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要】英語教學是學生掌握英語語言項目的過程,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交際統(tǒng)一整體。一個靈活、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對象,明確學習任務,確立學習目標;可以提高學生認知領域里的思維活動,能力領域里的訓練活動,情感領域里的心理活動。因此,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靈活地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探索和運用新的、好的教學方法,不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方法興趣初中英語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基礎階段,學生語言興趣的培養(yǎng)、語言基礎的建立都有賴于初中英語教學,因此,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水平顯得非常重要。如何培養(yǎng)一個學習興趣濃厚、詞匯豐富、語法規(guī)范和表達流利的外語人才值得關注和探討。筆者結合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對初中英語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初步探討。
一、選擇教學方法的原則
1.要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
2.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具有不斷調整學習策略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課堂實施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以適應當今社會提倡的終身學習。
二、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1.聽說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在美國軍隊中形成并獲得成功,五十年代初在美國流行,六十年代中葉流傳到世界各國,其特點是:注重語言結構、形式,意思為次.機械記憶為主;語言學習項目不必語境化;語言學習的目標就是掌握語音、句型、單詞,因此,大量使用機械練習:句型操練為教學中使用的主要技巧;發(fā)音要求近似本族語言的標準;課堂上禁止使用語法解釋,禁止使用母語,禁止在初期水平上使用翻譯;只有在長期嚴格的句型操練和大量機械練習之后,方可進行交際活動;先聽說后讀寫,即在較為熟練地掌握了口語之后方可從事閱讀與寫作;通過教授語言結構(即句型的系統(tǒng)教學)來掌握英語的語言系統(tǒng);以語言能力的形成為教學所追求的最大目標。
2.交際法。
七十年代產生于西歐,歐洲共同體成立以來,各種專業(yè)英語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于是,這種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便產生了,并很快在世界上流行開來。與聽說法相比,它的特點是:意思是最重要的:注重意義,圍繞交際功能使用或練習結構;語境化是教學的基本前提;語言學習目標就是學會有效地進行交際:型操練屬輔助訓練手段;音以可以理解為標準;依據年齡、興趣等條件,只要有助于學習者,可以解釋語法,母語在適當的場合可以適當使用,翻譯可根據學生需要使用;從開始就鼓勵交際活動;如需要,讀寫可以與聽說同時進行:通過交際過程或活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系統(tǒng);交際能力是教學所追求的最大目標。
3.折衷法。
由于各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近年來國內外英語教學領域中出現了一種普遍的趨向,就是對各種英語教學法流派采取折衷的態(tài)度,取長去短,優(yōu)化配置,把一對對相互矛盾的方法結合起來使用,于是產生了新的方法,即“折衷法”或“新教授法”。其特點是:
(1)在母語問題上實行折衷。即實行既利用又控制的原則,既不象語法翻譯法那樣完全依靠母語,也不象直接法,聽說法那樣絕對排斥母語,而利用理解、比較、對比等積極作用,排除其不利于思維的習慣、語感等消極干擾。
(2)在處理語言的學習和運用上實行折衷。既要注重語言交際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加強語言的知識性學習和訓練。
(3)在對待口語和書面語問題上實行折衷。聽說讀寫?是教學目的,也是教學手段,相輔相成,應階段側重,目標側重,綜合訓練,而不能象某些教學法那樣或偏愛聽說、或側重讀寫。?
(4)在處理整體與局部關系上實行折衷。即注重句單位教學為主,詞單位教學、課文中心教學以及語音、詞匯、語法各單項教學為輔,不走極端。
(5)在處理內容和形式、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上實行折衷。既重視形式和結構,更要重視內容和功能,不象聽說法那樣只重視形式與結構,而忽視內容和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要兼顧語言形式、結構及語言表達的內容與功能,即不僅要知道怎么說才對,更要了解說什么才更合適、更得體。
(6)在具體教學方法上不拘一格,靈活多樣。歸納法和演繹法折衷使用,既可在歸納中演繹,又可在演繹之后再歸納。
(7)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既學會又會學,既活學活練又活用。
4.張思忠教學法。
華中師大一附中張思忠集其40年教改實踐所創(chuàng)立,其內容是“適當集中,反復循環(huán),閱讀原著,因材施教”,也稱16字教學法。是近十幾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實驗和推廣的兩大教學方法之一(另一法是交際法),是經實踐檢驗能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與交際法等相比,其特點是:
(1)以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為指導思想,科學地處理因材施教、非智力因素、鞏固提高等問題。
(2)正確處理教語言與教交際的關系。即堅持教語言(就是堅持語音、語法、詞匯、聽、說、讀、寫的教學),在教語言本身的同時教語言使用,也就是教交際。
(3)既教淺層文化、更教深層文化。首先集中解決語音、語法、詞匯基本問題(淺層文化),為學習有文化內容的材料開路,隨之即進入閱讀原著以及有內容的口頭和筆頭表達能力的強化訓練(深層文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