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飛
(包頭師范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審美個性的發(fā)展
曹雪飛
(包頭師范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當前高校改革過程中,學生自身個性的發(fā)展及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對于高校的美術教育來說,學生自身審美個性的發(fā)展依舊不夠完善,依舊是對素質教育意義以及作用的討論上,沒有真正促進高校教育的發(fā)展。本文就當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自身審美個性的重要性入手,繼而探析完善和提升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審美個性發(fā)展的措施與途徑。
高校美術;學生審美;個性發(fā)展
對于審美個性來說,主要就是在審美的活動中,因為心理以及生理的特質多顯現(xiàn)出來的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個性特征。審美個性對于個人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發(fā)展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審美個性的多元化存在,才會使得整個社會真正成為有活力的存在,繼而才能夠真正培育以及創(chuàng)造出更加豐富以及多元化的審美對象,促進整個社會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更好地發(fā)展。
可是,就得當前的審美教育來說,往往是比較忽視審美個性的發(fā)展,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在以往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十分的普遍,對我國的美術教學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jīng)濟開始快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社會生活以及發(fā)展過程中藝術的作用被再次發(fā)現(xiàn),并進行重新的認識,這樣的一種發(fā)展為教育的審美個性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與前提。
(一)在教學觀念上要重視并尊重學生的審美差異性
在以往的應試教育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學的客體,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考試分數(shù)的工具,教師的教學也僅僅是讓學生取得良好的考試分數(shù)。但是,高校的教師應當意識到,高校美術教學的對象是學會,是具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學生自身就應當具有創(chuàng)意性以及個性,這樣才會使得整個社會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多姿多彩。所以說,高校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對學生自身的差異性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加以尊重與保護,只有這樣才會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才會實現(xiàn)高校美術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順應學生審美個性的培養(yǎng)
高校美術教學應當對學生的自主性加以尊重,這樣就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的方式以及內容上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和機會。學生才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人,對于教師而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促進者,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疑問,通過自己解決獲得獨立思考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高校的美術學習來說,主要是有兩個主要的板塊,一個是創(chuàng)作板塊一個是習作板塊,在學生習作的過程,教師應當提供相關必要的基礎性的這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其中創(chuàng)作課程以及選修課程都能夠很好的平臺可以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三)積極營造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個性
在傳統(tǒng)的高校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僅僅是知識傳授的兩個點,這樣的一種關系,往往是僅僅圍繞知識的傳遞形成的,學生在教師的眼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只是一個不成熟的個體而已,甚至這樣的一個個體是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往往只是向學生進行基礎只是傳授的活動。
在當前的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美術教育工作者應當意識到學生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地位的不可獲或缺性,繼而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培養(yǎng)和建立起良好而有融洽的師生關系,其自身的知識傳授活動也應當是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自身的個性發(fā)展狀況進行,在提問的時候,應當允許或者是鼓勵多元化的答案出現(xiàn),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探索以及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在這樣一種融洽的氛圍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只有這樣才會有利于學生自身美術審美個性的培養(yǎng)以及發(fā)展。
(四)開展差異化的教學模式
對于個別教學與個別化的教學來說,兩者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后者主要是指所有適應并且能夠注意到學生自身發(fā)展的教學活動,這樣的一種教學活動往往是比較靈活的,能夠突破以往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方式,這樣就要求高校的美術教師應當讓自己的教學來適應學生自身的個性以及差異性。但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并不是要求在形式上要做到一對一的教學,而是說教式可以依據(jù)學生自身興趣或者是習慣的不同,進行擴充性以及補救性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活動主要是突出學生自身的個性和差異性,另外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來,使得學生能夠依據(jù)自身的發(fā)展來進行自我學習。
綜上所述,對學生審美個性的培養(yǎng)是一個及其復雜的過程,同時也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因為學生自身的審美個性的培養(yǎng)除了上述幾個方式之外,還涉及到諸多學科,比如說心理學等,另外整個社會環(huán)境以及社會氛圍同樣會對學生自身個性培養(yǎng)的狀況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往往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只有這樣才會使得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個性既得到發(fā)展又能夠得到保護。
[1]張曉洞.試論審美教育的本體價值[J].陰山學刊,2010,(02).
G64
A
1005-5312(2014)29-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