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昌
酷暑熬人,給老友發(fā)個微信問候問候。老友很快回復:“一坐,一茶,一書,一花——閑適消暑?!?/p>
看了老友的回復頗感欣慰,不由得點了個贊。
老友所說的“閑適消暑”,有點意思。安坐、品茶、翻書、賞花,這就是閑適的狀態(tài)。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人心靜得很,心一靜涼爽自然來,誠如俗話所說“心靜自然涼”。反之,人不安分,心煩意亂,那就會感到更加悶熱和難受。當然,空調、風扇等都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但那是外在的,而閑適,則發(fā)自人的內心,功效明顯。
閑適的作用,可謂大矣!然過去一說“閑適”,往往被視為一種消極的東西。其實,閑適本身沒有什么不好,它是調劑人生活的一劑良方。人為萬物之靈,除衣食無憂外還需要精神上的滋養(yǎng)、文化的熏陶,而閑適則就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閑適不是游手好閑,也并非隨意游蕩,而是說要把心置于一種平靜的狀態(tài)。在此時可以外出散步,看看路邊的花草樹木,也可以翻翻書報雜志,還可以畫畫畫兒、練練書法,或者索性什么都不做,閉目養(yǎng)神,任憑思緒隨意飛翔。如此這般下來,不僅疲憊的身體得到了休息,躁動的心緒也歸于平靜,進而達到滋養(yǎng)心靈、煥發(fā)精神之目的。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閑適文化”占有一席之地。不少文人墨客對其多有描寫和論說。唐代韓愈云:“斷送一生唯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閑?!敝刑评钌嬖疲骸敖K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本?、醉夢都會斷送人的性命,唯獨這個“閑”能讓人長壽。閑的意趣,更為不少人所推崇,從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韋應物的“園林鳴好鳥,閑居猶獨眠”,再到黃庭堅的“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這些都表明,人們適當地“閑適”,投身自然,寄情山水,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是獲得快樂的階梯,而這些往往是我們過去忽略的。
時值社會的變動轉型期,擺在人們面前的機會多多,但各種誘惑也不少。在這種情況下,是心神不定,還是淡定怡然?是隨波逐流,還是胸中有數?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tài)。前一種心態(tài)不可取,后一種心態(tài)當提倡,而要做到這些,有意識地過一點“閑適時光”必不可少。因為,閑適能將你引入人生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無焦慮、無煩惱、無躁動、無莽為;使你日日處于悠然之態(tài),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情景前神安氣定,游刃有余,展翅翱翔。
人們需要閑適,閑適有益人生。不是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