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夢
摘 要:同為視覺藝術的電影和電視有著有許多相似點和共同性。都是綜合藝術,又是現代科學的產物,都采用畫面、聲音、蒙太奇等藝術語言,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不少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但同時兩者又具有質的區(qū)別,本文就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區(qū)別與聯系的角度來分析,并簡要探討兩者未來的發(fā)展。
關鍵詞:電影藝術;電視藝術;區(qū)別;發(fā)展
一、電影藝術
電影藝術是20世紀誕生的一種藝術類別,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以畫面與聲音為媒介,在運動著的時間和空間里創(chuàng)造銀幕形象,反映和表現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在電影最初出現的時候,它只是被看作低級游樂場里的玩意兒。然而隨著時代發(fā)展,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越來越成熟。攝影機、錄音機以及洗印技術的發(fā)明和改進都給電影藝術的發(fā)展帶來更大的可能,它們都是為電影藝術服務的重要工具。攝影與錄音設備越來越先進,但是電影藝術追求的并不是自然的復制,而是依靠它的獨特的敘事手段、表現手段,可以比實際生活更集中、更強烈、更富于典型性地反映生活。事實說明:電影不僅是藝術,而且在電視發(fā)明以前,一直是群眾性最廣的藝術。
二、電視藝術
自貝爾發(fā)明電視以來,電視已慢慢被世人認可為第八藝術,于是電視藝術的概念也隨之產生并被廣泛認可。電視藝術,是以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聲畫造型為傳播方式,運用藝術的審美思維把握和表現客觀世界,通過塑造鮮明的屏幕形象,達到以情感人為目的的屏幕藝術形態(tài)。電視是一門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藝術,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正式播放電視節(jié)目,標志著電視的誕生。電視劇是電視藝術的主要類型,主要包括單本劇、連續(xù)劇、系列劇或小品等。特點:熒幕小,畫面小,清晰度差。電視藝術在鏡頭上多用中近景和特寫,少用遠景和全景,場景轉換不宜太快;觀賞特點,給觀眾以想象空間和介入機會,引人入勝;生活化特點,逼真反映生活。
三、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的區(qū)別
電影和電視作為一對姊妹藝術,有著許多相似點和共同性。其主要表現在電影與電視藝術都具有大眾性、綜合性、造型性、運動性、逼真性、假定性以及組接性,但電影和電視畢竟還是兩種具有質的區(qū)別的藝術樣式:
1、技術手段
拍電影用攝影機、膠片,拍電視用攝像機、磁帶,電影拍攝完畢,還有復雜的洗印,加工程序,才能制成影片。電視則直接錄制在磁帶上就行,對于拍攝結果,電影導演要等洗出樣片來才能看到,而電視導演則借助于監(jiān)示器,當場就可以看到。成本與周期也不同,拍一部故事電影成本超碼在30萬至100萬元之間,而拍一部單本電視劇,則在5千元至2萬元之間,一部電影故事片一般生產周期是一年左右,而一部單本電視劇只需要半個月時間,最快的速度只要三五天就可以完成。
2、觀賞方式
電影觀賞,一般是成百上千人相聚在漆黑的影院,是一種容易集中注意力,一氣呵成的觀賞方式,而電視劇則適宜于家庭小集體欣賞方式,環(huán)境氣氛融洽。
3、藝術特點
電影比較強調視覺性,聲音往往處于從屬的地位,電視劇由于屏幕小,視覺效果相對要差些。電視劇的對話通常要比電影多,電影常常以景入戲,擅長景物和場面的描寫,而電視劇比較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電影的蒙太奇節(jié)奏通常要比電視劇快,電視劇常常以平緩的節(jié)奏來展開劇情。
四、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的聯系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形成其實都是取決于三個方面,即這種形式的內在表現力,創(chuàng)作者對這種表現力的把握和挖掘、受眾接受的方式和限度。從本質上說,電視劇與電影的差別并不在于其制作方式和傳播方式的不同,從表現的效果來說,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電視劇也可以用膠片拍攝,電影可以更自由地采用遠景全景和中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屏幕與銀幕之間的大小差別也會逐漸縮小。同為視覺藝術的電影和電視,二者更多在于播映方式和觀賞環(huán)境的區(qū)別,電影更講究意境的營造。
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化時代的電視機作為一種技術進步的產品,屏幕越來越大,清晰度越來越高,屏幕正朝著電影的長寬比例演進。隨著電視的變化,電視所表現的內容正在發(fā)生變化,在電視技術發(fā)達的美國,像《太平洋戰(zhàn)爭》《兄弟連》這樣的上億美元的大制作,是作為電視劇形式播放的?,F在流行于互聯網上的美劇英劇大多是采用邊播邊拍的制作形式,而且畫面的清晰度與制作手法都是以電影的標準進行的,如全球熱播的《吸血鬼日記》等。電影和電視技術層面的趨同也會帶來電影和電視藝術層面的趨同,3D效果的影片已經可以在電視上進行播放,高清晰度的電影同樣可以在電視上進行播放。因此,在數字化時代的洪流下,電影應把握好自己的獨具特色,發(fā)揮電影藝術的獨特效果,尋找新的市場定位和傳播受眾。
參考文獻:
[1]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2]周傳基.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
[3]冉華.電視傳播與電視文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