法測試樁體的完整性,即以波在不同阻抗和不同約束條件下的傳播特性來判別質量。測試系采用手錘或力桿瞬時沖擊樁頭,激起振動,產生彈性(應力)波,以聲速沿樁長向下傳播,到達樁尖后,又向上反射,如果遇到阻抗界面(某截面出現擴徑或縮徑、斷裂或夾層等),產生回波反射,由放置在樁頭的拾振器,接受錘擊初始信號及反射信號,通過數字采集儀記錄,并將波形存儲在磁盤上,經計算機進行分析,打印出波形及結果。由于采用了數字采集及數字化處理系統(tǒng),運用波動理論對波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可以獲得混凝土的平均波速、波形等參數,并以此可以判斷樁的完整性。
2 反射波法工程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2.1 資料的收集
在進行樁基檢測時應該注意資料的收集,結合資料來分析樁身的缺陷類型。 這些資料包括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樁基施工記錄、灌注樁的成孔工藝、成樁機具等。 根據這些資料,可以分析可能出現哪些缺陷, 甚至缺陷出現的部位。例如, 對于人工挖孔灌注樁, 不可能出現縮徑,而樁底浮渣可能是這類樁的主要缺陷; 對于振動沉管灌注樁, 必須注意樁身上部的缺陷,這類樁極易出現縮徑或斷樁現象。 當土層變化較大,應力波從硬土通過交界處進入軟土,由于樁周阻力的迅速減小,在交界處變相的引起類似阻抗的降低,發(fā)生“虛擬縮頸”等。 如果傳感器靠近鋼筋安裝,則鋼筋會對檢測波形產生影響。這些都是在進行樁基檢測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2.2 激振問題
理論分析和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 激振技術是反射波法完整性檢測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檢測時,當測試短樁或淺部缺陷時,應使激發(fā)時間盡可能短;當測試長樁或深部缺陷樁時,應用較大的激發(fā)能量,并選用高信噪比的信號接收和處理系統(tǒng)。瞬態(tài)激振通過改變錘的重量及錘頭材料,可改變沖擊入射波的脈沖寬度和頻率成分。錘頭質量較大或剛度較小時,沖擊入射波脈沖較寬,低頻成分為主;當沖擊力大小相同時,其能量較大,應力波衰減較慢,適合于獲得長樁樁底信號或下部缺陷的識別。 錘頭較輕或剛度較大時,沖擊入射波脈沖較窄,高頻成分較多;當沖擊力大小相同時,雖其能量較小并加劇大直徑樁的尺寸效應影響,但較適宜于樁身淺部缺陷的識別和定位。激振時另外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激振的能量要適中, 并不是能量越大越好。對于硬土層, 由于樁身內脈沖波能量擴散較多, 其所需的激振能量應稍微大一些。 此外, 激振時要干脆、利索, 不要拖泥帶水,最好是由有經驗的人專門激振,以使每次的激振波形基本一致, 有利于對比分析。
2.3 樁頭的處理
樁頭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傳感器接受信號的質量。因此,要求受檢樁樁頂的混凝土質量,截面尺寸應與樁身設計條件基本等同。灌注樁應鑿去樁頂浮槳或松散、破損部分,并露出堅硬的混凝土表面;樁頂表面應平整干凈且無積水;妨礙正常測試的樁頂外露主筋應割掉。對于預應力管樁,當法蘭盤與樁身混凝土之間結合不緊密時,也應采用電鋸將樁頭鋸平。
此外, 預制樁在貫入過程中樁頭可能產生破損, 灌注樁在破除浮漿時也可使樁頭產生破碎(鑿除時使用大功率空氣泵易產生隱形裂紋), 這將使彈性波能量快速衰減,嚴重時使激發(fā)的脈沖波不規(guī)則,嚴重影響檢測效果,甚至造成誤判現象。 因此, 我們在檢測時要注意樁頭情況。
2.4 傳感器與粘結劑的選擇
傳感器是基樁檢測的“眼睛”,它的頻響特性、阻尼大小、靈敏度和動態(tài)范圍等對實測波形的影響非常大。 反射波法對傳感器有特殊的要求, 由于傳感器處于激振點附近, 很強的激振信號要把畸變的接收下來, 同時又要把傳播幾十米長距離后反射回來的波接收轉換成電信號, 因此傳感器的量程范圍和動態(tài)范圍要足夠寬, 且要有較高的靈敏度。 在強烈的激振下,要求有良好的阻尼特性。 所以說, 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特性的傳感器多測幾組曲線,通過對比分析進一步提高分析精度。
在傳感器性能較好的情況下, 必須選擇好粘結劑, 一般用普通橡皮泥作耦合劑即可(彈性好的不能用,易產生寄生振蕩)。 目前常用的粘結劑有石膏粉、橡皮泥、蛇皮膏、黃油等, 此外, 有些檢測人員還使用咀嚼后的口香糖作為粘結劑。 在這些粘結劑中, 石膏粉粘結的耦合頻率較高,而后幾種的耦合頻率較低。 應該注意的是,當樁頭較濕時, 采用橡皮泥和蛇皮膏作為粘結劑其粘結的效果不是很好,此時最好用石膏粉。
3工程實例
根據曲線判斷:圖1中K171#、104#樁分別在2.2m、1.4m嚴重缺陷,進行了開挖證實,缺陷位置斷裂;23#樁2.0m左右擴徑,并開挖證實;71#樁根據地質報告和現場大量對比測試,4.0m左右受土層變化影響為“虛擬縮徑”;1090#樁根據施工記錄,7.0m處為接樁縫。
4 結語
樁基工程是地下全隱蔽工程,由于復雜的地質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給正確的檢測、有效的驗證帶來了較大困難,目前樁身質量檢測基本上仍處于定性階段。該方法在樁的質量判定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對波形的分析和判讀要求檢測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有缺陷的樁,需多方面綜合分析,核查樁位的地質情況及施工記錄等資料,如果有條件,可采用開挖、鉆芯、聲波透射等方法對缺陷部位進行驗證,確定缺陷類型和程度,然后采用合理的修補技術和補強處理措施,以保證樁基礎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guī)范..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5年 第25卷 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