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輝
河南太康縣人民醫(yī)院核磁共振室 太康 461400
約有45%~65%的顱腦外傷患者發(fā)生急性硬膜下血腫(ASDH)[1]。ASDH可引發(fā)脈壓增寬,昏迷進展性加深,強直性偏癱等,嚴重時將導致患者死亡。目前,手術為ASDH的主要治療方法,術前CT掃描和高場強磁共振檢查可明確血腫的范圍[2]。CT掃描具有經(jīng)濟、快速等優(yōu)勢,但其精度存在一定缺陷。而高場強磁共振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掃描方式,具有極高的掃描精度,可有效確診血腫位置和大小[3]。2012-07—2013-07,我院對130例顱腦損傷患者均行高場強磁共振與CT掃描,分析對比兩種檢查對診斷ASDH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30例患者,男86例,女44例;年齡15~68歲,平均(46.2±1.8)歲。交通事故75例,墜落傷49例,重物擊傷6例。著力部位:枕部59例,額部32例,側部39例。18例患者具有昏迷史,意識障礙、煩躁54例,頸強直39例,錐體束征43例,下肢肌力Ⅲ級31例。
1.2 方法 患者均行高場強磁共振與CT掃描,高場強磁共振掃描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仰臥位,儀器選用西門子Novus 1.5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設置頭部線圈,掃描序列包括橫切位SE-T1WI(TR/TE400 ms/8 ms)、FSE-T2WI(TR/TE 4 000 ms/99 ms)、FLAIR(TR/TE 9 000 ms/114 ms TI 2 500 ms)及 FLASH(TR/TE 800 ms/26 ms FA25°)序列。行全顱連續(xù)性掃描,厚層設置為7 mm。CT掃描操作如下:選用儀器為GE-9 800型全身CT掃描機,厚層設置為7 mm,電壓設置為120 kW,電流設置為120 mA,將OM設置為掃描基線,行持續(xù)性掃描。掃描操作由兩位以上的專業(yè)醫(yī)師操作,將掃描結果分類統(tǒng)計,統(tǒng)計由兩名以上影像學專業(yè)副主任操作。根據(jù)患者顱腦受力位置不同以及血腫位置不同進行分類,分為大腦鐮旁、小腦幕、顳部、額部、頂部以及枕部急性硬膜下血腫。如出現(xiàn)夸區(qū)域血腫塊,按血腫塊最大面積部位計。統(tǒng)計血腫塊部位、厚度、密度以及影像清晰度等資料。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場強磁共振掃描陽性血腫169處,CT掃描為123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隨著血腫塊厚度的減少,CT掃描的顯示率逐步低于高場強磁共振掃描,當血腫≥6.0 mm時,CT掃描顯示率為75.0% ~86.7%,當血腫<6.0 mm時,顯示率57.1%~69.7%。
表1 高場強磁共振和CT血腫掃描結果對比
ASDH通常發(fā)生于顱腦外傷患者?;颊咴馐茱B腦外傷1~3 d內(nèi),如出現(xiàn)橋靜脈破裂出血,血液將淤積于硬腦膜與蛛網(wǎng)膜之間,最后引發(fā)ASDH[3],如未及時處理,將可導致患者死亡。通常情況下,ASDH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脈壓增寬,昏迷,強直性偏癱伴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ASDH確診方法主要有CT掃描以及高場強磁共振掃描等。CT掃描具有高效、經(jīng)濟等優(yōu)點[4]。但由于X線對人體不同組織存在不同的衰減系數(shù),組織相互之間的界線存在灰度聯(lián)系,用于ASDH確診時誤診、漏診率較大,尤其表現(xiàn)為顱腦額底部以及顳部掃描時。高場強磁共振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成像技術,其通過MR信號的不同強度以及弛豫時間的不同可有效對人體不同組織進行成像反應。該成像技術用于ASDH確診中可有效避免腦脊液進入血腫區(qū)域或者血腫區(qū)域,血紅蛋白濃度過低而引發(fā)的誤診和漏診。其影像精度和確診率顯著高于傳統(tǒng)CT掃描[5]。本組高場強磁共振掃描陽性血腫169處,而CT掃描陽性確診123處,對比于總體血腫病灶(169處),兩種掃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高場強磁共振掃描影像清晰度也顯著優(yōu)于CT影像。
綜上所述,高場強磁共振可有效顯示急性硬膜下血腫血腫情況,其掃描清晰度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CT掃描,并且隨著血腫厚度的減少掃描優(yōu)勢逐步加大。
[1]王平振,張洋,楊光.CT平掃顯示“漩渦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腫的臨床意義[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3,29(2):137-139.
[2]朱明偉,管錦群,孫虹.硬膜下積液移行為慢性硬膜下血腫一例并文獻復習[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3,52(7):621-623.
[3]王冠軍,劉偉國.動態(tài)CT掃描在創(chuàng)傷性急性硬膜下血腫保守治療病例的應用研究[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0,10(3):120-122.
[4]羅新名,高玉松,張亞東.外傷性急性薄層硬膜下血腫伴彌漫性腦腫脹的早期手術療效[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3,30(8):698-699.
[5]王錦青,高瑛.急性腦腫脹患者開顱術中血壓驟降2例報道[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9(11):3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