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一考生
“你信嗎?它會變成大樹!”
“我信!”
稚嫩的童音從灌木叢后傳來,兩個小女孩就這樣蹲在一塊大青石旁,濃眉下鑲嵌著兩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專注地望著石縫中小得讓人憐惜的幼芽。
這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她在這一年搬到我家隔壁,與我同齡。我叫她妮子,她叫我玲兒。
放學(xué)后,我們在一起玩兒,一起鬧兒,漸漸地成為彼此的密友。
這天,一如往常。
妮子拉著我的手,踩著小碎步,將我?guī)チ怂摹靶麓箨憽薄?/p>
蹲在大青石旁,妮子伸出她胖乎乎的小手,指著那一抹青綠。她小心翼翼又滿眼欣喜,似乎這種欣喜下一刻便要溢出眼眶。
她慢慢將手挪向芽兒,輕輕地?fù)崦⌒〉娜~瓣兒,是那樣溫柔。我很詫異。
“你信嗎?它會變成大樹!”惹人憐愛的聲音,妮子卻用它說出這樣一句話,她故作嚴(yán)肅,故作深沉。
我與她雖是同齡,但是她對于我,如一位天使,她聰明,懂事,她懂著我不懂的事,雖也有懵懂之時。
我重重地點(diǎn)了下頭,毫不猶豫地說:“我信!”然后回以一個大大的笑臉。
那一刻,我的內(nèi)心仿佛被某些東西觸動著,隱隱約約地明白,我們便是那幼芽,我們會變成大樹!
白駒過隙間,我們都已長大。
“你信嗎?它會變成大樹!”
依舊是那兩個字:“我信!”
稚嫩的幼芽接受著風(fēng)雨的洗禮,慢慢褪去天真。
依舊是放學(xué)后,妮子在校門口等我,就像小時候那樣,她牽著我的手來到了老地方。
幾年來,我們時常來這兒。這會兒,從前的小芽兒早已高高聳立,根下的石頭散亂在樹干四周,那是從前的“大青石”!
妮子仰頭,陽光灑在她的臉龐、發(fā)梢,她盯著樹冠,牽著我的手,瞧了我一眼又移回視線,她說:“玲兒,它長大了,變成大樹了!”
望著她那雙仰望藍(lán)天的眼眸,那是向往嗎?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嗯,都是大樹了。
默契的對視,笑意如花。
這是兩個女孩兒一起成長的記錄,亦是兩個女孩兒對快樂成長的信心。幸好,她們的信念,一直都在!
我想,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一句:“我信!”
>>>亮點(diǎn)透視
借物抒情,描寫細(xì)致。本文運(yùn)用了借物抒情的寫法,寫小樹的成長即是寫她們的成長,她們的友情也會像小樹一樣長成大樹,枝繁葉茂。文章多處運(yùn)用細(xì)節(jié)描寫,如妮子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較好地刻畫出了一個陽光、聰明、可愛的妮子的形象。敘事簡約,沒有具體的鋪陳,要言不煩,簡約明了。如“放學(xué)后,我們在一起玩兒,一起鬧兒,漸漸地成為彼此的密友?!焙汀鞍遵x過隙間,我們都已長大”等等。
線索分明,首尾呼應(yīng)。全文以“我信,它會變成大樹”為線索貫穿全文,按照時間發(fā)展的順序展開寫作,緊緊扣住材料中的“以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shí)到今天也還相信”構(gòu)思立意,做到首尾呼應(yīng),思路清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