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玥
魯迅(1881-1936),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亭,后改為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jìn)化論、尼采超人哲學(xué)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
“于浩歌狂熱之際中賽,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姑且就用這句極富魯迅特點的話開始我對于魯迅的品味吧。
眾所周知,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關(guān)于魯迅的一切,還得從他棄醫(yī)從文說起。棄醫(yī)從文,這是他的無奈之舉。當(dāng)他看到中國人的愚昧、無知和麻木之后,再也無法冷靜地做一個看客,毅然決然地改變了自己最初的決定。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放棄自己的夢想,對于我們常人來說都很困難,更何況是當(dāng)時的魯迅呢?所以,在這一點上,他是值得人們欽佩的。
魯迅的家庭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富裕,很幸福的家庭。在那是,至少也算是一個名門望族對了吧。可一場突如其來的巨變讓他從一個“幸運兒”變成了一個“走異路,逃異地”落魄者。在他東渡日本的那幾年里,他還在不斷思考著中國的出路。在當(dāng)時的那個時代背景下,雖然我們并不清楚他到底遭遇了什么,但是這并不難推斷,無非就是遭受了所有歧視中國人的日本人的白眼、冷嘲熱諷以及所有不公平的待遇。但無論怎樣,魯迅都堅持下來了。幸而,他遇到了像藤原先生這樣的好人,這個讓魯迅記了一輩子的好人。不過,也正是這樣一些曲折又富有幸福與辛酸的經(jīng)歷成就了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魯迅。所以魯迅才會說:“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如果沒有這些遭遇,沒有那場巨大的家庭變故,魯迅會變成怎樣?還會不會成為這樣一個勇敢的那種筆桿子打仗的大文豪?
說完了魯迅的好,我還想說說他的壞。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評價魯迅,我覺得他是不負(fù)責(zé)任的,無論是對于朱安還是許廣平。先來說說朱安,朱安是一個極度傳統(tǒng)的女人,這在魯迅的眼里就是封建的,是屬于“舊東西”,理所當(dāng)然是無法被新潮的魯迅所接受的。可父母之命難違,所以在魯迅被戲劇性地騙回來結(jié)婚之后,他沒有做任何反抗。但這并不代表著他會欣然接受。洞房花燭夜,多么美好的一夜啊,魯迅卻在書桌前坐了一夜,沒多久就走了,絲毫沒有顧忌朱安的感受。而朱安呢,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女性,她不會大哭大鬧,只是默默流淚,把所有的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墒侨缛粽f魯迅對朱安沒有感情呢,也不盡然。在朱安生病的時候,魯迅在醫(yī)院為她忙前忙后,跑上跑下,體貼入微。但為什么魯迅一直不愿接受朱安,只和她做有名無實的夫妻呢?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了,或許是所謂的“新舊”思想在作祟吧。
如果說朱安是不幸的,那么許廣平就應(yīng)該是幸福的了吧。但是在我看了,許廣平也是不幸的,盡管他得到了魯迅的愛,盡管他為魯迅生兒育女,盡管魯迅與她生死相依,但她卻永遠(yuǎn)不能擁有“魯太太”的稱號。許廣平無名無份地跟著魯迅,做他的精神伴侶,承受一切罵名,從一個女子的角度出發(fā),這得做多大的犧牲啊。不過,或許是許廣平自己愿意這樣一輩子跟著魯迅,就這么為他付出不求回報呢?如若是這樣,我不得不佩服許廣平的大度、體貼和善解人意了。但是,如果我要是魯迅,我定不會讓心愛的女人受一點點委屈。或許是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吧,我并不認(rèn)同魯迅的做法,覺得他是一個不負(fù)責(zé)任的人,是一個逃兵。至少在愛情上是這樣。
人無完人,魯迅不是神,他也會犯錯。但無論從其他什么角度來說,他都是一個偉人。就像他說的一樣“一個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在我看來,魯迅就是一個真正的勇士。“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他不愿意在沉默中滅亡,所以他爆發(fā)了,所以有了《吶喊》、《彷徨》、《野草》,所以有了現(xiàn)代中國的民族魂,有了震驚世界的中國大文豪!
魯迅影響了很多人,但這并不是因為他有多么地偉大,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文章,讓讀者產(chǎn)生了共鳴,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
魯迅一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熱風(fēng)》;《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diào)集》(1932——1933);《偽自由書》;《準(zhǔn)風(fēng)月談》;《花邊文學(xué)》;《且介亭雜文》(1934——193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狠狠地諷刺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