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新, 付明超, 劉世明, 趙美芳, 關顯華
(1.黑龍江科技大學 礦業(yè)研究院,哈爾濱 150022;2.山東省寧陽縣煤炭工業(yè)管理局,山東 泰安 271400)
隨著煤炭的不斷開采,煤炭資源枯竭問題日益顯現(xiàn),成為老煤炭工業(yè)礦區(qū)社會、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礦區(qū)工業(yè)廣場、鐵路、城鎮(zhèn)、水體下的保護煤柱,成為數(shù)量可觀的優(yōu)質煤炭資源。探索上覆巖層不被破壞、地表無明顯擾動的充填開采技術,是能夠回采這些滯留煤量,延長礦井服務年限,維持老煤炭礦區(qū)社會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技術保障[1]。目前,充填效果較為明顯的有高水充填和膏體充填兩種技術。高水充填材料質量水固比為2.5,分為甲料和乙料,制漿時分兩套制漿設備分別制兩種漿液,然后用雙管路泵送至充填地點后混合成充填漿料,充填系統(tǒng)復雜。膏體材料中固體質量一般占材料總重的75%~88%,漿液流動性較差,在地面制漿后一般用壓力泵送至充填地點,工藝較繁瑣。為此,筆者提出采用粉煤灰基膠結材料,水固質量比為0.85~1.25,流動性較好,在地面制漿后采用單管路輸送。該方法在桃山礦采空區(qū)進行現(xiàn)場實驗。
粉煤灰基膠結材料由黑龍江科技大學礦業(yè)研究院研發(fā),其特點是粉煤灰占固體料的80%~89%,首先將粉煤灰與HJJ系列活化劑、水攪拌后陳放,充分激發(fā)粉煤灰的活性后,再加入硫鋁酸鹽水泥、石灰、石膏、KYY-ZH系列早強緩凝劑、KYY-S系列速凝劑,攪拌形成充填漿料。
在工業(yè)實驗時,粉煤灰活化時間為2~8 h,活化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14℃。充填材料水固比取0.95~1.25,粉煤灰活化后的灰漿不凝固,與其他添加劑混合后,初凝時間為90~140 min,終凝與初凝時間差不超過30 min。材料的8 h單軸抗壓強度不小于0.7 MPa,3 d單軸抗壓強度不小于2 MPa,28 d單軸抗壓強度不小于5 MPa。
桃山煤礦九采三井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爆破落煤。桃山礦九采區(qū)三井區(qū)域綜合柱狀圖如圖1所示。
圖1 綜合柱狀圖Fig.1 Integrated histogram
充填開采實驗在桃山礦九采三井93#回采右四片工作面進行。工作面采空區(qū)內采用留設木柱的方式進行頂板控制,木柱只設不收。93#煤層平均厚度為1 m,結構較簡單。工作面斜長28 m,傾角約11°,走向長680 m。
充填制漿系統(tǒng)主要由兩套攪拌設備組成,分別是粉煤灰活化攪拌設備和成漿攪拌設備。在現(xiàn)場應用中,活化攪拌裝置容積是成漿攪拌裝置的六倍,為保證制成漿的連續(xù)性,成漿攪拌裝置最少設置兩個。
充填前,依據(jù)配方通過計量設備計量后,將定量的粉煤灰、水、活化劑加入活化攪拌設備中,攪拌10~20 min,陳放2~8 h。為防止?jié){液沉底,陳放時間內每隔30~60 min攪拌5 min。
需要充填時,將定量灰漿通過轉載泵輸送至所有成漿攪拌設備中,在其中一個成漿攪拌設備中,邊攪拌邊依次將計量好的硫鋁酸鹽水泥、石灰、石膏、KYY-ZH系列早強緩凝劑、KYY-S系列速凝劑加入后,攪拌5~15 min,攪拌均勻后打開出料閥門,通過160 mm特種塑料管路泵送至井下充填袋。同時,在另一個制漿攪拌裝置中重復上述工藝,待第一個攪拌裝置泵送完成后,即可對第二個成漿攪拌裝置里的成漿進行泵送。依次完成交替循環(huán),實現(xiàn)半連續(xù)制漿[2]。制漿后用渣漿泵輸送漿液,當漿料輸送結束時,用壓風將管道剩余漿液壓出。制漿輸送工藝系統(tǒng)如圖2所示。
圖2 充填工藝系統(tǒng)Fig.2 Pulping process and systems
充填袋的材質采用防水耐腐蝕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制作,具有高強、抗靜電及抗阻燃的性能。充填袋尺寸可根據(jù)煤層高度變化作適當調整。
根據(jù)桃山礦充填工作面長度、采煤進尺等因素,設計充填袋長 5.00 m、高 1.05 m、寬 2.00 m,充填袋設有吊掛固定處,連接管路處及排氣口。模板采用聚乙烯塑料軟板,長1 m、高1 m、厚2 cm,兩個模板搭接距離不少于10 cm。采用松木支柱,兩支柱距離為20 cm。要充填時,首先根據(jù)充填體長、寬支設木支柱,然后在木支柱內側鋪設塑料模板,最后將充填袋在模板內側展開用細繩將充填袋吊掛起來,并將充填袋入料口和排氣口置于模板外。充填工作面模板、支柱及固定充填袋照片見圖3。
圖3 模板和支柱及充填袋吊掛照片F(xiàn)ig.3 Photo of templates,pillars and filling bags fixed
由于頂?shù)装鍘r性良好,所以采用沿走向條帶式部分充填,空區(qū)內的布置方式為帶狀間隔布置,充填條帶寬5.0 m,與煤層傾向平行,充填條帶帶間隔2.0 m,充填率70%。考慮接續(xù)工作面巷道布置,設計采用沿空留巷方式,充填條帶距運輸巷邊界的距離不超過3.0 m,實驗充填體距運輸巷邊界為2.4 m。輸送漿料管道在通風巷貼煤壁布置。走向條帶充填在采空區(qū)內的布置方式如圖4所示。
圖4 走向條帶充填在采空區(qū)內的布置Fig.4 Arrangement of strike band filling coal mining in mine area
充填制備站年工作300 d,即ta=300,采用“三八制”作業(yè),兩采一充,即一班充填、檢修,兩班采煤,晝夜完成一個充采循環(huán),最大充填量為390 m3,年充填量為11.7萬 m3,解放壓煤23.4萬 t。
隨機十個充填日檢測井下充填袋入料口漿料。接取的料漿一部分在井下用維卡儀測定初凝時間t,一部分倒入7.07 mm×7.07 mm×7.07 mm三聯(lián)試模,在井下養(yǎng)護后,采用WDS-50A壓力機測定單軸抗壓強度σc,結果見表1。材料的凝結和抗壓性能達到預期目標,說明充填材料能夠適應充填系統(tǒng)和充填工藝的要求。
表1 平均單軸抗壓強度及凝結時間Table 1 Averag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etting time
在隨機的十個充填日內,充填體的接頂率均達到96%以上。剩余4%是由于充填袋在充填過程中打褶而未充滿導致?,F(xiàn)場充填前后如圖5所示。
圖5 充填前后對比Fig.5 Photograph of filling effect
在距開切眼6、30、90 m,布置三個測區(qū),每個測區(qū)在工作面中間和兩側布置三個測點。采用ADL2.5測桿對頂?shù)装逡粋€月內的移近量進行觀測,頂?shù)装逡平孔畲鬄?.4 mm,最小為8.1 mm,平均移動量為8.6 mm,所有測區(qū)均在3 d的移近量增長最快,3 d后移近量增長逐漸減緩,21 d時測點頂?shù)装逡平俣融吔?,120 d時測點頂?shù)装逡平烤鶡o明顯變化。這說明在充填體的作用下頂?shù)装暹_到了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3-4]。
在充填區(qū)域地表設立觀測裝置。從工作面推進開始進行連續(xù)觀測,兩年內測量八次,其地表最大下沉量為20 mm,符合規(guī)程要求,能夠保障地面建筑物無破壞[5-6]。
(1)粉煤灰基膠結充填材料形成充填體后,早期強度增長迅速,凝結時間既可以滿足泵送要求,又能及時凝固自立,縮短了拆除充填體模板時間,能夠很好地適應袋式條帶充填的采充工藝要求。
(2)袋式條帶充填屬于部分充填,較全部充填具有充填消耗量少,制漿系統(tǒng)投資少等優(yōu)勢。
(3)袋式條帶充填采煤法在“三下”采煤無須留設保護煤柱,資源采出率提高40%,地表減沉效果明顯。該研究可以為今后“三下”采煤提供參考。
[1]李鳳義,李 譚,王維維.高水材料在桃山煤礦井下充填實驗[J].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12,22(3):221-224.
[2]馮光明,王成真.超高水材料采空區(qū)充填工藝系統(tǒng)與應用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2):1-8.
[3]劉 輝,鄧喀中,何春桂,等.超高水材料跳采充填采煤法地表沉陷規(guī)律[J].煤炭學報,2013,38(S2):272-276.
[4]馮光明,王成真,李鳳凱,等.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開采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1,28(4):602-607,613.
[5]李鳳義,王顯瑞,姚常亮.“三廢”膠結材料在建筑物下的充填開采實驗[J].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13,23(6):527-530.
[6]李鳳儀,韓叢發(fā),張國華,等.巖體開挖與維護[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189-224.
[7]張鵬輝,鄭茂盛,王 攀.粉煤灰聚合物的制備與性能分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2):38-39,55.
[8]白金劍,李 帥,劉茉莉,等.粉煤灰摻量對相同漿體體積比砂漿性能的影響[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3):9-12.
[9]高永格,郭亮亮,張 希.高水材料巷旁預充填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0(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