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祝平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發(fā)生興師動眾為林彪之子選美事件,歷時近三年,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市區(qū)。江蘇是重點地區(qū)之一,經反復折騰,先后有三名女青年被選調北京。
當時雖有“選妃”的傳聞,但其真相知者甚少。筆者查閱了1973年五六月間江蘇揭批林彪反革命集團罪行的有關檔案資料,大體上弄清了這一事件在江蘇的來龍去脈。上海、浙江、四川、陜西、遼寧等省市,也都有選美大動作,本文只追述與江蘇有關的選美真相。
“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自1968年8月起,林彪反革命集團主要成員邱會作之妻胡敏和邱會作秘書吳瑞云等11人,以中央軍委辦事組外派工作組的來頭,為挑選“妃子”,在近3年的時間內先后分批8次來江蘇為林彪之子選美,其中胡敏即來江蘇6次。在北京由吳法憲辦公室主任陳綏圻(吳法憲之妻)負責上下左右聯系,上通“林辦”主任葉群。胡敏在江蘇多次宣揚:“這是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辦成這件事,是為無產階級司令部立了一大功”,并許諾將請有功人員“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
江蘇省革委會分管政工的部隊“支左”大員蔣副主任,在省革委會主要負責人的支持下,對胡敏交辦的“重要政治任務”全力緊跟照辦。在其牽頭下成立5人小組,并以省委組織部工作人員為主組成36人工作班子。這位蔣副主任精心安排選美路線和地點,親自打電話給各地負責人交待任務。叮囑陪同胡敏一伙的江蘇經辦人員:“在江蘇各地多跑跑,不要怕花錢,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重要政治任務的完成?!焙舻热烁鶕~群的選美要求,提出了一整套選美標準。對女青年除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外,對外貌體形等尤為苛求。僅面部臉形、膚色和眼耳口鼻等即細化為近10項選美要求。更為出奇的是,葉群還要求入選的女青年兼容古典美和現代美。
選美活動首先從搜集大量照片入手,主要依靠市縣人事和勞動部門,在相關單位和場所進行。在江蘇經辦人員陪同下,胡敏等人先后跑了南京、鎮(zhèn)江、常州、無錫、南通、泰州、揚州等37個市縣,省建設兵團8個農場,以及南京軍區(qū)在江蘇境內的有關單位。在這些地方,他們以參軍和招收工作人員為幌子,主要在文藝團體、學校、醫(yī)院、工廠、商場、農場及下鄉(xiāng)知青中,尋找選美對象。
此外,胡敏等還派人在一些單位和場所,對女青年隨時拍照。1968年9月,胡敏在南通時,就遭到30多名女青年親屬,到其下榻的賓館質問,要求其退還照片。
1968年11月,一次在南京某部隊醫(yī)院,對一位女護士拍照時遭拒,惹怒了胡敏同伙。因部隊醫(yī)院屬后勤系統,來自解放軍總后勤部的胡敏同伙,耍起了權威,責令這家醫(yī)院將這位女護士發(fā)配到安徽霍邱城西湖部隊農場勞動。搜集照片雖受“選妃”傳聞等影響,但在江蘇省革委會兩位負責人的大力支持下,兩個多月內共搜集3萬多女青年的照片。然后沙里淘金千中選一,從大量照片中篩選出100多名女青年,經胡敏認可作為初選對象,然后再從初選的100多名女青年中,挑選幾名預選對象。這是選美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必須面對面目測口試。胡敏對此極為重視,1968年11月20日特意從杭州將挑選的4名女文工團員,帶來南京“示范”,要求江蘇向浙江學習。
為了從初選對象中挑選預選對象,省革委會蔣副主任,安排有關的各市縣和有關單位,假借各種名義,分批分次召開選美“座談會”和個別談話活動?!白剷蹦繙y口試,除審視容貌,還要看形體,看姿態(tài),看談吐。胡敏這些人的這些離奇做法,不僅使女青年尷尬為難,也引起女青年親屬的質疑和反感。
胡敏對預選對象的政審,雖然提出最好出身于“紅五類”,但只要外貌體型合格,家庭和社會關系有問題不要緊。如一名女中學生外貌出眾,盡管其父親曾是國民黨高級軍官,伯父是汪偽縣警察局長被鎮(zhèn)壓,仍將其挑選為預選對象。胡敏與之見面時,還表示愿接納為干女兒。
經胡敏最后“把關”,從100多名女青年初選對象中,挑選出幾名預選對象,她們中有女演員3人、女護士1人、下鄉(xiāng)女知青1人?!包S、吳、邱、葉”親自出馬
自1968年1 2月開始,胡敏將6名預選對象先后召到北京接受復審,最后確定入選對象。有的只進京1次,有的進京2次甚至3次以上。6名預選對象中的南京軍區(qū)前線歌舞團女演員張某,成為首選對象,對其復審非同一般。1969年2月27日張某首次進京,當晚即被胡敏帶至人民大會堂,借觀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之機,趁演出中間休息時,在會客廳先被葉群接見,葉群辦公室桌面上已有張某和西安女青年冉某的照片,此次接見是對張某當面審視。演出結束后,又被黃永勝、吳法憲接見,向其詢問了姓名、年齡、是否黨員、所在單位、家庭情況等,并要張某站起來脫去外衣和帽子看體形。
受命陪送張某進京的江蘇省委組織部朱副部長回南京后,省革委會蔣副主任得知“無產階級司令部”幾位大首長親自接見張某,更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特意對張某所在單位鼓勁:“辦好這件事,是江蘇的光榮,也是前線歌舞團的光榮?!?/p>
對預選對象中另一名女護士陳某的復審也不一般。1969年3月30日陳某奉召抵京的當晚,也被胡敏帶至京西賓館禮堂觀看樣板戲《紅燈記》,演出后由一高個子海軍女軍官接見。第二天又被帶至毛家灣林彪住所游泳池脫光衣服裸體看體形。此次同在游泳池遭此惡作劇的,還有遼寧和四川的3名女青年。
預選對象中的另一名女演員,聽到“選妃”風聲,不肯進京接受復審。省革委會蔣副主任登門勸說,并告誡:“不要不識相,不去北京不僅對你沒有好處,對你全家也沒有好處?!痹谡胃邏合?,1969年4月10日這位女演員勉強進京,回南京后很快與男友提前結婚,以此抵制“選妃”。
首選對象屈從入選
首選對象張某,1969年2月27日第一次進京時,前線歌舞團負責人只講與省委組織部朱副部長一起參與搞外調,但在京幾天并未搞外調。3月2日在胡敏家受邱會作接見時,偶然看見林彪全家照片,發(fā)現前兩天在其下榻的前門空軍招待所看望她的幾批空軍軍官和其他人員中,對她特別關注的,原來是林彪兒子林立果。聯想起在人民大會堂的首長接見,對此次要她來京的目的產生了懷疑。加之邱會作的警衛(wèi)參謀江某向她泄密:“要做林副統帥兒媳”。此時胡敏雖未講明,但張某已明白了十之八九。一周后張某懷著不安的心情回到南京。心情不安是不愿意做“林副統帥兒媳”,原因是對林立果長相不滿,而且自己在前線歌舞團已經有了滿意的戀愛對象。由于張某的不愿意,在其成為林彪家庭成員之前,經歷了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endprint
1969年5月9日,胡敏由杭州第三次來南京活動后,乘坐空軍軍機將張某再次帶至北京家中,說服張某作為黨員要服從組織安排。林立果也幾次到胡敏家中與張某見面示好。然而張某并未領情,急著要回南京。此時葉群對接納這位未來兒媳,并未因其態(tài)度不順而動搖。胡敏不敢松懈,但又不便在北京逼婚,讓張某回南京由江蘇嚴加控制,繼續(xù)做工作。
嚴加控制,就是要張某割斷與前線歌舞團“吹管子”男演員的戀愛關系,并退還警衛(wèi)參謀江某的信件照片和所贈物件。這位警衛(wèi)參謀也真膽大,見張某不愿做“林副統帥兒媳”,竟想趁機插手與張某談戀愛。此事觸怒了葉群,以江某“泄露無產階級司令部重要機密”為由,將江某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押送貴州麻場農場勞改。
前線歌舞團負責人根據江蘇省革委會蔣副主任的要求,于1969年8月,避開“吹管子”男演員,易地針對張某辦了半個多月的學習班。要張某檢查錯誤思想,樹立對“無產階級司令部”的感情,端正對“無產階級司令部”的態(tài)度,服從組織挑選。思想不轉變,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班不結束。在此情況下,張某終于屈從。學習班的結果上報后,胡敏高興,葉群滿意,黃永勝贊揚“江蘇很能辦事”。
張某的學習班結束不久,1969年9月2日,林彪保健醫(yī)生王某化名王毅,受命由重慶來南京活動7天,到前線歌舞團與張某見面談話,敦促前線歌舞團將“吹管子”男演員復員或調離,以防張某與之藕斷絲連。
1970年8月4日,中央軍委辦事組通知南京軍區(qū)政治部,調張某赴京。江蘇省革委會蔣副主任,在張某赴京時親自到機場送行,并深情地對張某說:“您當了貴夫人,是您的光榮,也是江蘇的光榮,可不要忘掉我們?!?/p>
胡敏帶頭“搭車”為子選美
胡敏帶頭“搭車”為子選美的女青年,是6名預選對象中的無錫下鄉(xiāng)女知青白某。胡敏來江蘇選美前,葉群示意:“無錫風水好,多佳風雨雨,應有許多融古典美和現代美的佳麗美人?!币虼撕魧o錫尤為留意,1968年10月在無錫活動時,即看中了下鄉(xiāng)女知青白某,見其外貌出眾,舉止不凡,很合乎葉群想象。便突發(fā)奇想,避開葉群將白某留給自家二兒子,在見面時破例留白某一起吃飯。兩個月后的1968年12月29日,在召見首選對象張某之前,即瞞著葉群將白某帶至家中熱情相待,邱會作見面后也很滿意。緊接著又安排在廣州軍區(qū)司令部任參謀的二兒子回家與白某見面,雙方一見鐘情。1970年2月22日白某首先被調北京,隨即穿上軍裝在解放軍總醫(yī)院工作,不久又保送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深造。“搭車”選美并未到此結束。1970年5月30日,因首選對象張某即將調京成為林彪家庭成員,胡敏曾電話通知江蘇停止選美。然而兩個月后的1970年8月初,卻又要江蘇繼續(xù)選美,很顯然是要擴大“搭車”選美。江蘇自信選美任務已大功告成,未再搞大動作。只是在1970年8月要南京市外事局搜集了1000多名女青年照片,從中挑選60多張照片交胡敏。其中有一女青年外貌尤為出眾,但已隨父母去了西藏。胡敏知道后,要江蘇將照片轉給“西藏工作組”去辦。西藏竟也有選美工作組,可見選美地區(qū)范圍之廣。胡敏感覺江蘇繼續(xù)選美不力,派出在上海負責選美的人員,到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鎮(zhèn)江、南京及安徽蕪湖等地,活動了一個多月,最后挑選了40多名女青年照片回上海。
為林彪子女選美及“搭車”選美,隨著1971年九一三事件的發(fā)生落幕,而入選的女青年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路程。已成為林彪家庭成員的張某,幸未隨林彪同機覆滅,但進了專案學習班接受審查。被“搭車”選美成為胡敏準兒媳的白某,在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即將畢業(yè),被脫下軍裝,遣返無錫重回農村勞動。其實她們都是選美的受害者。(編輯 王鴿子)
(作者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前副秘書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