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蒸芳
【關(guān)鍵詞】詞語教學 小學語文
意思 理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9A-
0073-01
詞語是構(gòu)成語言的基本單位,正確理解詞語意思是學好課文的基礎(chǔ)。但是,到了小學中年級階段,詞語教學被架空的現(xiàn)象卻屢見不鮮,究其原因,是許多教師認為詞語教學在課堂上很難出彩。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詞語內(nèi)涵,從而使詞語教學更高效。
一、隨文學詞
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是新課標對詞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這樣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教師要找準理解詞語的切入點,讓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自讀自悟,這樣不僅使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還可以掌握學習詞語的方法。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科里亞的木匣》一課時,文章最后說“科里亞量了五步……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在學習“果然”一詞時,有位教師是這樣處理的:“同學們,科里亞量了五步,又動手挖了起來,從這個‘又字你讀出了什么?”生答:“科里亞不是第一次挖木匣子?!睅焼枺骸暗谝淮纬晒α藛幔俊鄙穑骸皼]有。”師問:“那么,在第二次挖木匣子之前科里亞是怎樣想的?請你找出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對科里亞說的話“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應(yīng)該量的不是五步而是十步”進行品讀,然后再和“科里亞量了五步,果然……”這句話結(jié)合在一起,自然明白了“果然”的意思就是和原先設(shè)想的一樣。通過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這樣學生理解起詞語來就會更加輕松。
二、聯(lián)系生活
針對學生對某些抽象的詞語理解得不是很深刻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這些詞語和學生實際結(jié)合起來進行體味感悟。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燕子》一課時,針對文中“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這句話,為了使學生正確理解“趕集似的”意思,筆者問學生:“誰能說說什么叫‘趕集?你們經(jīng)歷過趕集嗎?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在筆者的點撥下,有學生說:“趕集就是趕會,可熱鬧了?!边€有學生說:“趕集就是有賣東西的,有買東西的,人可多,可熱鬧了?!边@時,筆者再引導學生思考:“‘趕集和各色的花有什么相似之處嗎?文中為什么說花朵‘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由于有了生活經(jīng)驗做鋪墊,學生踴躍發(fā)言,有的說:“花兒爭著比美,都認為自己漂亮,跟趕集時賣家都說自己的貨物好一樣?!庇械恼f:“各種花兒、草兒爭相趕來,都像趕集似的生怕落后?!薄诮虒W中,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詞語,才能觸摸到詞語的真正內(nèi)涵。
三、刪換比較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為了使學生正確理解詞語意思,了解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教師可以采取刪字、換字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文本用詞造句的精準。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一課時,文中描寫昆明湖有這樣一句話:“游船、畫舫在上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怎樣引領(lǐng)學生品味“滑”字的妙處呢?在教學時,筆者問學生:“這個‘滑字能改成‘劃字嗎?”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有的說:“不能,因為如果用‘劃字就說明是用槳來劃的,那樣湖面就會形成許多波紋,與‘游船、畫舫在上面駛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相矛盾?!?還有的學生說:“不能用‘劃字,因為文中寫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如果用‘劃字就會打破平靜,沒有文中所表現(xiàn)的味道了。”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再予以肯定:“是啊,從一個‘滑字我們不但體會到了昆明湖的‘靜,更感受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痹谶@個教學課例里,筆者通過換字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生在對兩個詞語比較揣摩的過程中訓練了思維的敏銳性、嚴密性、發(fā)散性,同時真切地感受到了文章遣詞造句上的精妙。
四、遷移運用
詞語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教師要能夠深入文本,引導學生積累詞語、運用詞語,不斷提高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賣木雕的少年》一課時,針對“這些坐凳構(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中的“栩栩如生”一詞,筆者讓學生仔細看圖,要能夠結(jié)合文中句子說出“栩栩如生”的意思。有學生說:“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像活的一樣。”筆者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栩栩如生一詞還可以用什么詞語來代替?”有的學生說“惟妙惟肖”,有的學生說“活靈活現(xiàn)”。不少學生結(jié)合閱讀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對詞語遷移運用的不同見解,如:“‘栩栩如生多用于雕刻,繪畫作品,如‘趙州橋上雕刻的龍可謂是栩栩如生‘清明上河圖上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學生在教學中一方面積累了詞語,另一方面在詞語的遷移運用中形成了學習能力。
詞語教學不是干巴巴的理解詞語,也不是掃清文字理解障礙,教師只有將詞語教學以多樣化的形式貫穿于課堂中,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詞語教學的魅力。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