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存
生動活潑的語文教學活動對學生有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它在緩解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以生動的演示提高教學趣味性
許多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有感觸,僅僅依靠自己的空洞口頭說教,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導致整個課堂非常沉悶,使教學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這樣的現(xiàn)狀與教育投入不足、教學手段匱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關系。現(xiàn)在,隨著教學現(xiàn)代化的迅速發(fā)展,客觀條件制約已經成為歷史,只要教師能夠有效地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開動腦筋優(yōu)化教學設計,就能夠以此為抓手快速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筆者在教學工作中,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效果較為明顯。
例如,在《在濟南的冬天》的教授過程中,即使是這樣優(yōu)美的散文,仍然難以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其原因在于學生閱讀的文字無法與腦海中的實際景象聯(lián)系起來,他們更多的是感悟文字的優(yōu)美,而無法產生視覺與感悟融為一體的綜合體驗,這就影響了學生理解的效果。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在教學設計中精心收集了大量的輔助資料,經過剪輯設計制作成教學課件,并選擇了一段75秒的濟南冬景視頻短片,將之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播放。當大屏幕顯示出濟南冬天美麗景色時,學生驚呆了,教材中的文字化作了面前美麗的景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展語文教材的學習,就會產生更多的感想,領悟更為深刻,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
二、以生活的情境提高教學感染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生活感知,使學習活動與教材、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聯(lián)系,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筆者在部分教材內容的教學中,努力尋找課文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情境以增強對學生的感染力,讓他們受到深刻的教育或是美的享受。
例如,在教學《幼時記趣》一課時,由于童年對于學生而言具有許多美好的回憶,童年中的點點滴滴幸福時光在學生的記憶中成為了一片珍貴的回憶,因此,筆者在教材閱讀分析中要求學生回憶自己在幼年曾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這一開放性話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許多學生講述了自己在小時候的趣事,這樣的小插曲能夠讓語文教學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更為深刻的感知。再如,在《我的母親》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回憶生活中母親給自己所付出的點點滴滴,與教材的學習相結合感悟偉大的母愛。許多學生回想起母親對自己的關懷,那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對母愛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這樣的生活化感悟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它能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情感體驗,這對于深刻理解教材內容和深化學生思想情感教育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以自主探究提高教學吸引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是課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但如何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深入研究。不同的教學思維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模式,但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不變的一點是要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投入,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發(fā)揮,在完成知識點掌握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筆者在教學工作中以自主探究的模式為抓手,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不再懼怕語文學習,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
例如,在《始終眷戀著祖國》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錢學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報效祖國的愛國之心,筆者沒有進行直接的口頭說教,而是設置了一組思考題,讓學生和小組其他同學共同研討下列問題:錢學森在美國學習生活了20年,他決定回國報效祖國,但是回國的路對他們來講非常艱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非人道的迫害有沒有磨滅掉錢學森夫婦回國報效祖國的意志;回國前他們提前做了哪些準備,最終是如何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錢學森20年的艱難回國之路,在3個月內得到了實現(xiàn),這是為什么;“錢學森無論在哪里都抵得過五個師”,次長的話具有什么樣的深層次含義;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寫錢學森求學經歷和事業(yè)上的成就,這對表現(xiàn)他始終眷戀自己的祖國有什么樣的作用;題目中的“眷戀”是什么意思,為何要加上始終。通過這樣一組思考題,筆者引導學生對于錢學森夫婦的愛國之情以及歸國之路的艱辛進行了深刻理解,并且對他這種體現(xiàn)在中國知識分子身上的愛國之情和頑強意志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不僅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更為全面深刻,而且還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情感教育。
這樣的自主探究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更多的知識點掌握要求以及能力訓練要求通過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研究,在最后的難點突破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狞c撥,以這樣的方式完善語文教學活動。
四、以親身參與提高教學形象性
具有直觀感知性質的教學內容,會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感想。對于作文教學,許多學生出現(xiàn)畏難情緒,這與腦海中沒有豐富的生活感知具有直接關系。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增加感知積累,尤其是要帶領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豐富學生寫作材料的積累,并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現(xiàn)場指導,這樣能夠將枯燥乏味的作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例如,在寫描寫景觀的文章時,學生往往苦不堪言,一方面因為這樣的文章寫作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生缺乏直觀的感知。對此,筆者在教學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前指導的方式,將教學課堂搬出教室、搬出校園,帶領學生到本地一處青年公園進行游覽。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各種仿古建筑使人流連忘返,筆者帶領學生漫步在公園之中,感受著美麗的景色,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學生的心情非常好。在此基礎上,筆者對學生進行點撥,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對公園進行描繪,每一處景觀都有哪些特點,應當運用哪些手法描繪出來。在游覽的過程中,筆者帶領學生不僅飽攬了美麗的景色,而且獲得了極具震撼力的感知印象,這對于學生寫好這種類型的作文具有較好的現(xiàn)場指導價值。同時,學生還能夠舉一反三,在課后對其他類型的景觀進行觀察,也能夠寫出較好的文章。
可見,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其中,能夠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在實踐活動之中強化寫作指導,具有更強的直觀性和針對性,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幫助較大。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緊扣教學要點,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科學的模式組織開展語文教學,提高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最終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zhèn)西場初級中學(22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