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民國時期,安徽省阜南縣方集鎮(zhèn)曾出了一位傳奇式武林人物——方端臣,人稱“江淮大俠”。他自幼從師學習“五音八卦拳”,由于天資聰慧,加之后天勤奮刻苦,20多歲便練就一身非凡武藝,尤其以排打功見長。關于他的故事,我小時候就聽一些老拳師講過不少。1984年我在參加阜陽地區(qū)武術挖掘整理小組工作時,偶然聽我省著名形意拳大師譚繼林的徒弟、時年70多歲的原亳縣中醫(yī)院院長孫士君先生口述了這段“方端臣絕技降耀武”的趣事。
上世紀20年代,我國興起國術救國的熱潮。1927年方端臣被直魯聯(lián)軍第十二師師長袁家驥聘為國術營營長,授上尉軍銜。1928年隨部隊移駐亳州。亳州是歷史名城,古稱譙郡,自古尚武。
方端臣來到亳州后,常利用閑暇時間在街上閑逛,尋訪同道,以武會友。一天午后,方端臣溜達到一個武場,看見幾個人正在練拳。方見這幾人出手不凡,就招呼道:“各位辛苦了。”方端臣身材魁梧,英氣逼人,且聲音洪亮。正在練拳的幾個人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其中一人上前幾步道:“請問這位仁兄有什么事嗎?”方端臣答道:“兄弟是個當兵的,駐扎在貴地,略會些拳腳,看見幾位在練功,特過來敘禮,有所打擾,還請各位多多原諒?!睅兹丝此哉勁e止不凡,就招呼他過來坐下敘談。原來這幾個人是馬登云的徒弟譚繼林、石干青、譚松山、韓長太、張耀武等人。馬登云人稱“蓋京南”,是著名形意拳大師張兆東的弟子,和韓慕俠大師是同門師兄弟。馬登云精通形意拳,武功高深,名師出高徒,這幾位武功自然也是很好的。
落座后,方端臣問道:“請問各位所練是什么功夫?”譚繼林答道:“我們師兄弟幾個學過幾年形意拳,尚不入門,讓仁兄見笑了?!狈蕉顺加终f:“從幾位拳腳看功力非淺?。 弊T繼林答道:“承蒙夸獎,俺哥幾個很慚愧。敢問仁兄所學何種拳術?”方端臣答道:“小弟練的是五音八卦拳?!弊T繼林又道:“此拳寡聞,愿聽其詳,請仁兄不吝賜教。”方端臣說:“此拳一練氣功,二練技擊,三練排打功。小弟雖說習練時間不長,功力不夠,但遍身各處已可任人擊打,而不會受傷。”這邊話剛落音,那邊可惱壞了一個人。此人就是張耀武,長得人高馬大,寬肩闊背,拳大如缽,力大如牛。他長拳短打、軟硬功夫均有所長,且生性高傲,不愿服人。曾因不服師傅技藝,被馬登云用二指禪點中腰間要穴而制服。當時張耀武在亳州縣政府當差,任辦案班頭,手毒心狠,被人送以“活閻王”綽號。這時張耀武早已按捺不住了,站起身來,拱手對方端臣說:“能讓我們見識一下嗎?”方端臣略微打量了一下張耀武,即應允讓他打三拳試試。只見方端臣起身寬帶解衣,露出肚腹,兩腿左右分開站穩(wěn)后說:“請打吧!”張耀武聽后緊衣挽袖,暗暗運氣于手,心想:就憑我練過鐵砂掌的手,一拳不把你個吹牛皮的送上西天,也要你小子落個殘廢。想到這,他邁虎步伸猿臂,照方端臣腹部上方的中脘穴就是重重的一拳。中脘穴乃人身三十六大穴之一,此穴被擊,輕者閉塞經(jīng)絡通路并傷及肝、脾、胃、心等器官,重者可使人喪命。周圍觀者不禁為方擔憂。豈知方端臣竟站在原處紋絲未動,張耀武反而后退了一大步,神情甚異。繼而張耀武又連打了兩拳,方表情如初,平安無事。張耀武打完三拳后略一愣神,二話沒說轉身就走,弄的眾人面面相覷,不知怎么回事。
事后幾人找到張耀武問其原委,才聽張說:“我打他第一拳時就感覺如同打在石頭上一樣,手痛難忍,因怕人笑話,就咬牙又打了兩拳,因感到無顏再呆下去故不辭而別。”說完捋起衣袖讓大家看,只見張的手腕已經(jīng)腫得老粗了。后來方端臣用氣功為張耀武治好了手傷。方端臣高超的武藝折服了眾人,譚繼林等人即投帖拜其為師,學練五音八卦拳。只有張耀武感到方端臣使他在眾人面前出了“洋相”,丟了面子,故負氣不肯拜師。
不久后,方端臣要隨部隊開拔了。臨走前,他對譚繼林等人說:“五音八卦拳看之其貌不揚,但如能照我所教習練,持之以恒必見奇效。我快要走了,讓你們見識一下真功夫吧?!闭f著隨手拿起一扇平時練力量用的、重二三十斤的石磨,置于小腹之上,肚腹向內一收,將石磨吸住,接著氣一沉、腹部一頂,便將石磨彈出幾丈開外,博得眾人稱奇。方端臣又道:“我習練五音八卦拳排打功多年,身體別說是拳頭,即使用鐵錘擊打亦是無妨?!毖粤T讓人找來一把農(nóng)村榨油用的頭號油錘,重約50斤。方端臣看了看眾人,轉頭對張耀武說:“你打幾錘怎樣?”方端臣深知因上次之事,張耀武心有不服,故特意讓他執(zhí)錘擊打。
張耀武見方端臣讓自己來打,也沒有推讓,當即操錘在手,心中暗道:“上次你讓我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我正愁無法出這口惡氣呢,今天我非一錘打死你不可,到時候你可不要怪我啊。”只見他兩手握錘,后退了幾步,然后猛吸一口氣,快步向前,于跑動中把大錘斜掄過肩,大吼一聲,身體一擰一抖,大油錘劃成一道弧光,帶著風聲向方端臣的腹部狠狠擊去。這一錘下去少說也有千斤之力,就是一塊大石頭也難免要被打個粉碎,何況是血肉之軀。譚繼林等人大驚失色,有的人還不禁失聲叫了起來。這邊方端臣兩腿左右稍分開自然站立,雙手背于身后,神氣自若,就在即將被大油錘打到之時,他身體微微下沉,重心稍前迎,只聽“嗵”的一聲悶響,方端臣磐石般地站在原地未動,而張耀武手中的大油錘卻像打在鐵砧上一樣,被反彈了回來,錘把震得他兩手發(fā)麻,把握不住,大油錘脫手而飛。張耀武在原地連轉兩圈方才站住腳跟,直愣愣地看著方端臣。其余的人也都被驚得大氣無回,全場鴉雀無聲。過了片刻,只見張耀武“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口中連叫“師父”。自此,亳州便留下了“方端臣絕技降耀武,硬功夫折服活閻王”的一段武林佳話。
當年孫士君先生講這段故事時,在場的除亳州市武術協(xié)會原副主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五禽戲”第57代傳人董文煥外,還有幾位老拳師我都不認識。我開始聽到時感到震驚并心有懷疑,后來董文煥先生在1986年給我的信中證實了確有此事。我便把這件事記錄下來,寫成文章,后因種種原因一直未曾發(fā)表。如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董文煥老先生也在92歲高齡上于2012年初去世,令人唏噓。因此在懷念方端臣的同時,也以此文告慰那段遠去的阜陽武術歷史和董文煥先生及眾多的武林先輩們。
[作者系阜陽師范學院武術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