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筆者疑慮重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哪里——在教材里,不在課堂上;在口頭上,不在手頭下;在理論中,不在實踐里。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教育者確實已注重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F(xiàn)代教學技術(shù)的引入,給課堂注入了新鮮與活力,我們可以在語文課上欣賞經(jīng)典的視頻片段,也可以組織學生編排表演話劇,甚至可以配合著音樂唱上一段古詩詞,一種被大家理解為“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全新的課堂模式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墒?,這是真正的“實踐”嗎?
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教材中赫然編排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內(nèi)容被老師遺忘在了教學計劃之外,或者在課堂上一帶而過,尷尬地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這一點恐怕有點出乎教材編寫者的意料,也違背了教材編寫的初衷。
筆者多年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活動,深感實際操作的難度頗大。在此,筆者談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誰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被冷落買單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教材中是一道華麗的擺設,在課堂上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就這樣,“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被堂而皇之地打入“冷宮”。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一)考試的導向性對教學內(nèi)容安排未起到積極作用
考試是指揮棒,考什么,教什么。2014年1月,江蘇省啟動試點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測試,各職業(yè)學校開始緊急備戰(zhàn),課堂上講知識點,課后埋頭做練習,學生老師重新投入“應試教育”,實踐活動成為吃力不討好、費力不出活的事情,誰干?
在一些關(guān)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學校中,我們也看到了相關(guān)的試題:
1.根據(jù)《眉山日報》報道:地溝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饅頭、假牛肉……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食品問題就接二連三地“冒”出來了……
讀后,你一定有很多話要想說!請你面對下面兩種人,把你內(nèi)心最想說的忠告,鄭重地說給他們聽。
我對食品企業(yè)說 我對食品監(jiān)管部門說___________
2.前不久,媒體報道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感謝公安部門所送的錦旗把“捍”錯寫成了“撼”,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代表故宮博物院向社會致歉,或說說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
看到這些試題,我們不禁感到遺憾,雖然這些題目的設計與“實踐”有關(guān),但更像是政治考試中的熱點問答,不需要實踐,只要關(guān)注并有自己的思考就可以順利完成,而考查的重點更傾向于語言表達,并不能真正考核學生的實踐情況。
(二)實踐活動內(nèi)容的綜合性影響了老師的積極性
《江蘇省職業(yè)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蘇教版)中安排了《我的親人們》、《社會熱點問題調(diào)查》、《“低碳生活”社區(qū)宣傳活動籌備工作》、《生活中的文化沖入與融合》、《面對新媒體》、《“科學的歷程”主題報告會》、《青春詩會》、《我們將來的事業(yè)》等24個實踐活動內(nèi)容。仔細分析一下,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內(nèi)容與語文學科處于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如《社會熱點問題調(diào)查》,這些內(nèi)容在政治課上的接觸必定比語文課多,在語文課上興師動眾搞一次實踐活動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有些內(nèi)容的科學性較強,實踐起來難度大,老師不愿投入雙倍甚至多倍的精力去做一件沒有顯性效果的事情,如《“科學的歷程”報告會》,師生在這個領(lǐng)域知之甚少,想要在實踐中出效果,有成果,必定要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這在如今課務重的情況下,很難讓老師有熱情和積極性。
(三)老教師們對于實踐活動的心理壓力頗大
老教師就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角色,在課堂上是知識的占有者,位尊而權(quán)威,重視師道尊嚴。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已經(jīng)有了一套固定而成熟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但這些經(jīng)驗方法是用在分析文章、傳授知識中。如今,讓他們走下講臺,看著學生們?nèi)プ?,他們不適應,不自在,更重要的是,實踐中的“自由”、“溝通”、“合作”、“開放”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造成老教師們無形的心理壓力。
筆者最近與一些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奮斗了二十多年深受學生喜歡的老教師們暢談,談到對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看法,他們一致認為沒法進行,即使去做,效果也不會太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與學生年齡差距較大,思想觀念跟不上學生的腳步,這些因素導致老教師們在開放的實踐活動中力不從心。所以,老教師們寧愿多講幾篇經(jīng)典美文,也不愿意花費精力去做實踐活動。
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腰板要“挺”起來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像一個不受婆家歡迎的小媳婦,畏畏縮縮躲在角落,受盡白眼,更多時候直接被遺忘。但是我們所有的教育者心里都十分明白——“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重要的,是有價值的,但是怎么做才能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真正走入課堂,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這個問題是我們現(xiàn)在亟待解決的。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些嘗試
(一)把“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編寫進教材
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既是語文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是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編寫進教材,一則從方向上導引了教學,二則從內(nèi)容上規(guī)定了教師的課堂教學。
編寫進教材也非一勞永逸,現(xiàn)在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都已經(jīng)設置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模塊,但是正如筆者以上所說的各種原因,“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依然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斑M教材”是登臺亮相的第一步,繼而安排入教學計劃并引入評價機制,各方面共同啟動才能保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致成為語文教材中的裝飾品甚至是犧牲品。
(二)安排入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教學的標準,教師應該嚴格按照計劃實施課堂教學,所以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排入教學計劃,才能保證教師將其真正帶入課堂。在教學計劃中,應將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及處理方案等設計清晰,以保證教學質(zhì)量,而不是讓教師空洞的“紙上談兵”取代學生親自的實踐活動,更不能讓老師的“感悟”代替學生親身的實踐。endprint
(三)引入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是教學無形的指揮棒,一般是上面考什么,老師教什么,所以為了提高老師包括學生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勢必要將這塊內(nèi)容引入評價機制??梢钥紤]把“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單獨考查,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像寫論文報告似的寫出內(nèi)容詳盡的相關(guān)活動的設想、過程與體會,或者以更豐富的形式提交實踐成果,如錄音、視頻、PPT。
當然,如何把“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真正落到實處,需要我們所有語文老師在改革的過程中探索、總結(jié)和提高。
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需穩(wěn)扎穩(wěn)打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單獨的教學內(nèi)容仍然屬于新鮮事物,讓其在朝夕之間如同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章一樣被師生接受是不容易的,所以教師應該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從教學觀念、教學思路、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一系列教學元素中改變想法,并引導學生逐步接受實踐活動的特殊性。筆者從教學難度和實踐范圍來闡述這個問題。
(一)走進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傳統(tǒng)陣地,教師和學生早已深深習慣于在這塊陣地上沖鋒陷陣,所以首先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搬到課堂上進行,師生都較為容易接受,教學控制方面的難度也大為降低。
例如《青春詩會》、《模擬求職應聘洽談會》,這些實踐活動完全可以通過一定的準備在課堂上進行。由傳統(tǒng)的講授到學生的活動,場合還是師生熟悉的教室,不同的只是角色的互換,這樣的角色互換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也會有,所以對于師生來說并不難,適應期會比較短暫。
筆者分別在2013級(在校一年級學生)和2012級(在校二年級學生)進行了校園綜合實踐活動,結(jié)果顯示,2012級學生自主高質(zhì)地完成了活動內(nèi)容,2013級學生被動完成甚至最終無法完成。這種情況表明,實踐活動還需要教師慢慢引導,讓學生逐步接受這種自主計劃、組織、合作的活動形式。
(二)走進校園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畢竟是要鍛煉學生的能力,將活動范圍局限在課堂,可想而知,實踐的效果也會有一定的折扣。實踐活動的最終目標決定了實踐活動必定要走出教室,那么接下來可以將活動范圍擴大至校園。
校園是師生熟悉度僅次于教室的地方,對于初次走出教室的學生來說,剛開始會有手足無措的表現(xiàn),此時需要教師的引導,給予一定的方向,新鮮感和自由性會讓他們很快適應這種方式的實踐,甚至會越做越好。
例如《校園熱點問題調(diào)查》、《我們將來的事業(yè)》等,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采訪、調(diào)查校園內(nèi)的老師、學生和后勤服務人員。在進行校園實踐時,學生可能剛開始會逃避陌生環(huán)境,只與認識的人打交道,甚至仍然只在自己的班級內(nèi)進行,這時教師應該給予適度的關(guān)注和鼓勵,讓學生大膽走出熟悉的人群,探索更多領(lǐng)域的問題。
(三)走入社會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根據(jù)專業(yè)指向、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安排活動內(nèi)容,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設計活動項目,讓同學們在語文實踐中獲得不同的體驗。因此,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職業(yè)學習和職業(yè)生涯發(fā)展需要,以活動為形式整合知識與方法,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課的開展為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服務,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目的。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必將走上社會,那么將學生的活動始終局限于校園閉門造車是達不到良好效果的,所以我們可以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盡早走入社會,與職場人物對話,認識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獲得豐富的社會體驗,加深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例如在《職場人物訪談》、《走進企業(yè)文化》等實踐活動中,我們可以邀請一些企業(yè)成功人士,面對面與其交談;或者班級分成若干小組,分別聯(lián)系走出校園并有一定成就的師哥師姐們,進行面對面交流。我們也可以組織班級到企業(yè)中參觀,了解企業(yè)文化,之后班級內(nèi)部進行宣講??傊?,社會是廣闊的,可提供給我們的實踐素材也是豐富的,只要我們善加利用,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有活力的課堂。
從目前看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仍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老師們的努力,前進路上碰到的困難一定會得到較好的解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也一定會真正會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
參考文獻:
[1]顏維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路在何方[EB/OL].http://mypage.zhyww.cn/post/200607/119562.html,2006-07-29.
(韓晶晶 江蘇省徐州財經(jīng)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221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