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韋
【摘 要】經過了一年多的改革實施,我校通過對時間和空間劃分,使學生的鍛煉空間大大提高;在活動中我們還利用好音樂,使學生在音樂背景下感受有效和愉悅的鍛煉,最終達到了各方面不同層次的提高,特別是我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大幅度提高,希望我們的研究為其他無操場或小場地學校提供參考價值,共同為學生的身體健康鍛煉著想。
【關鍵詞】一小時活動場地設計實施
學生的身體鍛煉受到家長的廣泛關注,作為培養(yǎng)兒童的場所,我們必須以增強體質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進行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間,真正使身體鍛煉落到實處,還廣大學生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生活。
一、概念
一般學校的師生總數保持在600人以上,需要至少200米跑道的操場,使學生能在充足的空間里鍛煉。但我校沒有操場,只有一個非常小的石磚廣場,三道五十米的塑膠跑道,活動場地占地面積不到300平方米,平均每人的活動面積不到0.5平方米,不能開展學生的常規(guī)鍛煉如做廣播操和跳短繩等,更不能開展如400米跑步等大型的鍛煉。
綜上所述,我們覺得我校在“無操場”背景下“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主要存在“無序、無趣、無效”三大問題,學生的體質健康令人擔憂。
二、實施策略
如何因地制宜、更好地使學生進行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大問題,這也是我們體育組要在小場地的前提下落實學生每天的一小時體育活動鍛煉方法的研究的內在動力?;谝陨蠋c問題,我們體育組經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革,得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一小時時間劃分,符合學生運動生理。
1.以時間換空間,采用錯時鍛煉策略?!秾W校體育工作條例》要求中小學校要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如果把這一個小時時間集中在一起,學生的體力吃不消,鍛煉反而危害學生健康,其效果必將事倍功半,同時,由于注意力和疲勞程度,勢必會影響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校進行了綜合考慮,把時間劃分為上午30分鐘、下午30分鐘的鍛煉時間。
上下午時間的合理分配,從集中到分散,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管理更加高效,這樣的安排非常符合學生生理健康,使學生真正勞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輪換策略。我校場地小,沒有操場,就需要靠我們教師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去尋找,去合理分配現有的場地。我校采用班級輪換策略,將班級按單雙周單雙數班級上下午進行輪換,即在單周上午30分鐘為各年級的單數班級下樓在小廣場上活動,雙數班級在班級樓道上活動,而下午雙數班級下樓在小廣場上活動,單數班級在樓道上活動;雙周與單周的多有安排相反。
(二)鍛煉空間充分利用。
1.橫向往縱向的空間利用。在橫向空間利用中我們主要使學校場地一地多用,布置好場地,使同一塊場地既可以跑步又可以用來立定跳遠,如冬季長跑,用障礙物劃分有限的廣場,學生有秩序沿著障礙物跑。
2.樓道的利用。我校教學樓五層的走廊過道較寬,每個教室有2.5米寬、10米長左右的走廊,在采用輪換策略后,一個班級學生可以用兩個教室的走廊空間進行鍛煉,平均每位學生的鍛煉空間大大增加,可以達到10平方米/人。
在樓道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廣播操動作練習,蹲走往返等身體素質練習,樓道與小廣場的結合練習使學生的練習運動量提高了,鍛煉質量也大幅度提升。
3.臺階的利用。校園各個樓層的樓梯可以進行跳臺階和跑臺階等練習,合理利用臺階,可以大幅度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和學生的靈敏度,為學生的體質健康出一份力。
4.教室空地的利用。我校是小班化教育,每班學生人數不能超過35人,所以在教室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空地,開展各項室內體育鍛煉。在教室空地上,我們安排學生進行仰臥起坐、前滾翻等技巧練習。
(三)活動秩序合理安排。
在有限的活動場地中進行體育鍛煉時,我們還要合理安排活動秩序,使鍛煉達到最高價值。如在50米往返跑練習時,教師可以采用一定間隔距離的追逐跑,即每位學生聽教師口令再跑出,盡量追到前面跑步的學生,到達終點后慢跑回起點處。
(四)音樂背景下的鍛煉更加有序,使學生身心愉悅。
1.挑選合適的音樂。挑選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作為長跑的背景音樂,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情緒,更可以調節(jié)晨間鍛煉的氣氛,消除學生疲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松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2.合適的音樂使帶隊教師更加高效。在不同的音樂聲中需要有高管理能力的教師的配合,有序的音樂背景下陽光體育活動安排使管理教師高效地帶領學生進行鍛煉。
3.學生在音樂背景下達到了科學的運動量。在合適音樂背景下,學生的體育鍛煉變得不再枯燥,學生在進行不同的活動內容鍛煉時,因為有了音樂的提醒,避免出現遲到早退的現象,學生與老師都很清楚鍛煉的時間長短,為學生的鍛煉提供了時間保證,使得學生在老師的管理下高效地進行鍛煉,全校學生都動起來,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每天進步一點點,健康就多一點點。
三、研究成效
在一年多的實踐基礎上,我們將不斷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鍛煉不停下進步的腳步,真正做到微型空間,精致鍛煉。我校體育教師在實踐中不但在自身發(fā)展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團隊合作能力上也得到了實踐。經過全校老師的努力,體育組老師不斷研究發(fā)現問題,體育組的老師們在個人專業(yè)成長上有很大的進步。只要我們用心對待,小場地也可以有大作為,相信只要我們繼續(xù)堅持、努力,學生必定會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許月云. 福建省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狀況的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