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
1954年-2014年,這是多么漫長的一段歷史,這整整60年見證著伴隨新中國一起成長的友誼賓館的生命軌跡。
這座占地33.5公頃的園林式酒店就坐落在中關村南大街1號,毗鄰中國的硅谷中關村。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友誼賓館同中關村一起發(fā)生著生命的裂變,從歷史走到今天,曾經(jīng)由周恩來總理欽點的專門接待蘇聯(lián)專家的西郊招待所,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友人的接待中心;曾經(jīng)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也已成為吸引世界精英人才的硅谷中關村。他們之間有著某種特別的血脈,用當今最熱門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理解就是從封閉走向開放。
說到友誼賓館,大家都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座古樸優(yōu)雅的建筑已經(jīng)在這里屹立了60年之久。這60年間,有50多個國家、地區(qū)的近萬名黨政首腦、專家在此生活、居住。他們帶來了來自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美食。“他們不僅喜歡品嘗友誼賓館的廚師們制作的美食,一些喜歡美食的專家還經(jīng)常和賓館的廚師們切磋廚藝,甚至一些多次來中國的專家們還會不遠萬里給我們帶來他們當?shù)氐氐赖脑牧?,并教我們制作,和我們一起品嘗美味。”友誼賓館餐飲部總監(jiān)張京朋說,“這是友誼賓館能夠做出世界各地原汁原味的美食的原因,也是我們能夠最早推出‘國際菜譜的原因?!被仡櫷?,友誼賓館的西餐烹飪大廚們曾為多少中外友人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但友誼賓館對于大眾而言又仿佛是陌生的。這座北京城內(nèi)最大的園林式酒店在歷史上幾乎被視為皇族貴胄的聚點,仿佛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不過今天的友誼賓館早已掀起了那層神秘的面紗,以更具親和力的形象向廣大群眾敞開了大門。
不久前的一個雨天,我來到友誼賓館與西餐烹飪總廚張智一起喝咖啡。雖然與其相識不久,但暢談一番后,這位憨態(tài)可掬的西餐頂級大廚已然成為我的忘年之交。從一個毛頭小伙到今日的頂級廚師,張智已在這里工作了三十余年。俄式經(jīng)典宴會餐是張智的拿手絕活,他烹飪的俄式紅菜湯、罐悶牛筋讓人贊不絕口,這些手藝是他跟隨師傅十余年學來的獨門技藝。而后,張智又曾專心研究意大利、日本、阿拉伯等各國風味的菜肴,完善了友誼賓館西餐的品類,為友誼賓館推出“國際菜譜”奠定了基礎。
品完咖啡,張智帶我在細雨中的友誼賓館游覽一番。我們路過了雨中啤酒花園,白天的啤酒花園如此安靜,美景中只剩下細雨與綠樹的交談,而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這里就會立刻成為中關村周邊最熱鬧的所在。這里的啤酒與小吃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早已成為中關村的上班族以及周圍科研院所師生們的聚集地。
穿過啤酒花園,張智引我走進了改造一新的西餐廳。那里燈光氤氳,依舊保留了過去古樸典雅的風格。為了引進最好的設備,讓廚師們施展最佳的廚藝,西餐廳還將原來的廚房進行了改造,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一倍,以便于服務更多的客人。
這間裝飾一新的西餐廳即將正式開放,這也是友誼賓館為慶祝建館60周年送給客人們的一個特別的禮物。在接下來的9月8日至10月8日這一個月里,以總廚張智為首的友誼賓館西餐烹飪大師們將再現(xiàn)經(jīng)典美食,推出西餐宴會套餐。客人只需花一百多元就能享用純正的海陸風情套餐和俄式經(jīng)典套餐。凱撒沙拉、莫斯科烤魚、法式紅酒汁牛排、面包絲炸大蝦、橙汁少司等數(shù)十款精品美食應有盡有……足以滿足各類西餐愛好者的味蕾。
在過去的六十年,友誼賓館的歷史與西餐不可分割,外國友人的紛紛到訪與西餐的興盛讓友誼賓館盛極一時。然而,斗轉(zhuǎn)星移,當偌大的世界變成今天的“地球村”之后,西餐已經(jīng)不再新鮮,西餐廳更是如雨后春筍般紛紛亮相在各大城市。在中國,在北京,越來越多的獨具特色的西餐廳優(yōu)雅而時尚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他們的吸引力甚至蓋過了許多傳統(tǒng)的大飯店。
經(jīng)歷了時代的變遷,曾在西餐行業(yè)工作三十余年的張智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廚藝,重振友誼賓館的西餐。“我還有三年就退休了,這時候突然感覺時間過得太快。甚至有點戀戀不舍。”張智說。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張智一直在為培養(yǎng)下一代接班人而努力,他將自己畢生積累的經(jīng)驗和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的徒弟。在退休前的最后三年,張智還希望能服務更多人,“讓友誼賓館的西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