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在生活中,新手開車,由于經驗不足和緊張,極易犯一些習慣性錯誤。如起步忘記放手剎、不看后車鏡、不會正確使用光燈、掛錯檔位、離合器常期半聯(lián)動等,但是經過大量的駕駛后,也能熟能生巧,從而嫻熟。同樣,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也習慣性出錯,而且同一類型會周而復始出錯,明明是會做的題目卻偏偏做錯了。而我們在總結時習慣性地會歸結為馬虎、不認真,下次注意就過去了,但到下次再做這樣的題目時還犯同樣的錯誤。其實出錯的原因很多,與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有關,與學生心理狀態(tài)有關,找出學生習慣性錯誤的原因,及時糾正這些習慣性錯誤,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一、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習慣性出錯的現(xiàn)象
數(shù)學中的概念是抽象的,由于概念其抽象與普遍性,使得含義相近的概念容易被混淆,影響學生對事物的判斷。在教學中的反應便是學生在解題中出現(xiàn)錯誤,且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認知心理,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易混淆概念進行區(qū)分。
運算規(guī)律需要學生進行記憶,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行應用,但由于學生不理解運算規(guī)律所蘊含的實際含義,導致錯誤的計算結果。
例:123×25×4,這題簡便計算很多學生這樣計算123×25×4=123×100=12300,看似學生利用了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但是學生并沒有按照基本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可是說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是不應該的,可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部分的學生知道運用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但是并沒有考慮運算的順序。
在口算和計算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計算會出錯。帶到辦公室訂正時候,卻又做對了,歸根結底是由于審題不認真造成的。
二、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習慣性出錯的成因透析
學生習慣性出錯,有教師的原因,如教學不夠到位,導致了一部分學生不能夠靈活地處理一些新的情境或經過變式的問題;但學生的因素才是關鍵的所在,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一)心理方面的原因
考試是最能夠暴露出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問題,在考試中,有的學生畏首畏尾、優(yōu)柔寡斷,思維緩慢,一遇到計算數(shù)據(jù)大、計算步驟多的題目就怕,失去解題的信心,導致計算上的錯誤,有的甚至連題目都干脆不做。
1.急躁
由于數(shù)學比較抽象,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再加之教師教學陳舊,因勢利導不夠,且班級人數(shù)過多,教師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使得部分學生對數(shù)學沒有興趣。
另外,部分小學生自尊心很強,求成心切,卻往往因為種種原因達不到預期目的,而且小學生不同于成年人,一般意志力薄弱,易情緒化,緊張浮躁,面對復雜的計算問題時容易出錯,特別在緊張的考試中這種問題更為突出。
2.思維不靈活
現(xiàn)在小學期間的應用問題越來越靈活,需學生從題目內部充分挖掘信息,從而為正確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 但由于有的學生思維不夠靈活,無從下手,導致解題障礙。當然,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訓練來解決,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原因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方面的不足,是習慣性出錯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學生基礎相對薄弱,某些知識點、技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與掌握,導致不能正確、靈活地解題;還有一些學生雖然基本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但是技能不夠熟練,使得計算速度較慢、正確率較低。
三、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習慣性出錯的矯正策略
考試能夠暴露出學生的心理素質問題,在考試中有的學生畏首畏尾、優(yōu)柔寡斷,這不但不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寶貴的答題時間。當然“心病還須心藥醫(yī)”,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認識到解題是不同心理特征不同氣質的個性參與的復雜心理活動,不單純是一個思維過程。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葉圣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習慣。他說:“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比~圣陶先生非常重視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20世紀4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理念,并專門寫了《習慣成自然》和《兩種習慣養(yǎng)成不得》等文章。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浦東小學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