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琳娜
(利拉伐中國牛奶質量經理)
乳房炎是花費最高的奶牛疾病之一。健康的乳房不僅能為牧場盈利,還能提高牛奶質量及奶牛福利。因此,如果牧場想通過削減成本來提高盈利能力,必須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病率。
本文從預防,檢測,識別,記錄,分離,治療,信息流通等7 個方面進行抗擊乳房炎的系統(tǒng)論述。需要注意的是,只關注其中一個方面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關注所有方面,就像拼圖一樣,需要看到整個大象,不能盲人摸象(圖1),因為乳房炎從來都不是一個因素導致的,而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1 乳房炎管理切勿盲人摸象
乳房炎預防的成本比較高,但效果很顯著。美國乳房炎協(xié)會預測,沒有有效乳房炎控制方案的牛場,平均有2 個乳區(qū)感染的牛群比例大約為40%。因此,預防是乳房炎控制最為有效的手段,但在乳房炎預防的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泌乳牛舍、干奶牛舍和犢牛舍都要保持干凈衛(wèi)生。因為,污濁、溫暖和潮濕的環(huán)境是細菌滋生的最佳條件。如果牛舍中存在一些“污染源”,如污濁的通道、臟水洼、臥床,這些將給細菌污染奶牛乳頭提供便捷的通道,進而進入乳頭導管,導致乳腺感染。大量的研究顯示衛(wèi)生條件差可以導致奶牛乳房健康問題。
因此,每次奶牛離開牛舍去擠奶時,應打掃牛舍和臥床;要清除臥床上的糞便,確保臥床盡可能干燥。墊料要干凈、干燥并定期更換。每種墊料(沙子、鋸末、稻殼、堆肥糞便)的管理方式不同,所以必須清楚所用墊料的最佳管理方式,同時確保牛舍有足夠的下水道并且通暢,不會形成積水。牛舍的刮板按照供應商要求做預防性維護,并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
確保打掃通道沒有糞便,沒有糞污飛濺到乳房,如果糞便或污水濺到乳房上,可能導致細菌進入乳頭導管,進而引發(fā)乳腺感染。因此要盡可能將通道打掃干凈,將低洼處的污水通過下水道排出,減少其飛濺起來的可能性。奶牛進入奶廳時不要沖刷奶廳進口,待所有牛只離開奶廳后,再打開水管沖洗奶廳。請牢記,擠奶完成后的30 min內,乳導管處于開張狀態(tài),這時保持奶牛站立至關重要,可以在料槽內放置新鮮飼料,這對此會有很大的幫助。
使用超過2 500 擠奶頭次的奶襯,由于吸收了脂肪,常接觸清洗劑,并在真空和脈動的作用下不斷收縮,導致橡膠老化,失去彈性和伸展特性,從而使擠奶性能降低。老化的奶襯擠奶不完全,會使乳腺中的剩奶增多,同時會有細菌大量繁殖的可能性,而導致牛奶中的細菌總數增加。
牧場也可以與奶襯供應商一起,根據擠奶點的數量、泌乳牛的數量和每天的擠奶次數,計算奶襯的使用頻率。例如(1 000頭泌乳?!撩刻? 次擠奶 / 48 個擠奶點)=62.5 擠奶頭次/天?頭,2 500/62.5=40,所以這個牛場需要每40 天更換奶襯。
如果脈動工作不正常,將產生持續(xù)真空作用于乳頭,導致乳頭水腫、過度角質化,損傷乳頭,給奶牛帶來疼痛,最終導致乳房炎發(fā)病率增多。如果真空太高,也可造成過度角質化,發(fā)生過擠,增加乳房炎發(fā)生的幾率。如果真空過低,很可能發(fā)生掉杯,使擠奶中斷,增加細菌進入乳頭導管的風險,導致乳房炎。
因此,應確保擠奶機供應商可以提供并進行預防性維護保養(yǎng)工作和ISO測試,使設備運行狀態(tài)最佳,可以安全、溫和、有效的給奶牛擠奶。
前藥浴可以顯著降低傳染性乳房炎傳播的風險(如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支原體等),而后藥浴可減少50%新發(fā)病例的感染風險。
確保使用通過認證的乳頭藥浴液,按照標簽建議使用最佳用水量正確混合,盡可能100%浸沒乳頭表面。前藥浴時,藥浴液應在乳頭表面停留30 s,然后擦干。藥浴可以使用藥浴杯或藥浴噴槍,但藥浴杯的覆蓋效果比藥浴噴槍好;擦干與清潔要使用干毛巾或紙巾,且每個乳頭擦拭時都要使用干凈的部分。要經常清洗藥浴杯,至少保證每天1 次。
過擠可導致乳頭的過度角質化,增加細菌在乳頭末端藏匿的面積,進而增加細菌進入乳頭的可能性,使乳腺感染的幾率升高。
確保自動脫杯設置為400 mL。如果沒有自動脫杯系統(tǒng),要確保脫杯時集乳器內仍有牛奶,如果集乳器沒有牛奶流出,說明已發(fā)生過擠,應該早一些脫杯。
不正確的奶襯匹配性意味著奶襯與乳頭不匹配。如果奶襯太大,會導致奶襯唇口擠壓乳頭,不能有效擠奶;如果奶襯太小,可導致滑杯,使空氣和細菌進入奶襯。杯組上推、下拉或偏向一側,都會對乳腺健康造成危害,使進入奶襯的空氣和細菌增加,提高乳房炎發(fā)生的風險。
杯組正確的位置應是垂直于乳腺下方,不可上推、下拉或偏向一側。應該進行奶襯與牛群的匹配性檢查,保證乳頭與奶襯可以良好的匹配。也可以咨詢擠奶機供應商如何做匹配性檢查。
奶牛四肢和乳房上的污物可以滋生細菌。牛體污濁是發(fā)生乳房炎的重要決定因素。研究顯示,與乳房衛(wèi)生評分1~2 分的奶牛相比較,采集乳房衛(wèi)生評分3~4分奶牛的奶樣,分離出主要致病菌的幾率是前者的1.5 倍。
有很多乳腺感染實際上都是在治療過程中由于不重視衛(wèi)生因素而導致的。干奶時如果不小心也會導致乳腺感染,干奶時,奶牛正在度過一個應激期,此階段奶??箵舾腥镜淖匀幻庖吣芰档?。如果治療管的末端沾有細菌,治療時細菌就可能被帶入乳頭導管。所以消毒乳頭末端,并且治療管不要與任何物體(如奶牛四肢、員工手指等)接觸。而且要對所有治療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正確、嚴格的執(zhí)行操作流程,直至不需要監(jiān)督,可以獨立完成。
有研究顯示,干凈的干奶牛與大缸奶的低體細胞數具有關聯(lián)性。干奶后幾天及產奶前3 周是奶牛乳腺對感染最為敏感的時期。大量研究顯示,泌乳早期的很多臨床型乳房炎病例都是源于干奶期的乳腺感染,包括:泌乳前100 天52%的腸桿菌感染臨床乳房炎病例;61%的所有革蘭氏陰性乳腺內新感染病例;51%的所有環(huán)境性鏈球菌乳腺內新感染病例;56%的乳房鏈球菌引起的臨床型乳房炎病例;33%的停乳鏈球菌引起的臨床型乳房炎病例。因此,需要關注所有干奶牛舍的衛(wèi)生條件,并不斷保持衛(wèi)生,使臥床沒有糞便,通道清潔,沒有水洼形成。
圍產期奶牛會發(fā)生乳房水腫,并充盈初乳,可能還有乳頭漏奶的現(xiàn)象,因此非常容易感染乳房炎。
因此,要關注所有產房的衛(wèi)生條件,清理被污染的墊料及分娩殘留物,并不斷保持衛(wèi)生,使臥床沒有糞便,通道清潔,沒有水洼形成。
表1這套衛(wèi)生評分體系可以很好地應用于評估由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引發(fā)的乳房炎風險。牧場應爭取將評分控制在1 分,3~4 分表明患乳房炎的風險很高。
擠奶工在乳房炎的檢測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梢酝ㄟ^眼觀判斷奶牛是否有乳房炎發(fā)生,如乳腺有無水腫、發(fā)熱,頭把奶里是否有血奶,奶中是否有凝塊,奶汁是否有異常,擠完奶后還可以檢查濾紙上是否有奶塊。如果檢查到濾紙上有奶塊,意味著擠頭把奶時有未被檢出的乳房炎感染牛。
表1 乳房衛(wèi)生狀況評分體系
如果不能盡早診斷乳房炎感染,大多數病例將會繼續(xù)惡化。而沒有被診斷的原因,可能是感染乳區(qū)已經干奶,這樣會造成實際產奶量與預期產奶量差距很大,導致產奶量下降,利潤減少。
正確的辨識有問題的牛只并在乳房上標記,方便時可以眼觀識別病牛,這種方法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因為獸醫(yī)按照耳標找牛,效率會很低,如果乳房上有眼觀標記則會快很多。這還可以避免有問題的牛只在奶廳中被識別,但回到牛舍卻找不到的問題。標記可以使用彩色噴繪,或食用色素與甘油的混合劑暫時標記。
在擠奶廳檢測出的乳房炎病例必須馬上登記,然后錄入牛群管理系統(tǒng)。這樣一些復發(fā)的乳房炎病例都可以被監(jiān)測到,如果反復治療,還可以決定牛只是否淘汰。只有通過檢測和記錄才能有效的管理乳房炎。管理的方法可以采用一個簡單易行的系統(tǒng)(使用防水材料)。擠奶廳里的白板是很好的選擇。但要確保這些信息都可以盡快地錄入牛群管理系統(tǒng),并確保有專人負責管理。
為了減少乳房炎感染牛只將致病菌傳播給健康牛只的風險,防止感染牛只的牛奶和抗生素奶混入大缸奶,降低牛奶質量,乳房炎奶牛必須與正常泌乳牛群分開擠奶。 病牛識別并標記后應該被轉移至隔離的“病牛群”,病牛群應在泌乳牛群擠奶后擠奶,或在單獨的奶廳擠奶。
對患有乳房炎的牛只,應根據乳房炎致病菌(革蘭氏陽性或革蘭氏陰性)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即需要采集異常乳的奶樣,進行細菌分離培養(yǎng),確定致病菌類型,即環(huán)境型(腸桿菌、乳房鏈球菌、停乳鏈球菌、克雷伯氏菌)或傳染型致病菌(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支原體),進一步縮小感染風險。并由經過培訓的人員按照嚴格的衛(wèi)生要求操作,并知道不良操作的后果。
擠奶人員應經常與獸醫(yī)交流。牧場需要綜合所有可用的信息才能做出最佳的決定。若信息流通不暢,便不會做出正確決定,抗擊乳房炎的舉措也不會成功。擠奶人員與獸醫(yī)經常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擠奶人員掌握著最新的一線數據,知道哪頭?;加腥榉垦?,哪頭牛在康復,哪頭牛需要治療,同時獸醫(yī)需要跟擠奶人員溝通以便知道哪些牛治療成功了,哪些牛從病牛區(qū)調回了原區(qū)。
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牧場可以設立一個15 min的日常會議,或者設立一個1 h的周會,用來討論以下內容:①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什么;②被感染并被調區(qū)的牛是哪頭,調回原區(qū)的牛是哪頭;③確保程序被理解;④確保標記被理解;⑤確保記錄真實、準確,并堅持完成;⑥確保乳房炎防治策略得以實施;⑦可改進的空間;⑧有關乳房炎的一般問題討論。
使以上方法正常運作的關鍵是將工作細分到相關人員貫徹執(zhí)行,并不斷跟進。工作細則應簡單易懂,容易操作,每個人都需對目標有明確的認識,知道為什么目標是這樣的,需要做什么,怎樣做。只告訴員工“需要做什么及怎樣去做”,而不告訴其原因及操作不當的后果,這是不夠的。只有當員工只被告知“需要做什么”的時候,他們會想出很多“捷徑”來更快地完成這些事情。表面上看,員工效率提高了,然而,這些“捷徑”往往會釀成大錯。如果員工被告知“為什么這樣做”,他們就不會找“捷徑”了,因為他們很清楚那樣做的后果。
乳房炎管理和控制,如果從以上7 個方面著手,就會在降低臨床型乳房炎發(fā)病率及降低體細胞數方面取得成功。在中國牧場,預防、檢測、牧場內的信息傳遞3 個方面可以優(yōu)先考慮并著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