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偉
摘要:由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交通壓力與日俱增,超運輸量和超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更加大了路面和橋梁結構產生病害、出現(xiàn)缺陷的幾率和破壞性。本文介紹了常見的幾種道路橋梁結構病害,分析了道路橋梁加固措施。
關鍵詞:道路橋梁結構病害加固措施
我國多年的實踐證明了舊橋的加固、維修工作是一項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符合我國國情的舉措。在資金花費相對較小的情況下,采用科學的、合理的加固技術,可以恢復和提高舊橋危橋的承載能力及通行能力,這不僅可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滿足現(xiàn)代化交通運輸?shù)男枰€可以給國家?guī)砭薮蟮纳鐣б婧徒洕б妗?/p>
一、常見的道路橋梁結構病害
1、路橋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引發(fā)的病害地基不均勻沉降是引發(fā)路橋病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地基不均勻沉降會使得路橋面各部位受力不均,從而導致裂縫的出現(xiàn),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橋面的塌陷和橋梁的損毀。因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通常地基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沉降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施工前勘探和設計的不科學。通常一個項目施工前都必須進行實地的地質勘探,并提出工程地質報告真實反應地段的地質情況,在此基礎上再有工程設計師進行工程設計,作出設計圖,這兩項工作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對于實際施工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因此,一旦這兩項工作沒做到位,就很可能導致后期施工地基不穩(wěn),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
其二,施工過程中的不規(guī)范,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設的主體工序,因此必須在每一環(huán)予以重視,如果在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管理不善,偷工減料,甚至偏離工程設計初衷,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程質量,也就無法保證地基的穩(wěn)固。
其三,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由于一個地區(qū)可能有數(shù)個工程在施工,當周圍工程打樁深挖不合理時,則很可能影響到本工程地基的穩(wěn)固,從而導致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2、橋面鋪裝層出現(xiàn)裂縫通常橋面鋪裝層出現(xiàn)裂縫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施工中周圍溫度變化不均導致的裂縫。目前,我國道路橋梁的鋪裝層多采用半剛性結構,這種結構雖然能夠提升鋪裝層的強度、密實度以及壓實度,但也使得鋪裝層承重面對溫度變化過于敏感,南方溫差比較小影響不明顯,但在北方由于溫差較大,路橋面溫度不均引發(fā)裂縫比較常見。其二是車輛行駛的影響,車輛行駛中往往會有急剎車現(xiàn)象,還有部分汽車存在超載問題,在這兩種情況的持續(xù)作用下,路橋面長期受到磨損和擠壓,最終很可能出現(xiàn)裂縫。其三是施工中混凝土配料的不合理性,因為目前路橋面主要以水泥混凝土為原材料,混凝土的配比必須根據(jù)實際施工需要進行配置,因此一旦施工人員沒有真實掌握初凝期鋸縫時間,混凝土配比失誤時就很容易在竣工通車后產生裂縫。以上裂縫在長期作用下會逐步加寬加深,并最終導致路橋面出現(xiàn)凹陷和坑槽。
3、粱端頭局部破損粱端頭破損是路橋結構中組容易出現(xiàn)的破損,且比較難修復,其破損主要表現(xiàn)為梁端頭伸縮縫的損壞和變形。通常導致梁端頭局部破損的原因有以下三個:其一,設計之初計算失誤,工程設計師在對路橋進行設計時對于粱端缺乏嚴謹,對其伸縮量的計算失誤,在這樣的情況下梁端經過車輛反復碾壓極容易破損,并導致伸縮裝置的失靈。其二,施工人員施工失誤,現(xiàn)實施工中,施工人員應該重點對梁端伸縮縫進行施工,稍微出現(xiàn)閃失都容易導致日后問題的出現(xiàn)。其三,養(yǎng)護工作不足,在養(yǎng)護缺失的前提下很容易導致伸縮裝置損壞,特別是容易導致“伸縮縫跳車”,不僅降低了行車人員行車過程中的舒適度,還增加了對橋梁的沖擊力,破壞了橋梁整體結構,縮短橋梁的使用壽命。
4、剝蝕剝蝕是自然力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常表現(xiàn)為公路橋梁表面出現(xiàn)蜂窩面、起皮甚至整體性剝落。剝蝕不僅影響公路橋梁結構的外觀形態(tài)和整體美觀,還會導致鋼筋裸露,加速道路橋梁鋼筋的銹蝕速率。
5、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碳化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會與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碳酸鈣,導致混凝土碳化,碳化的混凝土PH 值會不斷下降,而包裹在混凝土中的鋼筋一般不做表面防腐處理,PH值過低的混凝土不僅起不到保護鋼筋的作用,還會對鋼筋造成腐蝕,這不僅大大縮短了橋梁的使用壽命,還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
二、道路橋梁加固措施
橋梁的增強改造可以分為裂縫修補和對橋梁結構的加固增強,下面介紹其特點及其適用的場合。
1、裂縫修補技術
裂縫修補的目的在于恢復結構物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主要技術有:
(1)表面處理法,在微裂縫的表面涂抹填料及防水材料,以提高其防水性和耐久性。對于寬度發(fā)生變化的裂縫,要設法使用有伸縮性的材料。
(2)注漿法,在裂縫中注入樹脂或水泥類材料,以提高其防水性及耐久性。主要注漿材料是環(huán)氧樹脂,多采用低壓低速注入法。環(huán)氧樹脂注入法與鋼釘并用,可以增強裂縫部位的整體性,是一種防止裂縫繼續(xù)發(fā)展的好辦法。
(3)充填法,這是一種適合于修補較寬裂縫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沿裂縫鑿一條深槽,然后在槽內嵌補各種粘結材料,如水泥砂漿、環(huán)氧砂漿、膨脹水泥砂漿、環(huán)氧樹脂硅、瀝青及各種化學補強劑等。
(4)表面噴涂法,噴漿修補是一種在經鑿毛處理的裂縫表面,噴射一層密實而且粘度高的水泥砂漿保護層,來封閉裂縫的修補方法。噴漿前,需要把結構表面的剝離部分除去,再用水沖洗清潔,并在開始噴漿之前把基層濕潤,然后再開始噴漿。
(5)粘結鋼板封閉法,當鋼筋構件產生主拉應力裂縫時,可對裂縫先進行處理之后,再在裂縫處粘結鋼板,并用膨脹螺栓對鋼板加壓。鋼板粘結方向應和裂縫方向垂直。
2、橋梁加固增強技術
以最常見的橋梁結構形式的上部結構及其常見的加固方法進行說明。
梁式橋上部結構加固增強技術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部粘貼加固法、外部預應力加固法、改變結構體系加固法、增設縱梁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采用增大構件的截面面積,根據(jù)荷載大小和凈空條件不同,可分為以加大截面面積為主和加配鋼筋為主兩種加固方案。
外部粘貼加固法系用型鋼、玻璃鋼等材料通過環(huán)氧樹脂等粘合劑粘貼在結構外部,以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構件尺寸受限制但又必須大幅度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的場合,必須保證粘和劑的質量外部預應力加固法指運用預應力原理,在增設的構件或原有構件上施加一定初始應力的一種加固方法。采用對受拉區(qū)施加預加壓力,可以抵消部分自重應力,起到卸載、減小跨中撓度、減小裂縫寬度或閉合裂縫的作用。
改變結構體系加固法通過增設支撐或橋墩,把簡支變?yōu)檫B續(xù)、在梁下增設如鋼架等加勁梁或疊合梁,以減小梁內控制截面峰值彎矩,提高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
增設縱梁加固法在橋梁墩、臺基礎穩(wěn)定,并具有足夠承載能力的情況下,可采用增設承載能力高和剛度大的新縱梁,這些新梁與舊梁連接在一起共同受力。由于應運中的車輛荷載在新增主梁后的橋梁結構中重新分布,使原梁中所受荷載得以減少,加固后的橋梁承載能力和剛度得以提高。當增設的縱梁位于主梁的一側或兩側時,兼有拓寬的作用。此法適用于梁體結構基礎完好,而承載能力不能滿足要求的場合。
3、橋梁結構加固新技術———錨噴
隨著施噴機具的發(fā)展以及速凝劑的采用,人們把噴射與錨桿、鋼筋網(wǎng)等配合起來使用,促進了錨噴技術的完善。實踐證明,錨噴技術完全可以應用于橋梁上部結構的加固增強。
噴射硅的性能。噴射硅在工藝材料及結構等方面與普通現(xiàn)澆硅相比有許多優(yōu)點。施工中需加入速凝劑,因而又具有快凝、早期強度高的特點;錨噴技術不用或只用側向模板,其運輸、澆注、搗固合并為一道工序、設備簡單、占地面積小、施工機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節(jié)省勞動力;可設計性強,即按照加固整治的實際需要可在拱腹下施噴形成各種結構類型;不中斷交通。
參考文獻:
[1] 謝旭華. 淺談道路橋梁結構病害與加固[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2).
[2] 陳光花. 論道路橋梁結構病害與加固[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