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巖
摘要: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概念設計漸漸被建筑結構設計工作人員所認可。這種設計思想也逐漸步入成熟,對我國的建筑設計行業(yè)起到了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建行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對于結構設計的改革也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結構概念設計的依據和原則入手,重點闡述概念設計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結構;概念設計;應用
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我國人民的生話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生話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建筑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提高建筑設計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結構設計的科學合理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結構設計的相關依據和原則等進行分析,主要闡述概念設計的應用情況。
1.概念設計的概念
所謂的概念設計一般指是以上程概念為依據,小經數值計算,用符合上程客觀規(guī)律和本質的方法,對所設計的對象作宏觀的控制。尤其在一此難以作為精確力學分析或現存規(guī)范中難以顧及的問題,依據整體結構體系與分體系之間的力學關系、結構破壞機理、震害、試驗現象和上程經驗所獲得的基本設計原則的設計思想,從整體的角度來確定建筑結構的總體布置和抗震細部措施的宏觀控制。
2.概念設計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的建筑結構設計中,結構上程師依據以前的設計施上經驗,經過小斷的總結和完善,設計經驗與理念在實際上作中得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小斷豐富,設計理念小斷史新,設計的作品也逐漸成熟。但是,山于很多上程在創(chuàng)新方面的努力小夠,習慣依據規(guī)范和設計手冊等傳統(tǒng)方式,只是借鑒以前的設計風格和設計手法。小僅對于國外、國內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設計中進行改進和運用上也過分依賴設計程序,熱衷于傳統(tǒng)設計,缺乏創(chuàng)新導致手上的設計作品小符合設計的要求。有的上程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囚為過度依賴設計程序,對運算數據小質疑、小驗證,沒有足夠認真和質疑的精神來對待設計結果,造成遺漏程序設計中的錯誤。
3.結構概念設計的內涵
3.1方案選擇的合理性
設計方案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不僅關系到以后工程的質量和結構,還影響著人們的居住。在結構方案的選擇上,要遵守科學、合理、發(fā)展的原則,而且由于很多種因素都對設計方案造成影響,所以設計出來的方案就是多種多樣的。方案設計出來了,又面臨著合理的選擇上,方案選擇的不好,日后發(fā)生的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應該進行認真的分析比較,選取的方案既要科學合理,又要經濟,所以方案的選擇很重要。在對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進行選擇的時候,要對建設地及施工材料等進行全面的分析,保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科學合理,還要有專業(yè)人士對各種影響設計的因素進行評估分析,選擇出科學合理的結構概念設計方案。
3.2結構簡圖的科學性
結構概念設計首先要有科學專業(yè)的理論作為支撐,而且一般情況下利用結構設計簡圖對結構概念設計的合理性進行評估。在結構簡圖的選擇上,要遵照安全和準確的原則,選取合理的簡圖!因為如果選取的簡圖不夠科學,那么相應的結構概念設計也會出現相應的錯誤,甚至對工程的質量問題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說,結構設計簡圖在制作時應該做到精確、科學,使出現的誤差也在可控范圍內,應該進行嚴格的審查,保證簡圖的質量。
3.3對計算的結果進行準確分析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數字的計算等方面設計出種類繁瑣的計算軟件,可是各計算軟件在計算的結果上確實各不相同,讓使用者也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所以在工程的設計中計算工作經常出現混亂。在進行設計時,軟件的選擇很重要,應該對各個軟件進行系統(tǒng)化分析,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和設計的原理等,選擇適合的軟件,確保計算結果科學準確。
4.如何在結構設計中運用概念設計
4.1建筑場地的合理性選擇
建筑場地的選擇影響著結構概念設計的結果,所以說對結構設計來說非常重要。建筑場地的選擇要符合施工的條件,同時滿足采光、水電、噪音等多方面的考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應該考慮建筑場地的抗震能力。選擇的地點必須是抗震效果比較好的地點,以免發(fā)生危險的情況。一般在工程的初步設計之前就要進行建筑場地的科學選址和勘察,如果施工場地確實不允許,又必須在此進行建設,那么就應該做好科學有效的手段來降低危險系數。
4.2建筑基拙的科學化應用
建筑場地進行合理選擇后,緊接著就是對建筑基礎的科學化選擇上,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建筑場地的地形和地質結構等進行分析,選取合理的建筑基礎。一般在建筑基礎的選擇上有以下三種情況: ( 1) 樁基礎。在地質比較松軟或者負重比較大的情況下,大多會選擇樁基礎,因為樁基礎能夠使下部對上部進行力的承載; (2) 箱形基礎。箱形基礎的安全性比較高,抗災能力比較強。一般高層建筑中會應用箱形基礎。是因為箱形基礎使下部的承載力實現均勻分配,保持地基的受力均勻;(3) 筏形基礎。筏形基礎能夠實現分散建筑上部結構承載力,是下部承載力減弱,對地基進行力的控制,不出現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4.3結構規(guī)則的合理應用
建筑結構中只要保證非結構件的正常穩(wěn)定運轉,就能使建筑材料的成本實現降低,因此主體建筑結構的選擇,要做到合理、科學和對稱性,在多數的施工中,實現抗側力主體結構的對稱,所選擇的平面結構也應該是容易形成對稱結構的。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同時符合平面工程的科學設計。
4. 4杭震杭災能力的強化
建筑設計和施工的成功與否,不只是外型和質量的方面,還有抗震抗災上的需求。所以結構概念的設計,要考慮到抗震抗災的問題,在設計時要多增加防線,以期實現減弱地震的危害性。當然結構的變化也能起到抗震抗災作用,比如安裝特定的原件,使得建筑體對地震的破壞力進行有效的減弱。
4.5結構剛度科學化選取
建筑結構在剛度的選擇上至關重要,而且在建筑結構概念設計中也必須遵守剛度的要求。結構剛度可科學化選擇,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還能夠對地震等災害起到危險性降低的作用。與此同時,結構剛度的科學化選取還能擴大空間的占有率,使建筑平面的利用率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5.實施結構概念的措施
為了提高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在進行結構概念的設計時,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措施: ( 1) 在建筑場地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抗震有利地段,如果建筑場所為不利地段、危險地段同時還必須在此施工,那么要進行科學的補救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險;( 2) 在結構材料的選擇上,要選擇適宜的結構材料強度、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標,能兼顧經濟適用,滿足承載能力的要求,保證結構安全 (3) 在結構構件的組合上,添加贅余等組件,減小地震的破壞性,也可以多增加防線; (4) 在構件的延性上下功夫,通過采取多種有效的手段,提高結構變形能力和承重能力,強化抗震性能; (5) 在構件的連接上,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加強對節(jié)點的控制,保證其連接的質量; ( 6) 實現所有設計的完全一致,在相關的數據等方面做到精確一致,保證方案的科學化和合理化。
結束語: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運用概念設計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尚械摹R虼?,概念的設計要符合現代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要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設計中,要以建筑場所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方法,確保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參考文獻:
[1]鄭柯. 某高位轉換的框支剪力墻結構設計[J].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 3) .
[2]韓蔚. 合肥地區(qū)某住宅小區(qū) 9-#樓工程結構優(yōu)化設計[J]. 安徽建筑.200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