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和平
摘?要?水稻機插旱育秧具有秧苗素質好、秧齡彈性大、產量高等優(yōu)點,但在生產實踐中容易出現(xiàn)死苗而影響機插。2006-2013年,通過生產實踐,總結其中成功及失敗的案例,探索出水稻機插旱育秧的關鍵技術,以便更好地指導大面積機插旱育秧。
關鍵詞?水稻機插;旱育秧;重慶市豐都縣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6-018-02
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是提高勞動效率、實現(xiàn)水稻規(guī)模種植的關鍵措施,也是培育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重要技術保證,而育秧是機插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重慶市豐都縣從2006年示范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以來,探索總結出機插旱育秧的關鍵技術,并用于指導大面積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選好苗床,培肥床土
選好苗床是水稻機插旱育秧成敗的關鍵。應該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無雜草、無石礫的沙壤土,最好選擇菜園土做苗床。若苗床地為堿性土,須在頭年秋季施用過磷酸鈣和有機肥培肥土壤,并用硫磺粉100 g/m2調酸,或每1 m2用100 g食醋加水澆潑調酸。2006年,豐都縣首次在高家鎮(zhèn)建國村4組示范水稻機插秧,嚴格按照此標準選擇苗床,育秧取得成功。而2011年,建國村3組機插集中育秧,由于苗床選擇不當(在屋背后樹蔭下,且為夾板田,土壤濕度大)而導致育秧失敗。
2?精心作床,備好營養(yǎng)土
每667 m2大田備好苗床6~8 m2,苗床廂面寬1.4m,長度根據需要而定(不宜太長),做成凹式秧床,埂高15~20 cm,溝寬30 cm,溝深20 cm,四周圍溝適當加深,苗床要求平、實、直、勻。肥沃疏松的菜園土過篩后可直接做營養(yǎng)土,其他適宜土壤須提前30 d左右,按每667 m2大田營養(yǎng)土施10~20擔豬糞水和2.5 kg過磷酸鈣蓋膜堆制營養(yǎng)土。
3?精選品種,適期播種
應選擇耐肥抗倒、穗粒兼顧、分蘗力中等、生育期中熟偏早的品種。播種期需根據茬口、品種特性、當地氣候條件、機插秧適合秧齡(30~35 d)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按適宜栽插期倒推30~35 d抓冷尾暖頭,選晴天播種,機插面積較大的應間隔5 d分批播種(2013年,高家鎮(zhèn)石龍村2組曾現(xiàn)剛的旱育機插秧于3月14日播種,但由于其稻田一直沒有水源,而直到5月初才下大雨,導致秧齡過長,秧苗過深而不能機插)。說明應該結合當地栽插期氣候條件(降水)等因素合理確定播
種期。
4?澆足底水,鋪好軟盤
播種期確定后應于播前1 d用清糞水或清水澆透苗床,經充分滲透后,第2 d播種前再澆水1次,使苗床水分飽和,以廂面積水起漿為宜。但是,不能用水直接沖擊廂面導致廂面板結(2013年高家鎮(zhèn)石龍村2組代天華、譚光順等農戶將澆透水的苗床廂面用板凳趕平,導致廂面板結,水分交換困難,最后引起出苗不整齊)。隨后,在苗床上縱向整齊的橫排秧盤,使秧盤與秧盤之間靠緊,軟盤飛邊重疊,盤底與床面緊密結合,四周盤邊緊靠凹式秧床壁空隙處用細泥筑牢,防止秧盤變形影響秧塊
尺寸[1]。
5?鋪土裝盤,精心播種
鋪好軟盤后,在盤內均勻鋪放備好的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先用旱秧壯秧劑拌勻),厚度以秧盤高度的2/3為準,要求厚薄均勻。結合播種前澆水,每1 m2用70%敵克松2.5 g對水3 kg均勻噴霧,對床土進行消毒。隨后進行精細播種,按照機插秧塊1~1.7苗/cm2的要求,根據品種千粒質量、發(fā)芽率、成苗率等因素綜合確定播種量,一般每盤播種50~70 g為宜,播種前須確認種子發(fā)芽率達到國家標準[2]。要求分盤定量,多次播種,做到播種
均勻。
6?蓋種消毒,覆膜保溫
播種后在種子上面均勻撒一層細泥土蓋種,蓋種厚度約1 cm,以不見種子為準。蓋種土要粗細均勻,不能過粗或過細。蓋種后每1 m2立刻用2.5 g敵克松對水3 kg均勻噴霧(注意因為敵克松在光照下不穩(wěn)定,最好選陰天使用或早晚現(xiàn)配現(xiàn)用),殺滅土壤病菌,預防立枯病的發(fā)生。隨后蓋上雙層膜保溫保濕,確保發(fā)芽一致,出苗整齊。
7?精細管理,確保全苗
7.1?溫度管理
播種至出苗期,一般為棚膜密封階段,只有當膜內溫度超過35 ℃時可揭開苗床兩端棚膜降溫,秧苗立針后揭掉底膜,一葉一心期膜內溫度控制在20 ℃左右,氣溫穩(wěn)定達到15 ℃后,可逐步揭膜通風降溫煉苗,揭膜要逐步進行,否則容易造成青枯死苗。
7.2?水分管理
播種至出苗階段一般不澆水,一葉一心期保持床土濕潤,若床土發(fā)白,秧苗卷葉時立即澆水保濕,但濕度不能過大,特別是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期是立枯病高發(fā)期,應該嚴格控水。移栽前保持秧塊濕潤,控水練苗。
7.3?病害防控
重點防控立枯死苗,關鍵在于預防。在苗床消毒的基礎上于播種后12~15d(不可提前及延后),用10mL移栽靈加水15kg均勻噴霧30個秧盤,隔7d再噴藥一次(高家鎮(zhèn)石龍村4組譚昌發(fā)等農戶連續(xù)5年采用該方法未出現(xiàn)過立枯病死苗現(xiàn)象)。在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期若發(fā)現(xiàn)早上葉尖無水珠,葉片打卷時是立枯病發(fā)生的先兆,應立即用敵克松進行預防。同時在二葉一心時,用70%三環(huán)唑750倍液噴霧預防稻瘟病。
7.4?施肥管理
二葉一心時,每盤用尿素和75%磷酸二氫鉀各1 g加水200 g噴施斷奶肥,并清水洗苗。移栽前5 d,施送嫁肥,視苗情每盤用1~1.5 g尿素150倍液均勻噴灑,若秧苗長勢過旺則不施送嫁肥。
參考文獻
[1]?重慶市農業(yè)委員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程[z].2010,2.
[2]?熊宗蘭,李洪彬.豐都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典型問題探究[J]南方農業(yè),2011(8):55-5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