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希哲
批評是教育學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尊敬學生人格為前提的批評可以說是幫助學生成長的良藥。那怎樣的批評才算得上尊重學生的人格呢?
首先,教師批評學生時不要進行人身攻擊。教師批評的對象不是學生的人格,而是學生的錯誤。教師批評的意圖是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因此教師應做到指明錯誤,并要求學生改正錯誤即可。但部分教師無意間無視且踐踏了學生的人格。比如說,教師對課堂上說話妨礙授課的學生說:“你這家伙,學習成績不怎么地有什么臉在課堂上說話?”這種話語不是批評而相當于人身攻擊。還有的教員牽扯學生的父母說:“你的父母到底是怎么教你的?”。這樣的批評學生是接受不了的。一般來說,人身攻擊性的“批評”都帶有評價。如上述實例中的語句就包含“學習成績不好”和“受到了錯誤的家庭教育”等含義。這就是評價學生的“評價性批評”。若想避免人身攻擊最好不要使用這樣的批評語句。除此之外,還要避免一些嘲笑學生、威脅學生、訓誡學生的語言。
其次,教師批評學生時不要和其他同學相互比較。有些教師喜歡說:“你看某某學生,他在學校運動會上得了第一名,學習成績在年部也是第一,為班級爭取榮譽??赡銥槭裁纯?cè)鞘拢俊敝惖脑?。教師無意或有意中把犯了錯誤的學生和模范生作了比較,這種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這種語言會傷害犯錯學生的自尊心,使他產(chǎn)生自卑感、劣等感,喪失積極性。對比較對象的模范生也會產(chǎn)生仇恨和嫉妒。所以如果學生犯了錯誤,不要舉模范生的例子來確認犯了錯誤的學生“你沒用”。
再次,教師批評學生時不要批評學生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外貌、興趣、口音、腳步和好奇心。這等特性都不是教師責備的對象。學生千奇百怪的個性,有時會讓教師覺得不滿意,但教師不要特意去改變學生的任何特點,而是要改變自己的看法。如果教師批評學生:“你為什么這么說話?聲音能不能好聽點”。那么學生不但不能改便自己的口音,還會產(chǎn)生心理負擔,所以不要責怪個性。
最后,教師批評學生時要私下進行。真正為學生著想,希望學生茁壯成長就要私下里進行批評。如果在班級或眾人面前公開批評,會給學生留下無法愈合的傷口,這樣別說改正錯誤了,對教師也會心懷敵意?!胺Q贊的話應該在眾人面前說,批評要個別、秘密地進行”。特別是早期戀愛、偷盜東西等個人隱私事件,絕對不要公開批評。
參考文獻:
洪宗禮.當代外國語文課程教材評價[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