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生
磨盤村來了個代理村委會主任,名叫童子娃?,F(xiàn)今在農村,人們依然習慣把“村委會主任”叫作“村長”。這新來的村長來自交通工程學院,二十六七歲的年紀,矮胖個頭娃娃臉,一笑露出兩顆虎牙,舉手投足還有股孩子般的淘氣勁兒,人們戲稱他是“娃娃村長”。
上任頭一天,童村長騎著輛自行車,從鎮(zhèn)上趕往磨盤村。大路盡頭,通往磨盤村的是一條過溝跨坎、彎彎曲曲的羊腸小路。雨后泥濘路滑,童村長只好下車,推一段扛一段,總共不到兩里地的山路,足足花了一個鐘頭,把他折騰得渾身又是泥又是汗。好不容易挪到了村里,一看眼前的光景,他的心直發(fā)涼:這百來戶人家的村子,大多住的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屋。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童村長二話沒說,當下就把村民們召集到一塊兒,開村民大會。他從外面翻天覆地的變化講到磨盤村貧困落后的原因,從“要致富先鋪路”的長遠目標講到偏僻山區(qū)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當務之急,號召大伙兒趁著農閑出工出力,盡快修通這條山路。童村長風風火火性子急,本以為這么一來,村民們會群情激奮摩拳擦掌,誰知任他口干舌燥地講了半天,聽的人竟都不哼不哈地杵在那里,一個個無動于衷,連眼皮都懶得撩一下。最后,倒是那個剛打了辭職報告的老村長王大坤,兩手一攤說了話:“要說這條路,咋個不想修呢?可真要是動起來,就礙著兩個自然屯的八棵梨樹、五家祖墳、三個豬棚,還有四小塊谷田。唉,扯來踢去的,村長都換好幾茬了,難哪!”
童村長一聽原來是這樣,當即把胸脯一拍:“不管咋說這路一定要修,天大的事由我擔著!”
哪料他話音剛落,人群里有個叫二楞的漢子站起身來,不慌不忙開口道:“童村長啊,你沒當官之前,一茬一茬的村長全都這么說過。這倒胃口的話,俺們的耳朵都快聽出老繭來啦,你能不能來點新鮮詞兒呀?”二楞這一說,全村的男男女女“轟”地笑了起來,童村長冷不丁被嗆了個大紅臉。
年輕小伙畢竟血氣方剛,何況還是堂堂的新任村官。童子娃稍愣了一下,那股淘氣勁又上來了,脫口便說:“好,要新鮮咱就來點新鮮的。只要能把磨盤村這條路修成,路通的那一天,我童子娃沿路爬到村子里來!”
“爬路?”話一出口,村民們頓時驚得張大了嘴巴,你瞪我我瞪你地全都愣住了。二楞眨巴著兩眼又問道:“童村長,此話可當真?”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好啊……”村民們一聲歡呼,“噼噼啪啪”地將巴掌拍了個山響!
從那天起,不知是因為童村長的那句諾言,還是村民們多年來早就憋急了的緣故,總之,磨盤村修路的事兒真的動起來了。村上兩個自然屯的村民,為修這條路竟然出現(xiàn)了難得的和諧氣氛,原先為那點兒果樹、谷田和豬棚糾纏個沒完沒了的人,全都變得格外的爽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齊上陣,移樹的移樹,讓田的讓田,拆墻的拆墻。當然,村民們誰都明白修路的利害關系,因為這畢竟是造福自己和子孫后代的事呀。
見村民們都動起來了,童子娃索性鋪蓋一卷,親自到筑路工地坐鎮(zhèn),既當技術顧問又當現(xiàn)場指揮。他每天起早摸黑和村民們一起炸山劈石,一塊兒壘坡填溝,常常累得腿都抬不動了,生生讓大伙拖進屋。也許是童子娃的領導作風令人折服,在這以后的日子里,村民們都喜歡跟這位“娃娃村長”聊聊天,擺擺龍門陣,有時還沒上沒下地逗逗悶子,不過那個“爬路”的事,倒是誰也沒再提起過。
人心齊,泰山移。幾個月后,一條八米多寬、十多里長的混凝土路終于跟山外的公路連上了。
大路通了,這可是磨盤村祖祖輩輩盼望的事,自然要好好慶賀一下。這天一大早,村里男女老少像過年似的穿紅戴綠,他們搬出鑼鼓,買來鞭炮,歡天喜地涌到路口。就在這時。熱鍋里卻冒出了粒冷豆子,還是那個叫二楞的漢子,忽然像想起了什么,擠到人前大聲嚷嚷道:“慢著,慢著!當初,童村長不是跟俺們夸下口許下愿,說要從修成的路上爬到村里來嗎?堂堂大學生村官的話,如今到底還算不算數(shù)呀?”
這一嚷,在場的人被提醒了,是呀,幾個月來只顧忙著修路,倒把這事兒給忘了!有人連忙張前望后一陣尋找,才恍然大悟似地一跺腳:難怪今天不見“娃娃村長”的人影,八成是腳底抹油溜號啦。他們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不過,村民們議論了一陣之后,大多數(shù)還是搖搖頭釋然一笑: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果真要讓堂堂的村長爬路,成何體統(tǒng)?最后,大伙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老村長王大坤。
王大坤走過來,揪著二楞的脖子一擰:“你小子還不服!還起啥哄?”
“那,那天他為啥要講……”
“哼!他要不那樣講,這修路的事咋會動得成?怎么,人家領著咱們修路的這些日子,你眼珠子被狗吃了?”
“這,這……”二楞被搶自得直吐舌頭,悄悄閃到一邊不吭氣了。
就在這時,一輛摩托車從遠處的公路上開過來,到了路口停下,從車上下來一個人,正是村長童子娃。只見今天的童村長,穿著硬邦邦的帆布褲子,兩腿套著厚厚的護膝,手上還戴著好幾副手套。王大坤疑惑地迎上前:“童村長,你這是……”
童村長咧開嘴露出兩顆虎牙笑了笑道:“兌現(xiàn)諾言呀,當初我不是當著大伙兒的面說過,到了這一天,我要從這條路上爬到村里去嗎?”
這一下,村民們又是你看看我看看你,有些意外地怔住了。
王大坤神情莊重地點了點頭,但接著又搖了搖頭:“童村長啊,這爬路可不是走路,能行嗎?”
“能行!大學里,我在體育場的跑道上一口氣爬五圈。還拿了冠軍哩!”
“可你是一村之長,這……"
童村長調皮地咧著虎牙笑道:“哪個文件上規(guī)定村長不準爬路了?取信于民這一條倒是有?!闭f罷,他像運動員即將上場似的,伸伸胳膊踢踢腿,然后,匍匐在地,一米一米地向前爬去。
這工夫,路兩旁已經站滿了看新鮮的男女老少,不知是被這“娃娃村長”的舉動感染了,還是因為今天特別開心,大伙沒去勸阻他,只是使勁地拍起了巴掌,有的還“加油加油”地喊起了號子。當童村長爬了快一半路的時候,那個二楞激動得忽然兩手一揮,朝眾人嚷嚷道:“大學生村長都能爬路,俺們還愣著干啥?”嚷罷,和一群小伙子爭先恐后地匍匐在地,跟在童村長身后一起爬起來。人群中那些活潑好動的孩子此刻更是按捺不住,他們放開膽子歡呼雀躍,蹦跳到大人們的前面,一個個撅起屁股,也加入了爬路的行列。那熱鬧的場面,惹得村民們笑彎了腰。
見此情景,王大坤也激動得像個孩子似的,他讓村民們一起迎候在村邊的路口,一個勁地猛敲著鑼鼓,“噼噼啪啪”地放起了鞭炮……
剛巧,這時省報一個攝影記者路過磨盤村,把這奇特的場面當場抓拍了下來,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圖片新聞發(fā)表在省報上。新聞標題是:“大學生村官兌現(xiàn)爬路諾言,小淘氣之舉彰顯創(chuàng)業(yè)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