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力
【摘?要】幼兒時期是一個對于人成長的關鍵時期,作為培養(yǎng)人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教育是連接前后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的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一直以來,幼兒教育引起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的高度重視。本文就深入分析幼兒教育對于學習成長的重要性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關鍵期;最佳期;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人曾經(jīng)說:“幼兒園教育沒有那么重要,對于孩子一生的發(fā)展沒有什么作用。我們當年還沒有上幼兒園,現(xiàn)在還不照樣成才嗎?”這樣的質疑筆者不敢茍同,因為幼兒教育作為一個啟蒙教育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幼兒教務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以供大家參考。
一、幼兒教育含義
幼兒教育史指的3~6歲的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史學前教育或者說早起教育的后半階段,與前面的0~3歲的嬰兒教育相銜接,后面的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fā)展耳朵重要而特殊階段。“重要” 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fā)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fā)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fā)展的過渡時期。
二、幼兒時期是智力發(fā)育,思維開發(fā)潛能挖掘的關鍵時期
1.好奇心的培養(yǎng)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皮亞杰說過:“兒童就是科學家”。就表示天生強烈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急切的渴望的探索和了解是兒童所與生俱來的。在幼兒學習科學活動中,教師首先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的心里環(huán)境,保護他們的純真。當幼兒的回答與老師的預想結果不一致時,我們要尊重并努力尋求幼兒的真實認識及其來源,支持并鼓勵幼兒的探索活動。2.尊重他們的好奇心,充分的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的興趣。有人層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動力,幼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要求去認識新鮮事物,去探索、去求知等。兒童的天真,讓他們的世界里充滿了問號,教師要給與幼兒適當?shù)拇碳?,使幼兒思維活躍起來。3.隨機教育史不可缺少的科學探索方法。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突發(fā)的偶然事件,老師要抓住這些機會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尋求問題的答案,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一些科學道理。讓他們內心世界的一些問號全部都成為句號。讓他們的世界不再有那么多的為什么。
三、幼兒園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學校教育可以幫助幼兒一些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模型,你說重要性有多大!培養(yǎng)一個好孩子不容易,家庭中的一切都是教育,而且在人的成長中伴隨終生。
四、案例分析
(一)據(jù)查訪,在我國沿海許多小工廠內,有不少年齡在15——18歲的孩子輟學在那打工。雖然有不少是因為家境貧寒不能完成學業(yè),但是他們當中大多數(shù)是不想讀書(或者是不喜歡讀書)。對學習不感興趣,這是否可以說是幼兒教育的一大失誤呢?針對孩子不想學習,我想這與孩子在接受幼兒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那么家長或是幼兒教師應該進行反思——是否對幼兒的教育不夠關心或者是對幼兒的教育引導有誤。這些都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或老師關注的。
(二)我國甘肅省曾對農(nóng)村邊遠山區(qū)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一年級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入學前受過學前啟蒙教育的兒童在語文、數(shù)學兩門主要學科的成績上要遠遠高于入學前受過啟蒙教育的兒童。另外,國外也有研究資料表明,如果對學齡前進行過初步的數(shù)學啟蒙和訓練,這些兒童到了十三四歲,其數(shù)學成績比未受過學前期訓練的同齡人要好。由此可見,學齡前的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育不僅可以使幼兒掌握 一些有關數(shù)學的粗淺知識,發(fā)展其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而且更能對幼兒進入小學甚至中學后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五、幼兒道德教育是啟蒙的、初步的、整個的道德教育,其特點更多的是隨機而教,遇物而誨
生活是幼兒德育教育的起點,也是其歸宿。幼兒在一天里,除課堂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外,其中大部分時間是生活活動時間,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在一日生活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教育機會和資源。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某種意義來說,幼兒園的教育就是一種環(huán)境的不言之教。幼兒身心上最初的稚弱性,決定了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環(huán)境不僅是幼兒重要的生存基礎,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
在環(huán)境中,幼兒耳目所接的班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尤為重要,在幼兒德育中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如:常見的“出勤榜”,每天每個幼兒將自己的接送卡插在班級自制的布藝袋子里,激勵他們每天按時上學,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精神;“圖書角”,幼兒休息活動時可以靜靜享受的獨立空間,也可以小朋友交流讀書,培養(yǎng)他們熱愛閱讀的求知欲,獨立取書并放回原處的習慣,以及和同伴分享的好習慣;“禮儀寶貝”,每周評出最講禮貌的孩子,將其頭像貼在張貼欄里,并附上小星星加以表揚,鼓勵幼兒爭相上進。班級環(huán)境比之幼兒園大環(huán)境來說,對幼兒更直接、更親近,承擔了更多的德育功能。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為先進事跡和高尚思想提供了血肉豐滿的形象化的價值尺度,因而是幼兒德育中的一種極為有效和持久的,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直觀教育方式。通常,教師向幼兒提供的道德榜樣大致可以有:歷史上的圣賢、英雄或偉人,如民族英雄岳飛、碰虹少年司馬光等;現(xiàn)實中的先進模范人物,如雷鋒叔叔;幼兒的家長和教師;幼兒中的先進分子等。移情則是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去知覺或理解當前情景的心理現(xiàn)象兒童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希望。兒童就是道德哲學家!道德是人之根基、立人之本,幼兒道德教育則是用靈魂去撥動幼兒的心弦,立美好德性,奠人性基石,使之成為有德之人。童年、童心、童貞、童趣是純凈的,是值得珍視的。正如劉曉東教授呼吁的:道德教育應當為捍衛(wèi)童心、保衛(wèi)童年鼓與呼。我們不是不需要道德,而是不需要偽道德;我們不是不要道德,而是要做道德的主人。我們要從幼兒時期就對其進行各方面的教育投入以期達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吳靜如等. 國際幼兒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示 [J]. 幼兒輔導.
[2]幼兒心理學[M].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叢書,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