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胡蓉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多媒體輔助教學已逐漸普及,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已越來越明顯,被人們所公認。計算機課件圖像逼真,色彩鮮艷,具有動畫功能,它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對視覺、聽覺進行綜合處理,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深受廣大教師的青睞。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333-02
使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化教學過程,而且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這種傳統(tǒng)教法,并逐漸構建起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課堂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一縷春風。迅速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時代的使然,勢在必行。因此,作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工具性功能,使計算機溶入學科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21世紀的人才。本文從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中具有的優(yōu)點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不是僅由外界刺激直接給予,而是由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產生的?!币虼吮仨毎l(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圖、文、聲、像等多種信息的綜合作用,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獲取,而且有利于知識的保持和知識的應用。由于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形成學習動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它能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于學生的感官。通過視聽的協作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充分審題、理解、觀察、思考,形成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乘法估算時,可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觀看商店里面的各種商品(標出各別物品價格)。一件上衣82元,一雙皮鞋154元,一件夾克衫90元,一輛自行車365元……同學們看這么多的商品,你想買什么?你會提出乘法計算的問題嗎?再如做練習時,可以適當設計情景,用課件的行式展示給同學們:孫悟空給小猴子們出幾道題,可把小猴子們難壞了,同學們可以幫助他們嗎?這樣,通過課件把學生帶到了實際生活中去,結合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識經驗;或是展示同學們最喜歡的動畫人物,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于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重點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數學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某些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計算機本身對文字、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的處理能力,形成圖、文、聲、像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可進行視、聽、觸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計算機能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教學效果。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這就為教師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路程問題、立體圖形時,若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劃演示,總是難以講清,利用CAI課件,一方面可以通過“轉動”、“變色”、“閃爍”、“平移”等手段突出重點,刺激學生注意,尋找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相互關系或是從多方面觀察立體圖形,幫助學生形成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如:“一輛自行車和一輛摩托車由甲地同時背向行1.5小時,自行車每小時行10千米,摩托車每小時行50千米,兩車相距多少千米?”學生讀題后,用課件出示題中的線段示意圖,用變色、閃爍等手段,使學生明確運動的物體是一個還是兩個?運動的起點是同地還是異地?運動方向是同向、背向還是相向?運動出發(fā)時刻是同時還是不同時?運動的結果是相遇還是相離等?幫助學生理解上述抽象概念。從而很輕松地列出算式10×1.5+50×1.5。五年級《觀察物體》的教學,要求學生想象多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上、左、右、正面看到的圖形,學生一開始很難想象得出來,利用多媒體我們就可以輕松地讓立體圖形自由旋轉了,那么從各各方向看到什么圖形同學們就一目了然了。圓柱體的表面積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在該課教學中,我運用了三維動畫的變形功能,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變?yōu)橐粋€長方形。學生看了動畫后就很容易明白圓柱體的表面積是二個圓形面積加上以圓的周長為長、圓柱體高度為寬的長方形面積之和。
三、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一堂課40分鐘,如何在這短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直接影響我們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由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縮短了反饋時間,特別是在練習鞏固中,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梢远嘣O計一些形式多樣的題目,從多角度訓練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練習更充分。圖形不是語言,但比語言更直觀和形象,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動畫又比圖形更形象和生動,利用文字的閃現、圖形的縮放與移動、顏色的變換等手段,不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在進行解方程的課后練習時,我們可以很快地把練習內容展示給同學們像:x-1.8=4等,并且可以利用課件快速展示錯例:x=4-1.8。
可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進行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對信息進行優(yōu)化處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作為最先進的現代信息處理手段,有突出的新優(yōu)勢,教師不能忽略自己的主導地位,變成機器的演示者。多媒體的介入,使教師的活動減少了,學生活動空間增大了。但不等于說教師的主導作用消失了,學生依靠機器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始終是教學的設計者、學習的(下接第335頁)
(上接第333頁)倡導者、課堂的組織者。多媒體也有它的局限性,教學中是否使用多媒體,應完全取決于教學需求,應以服務教學為出發(fā)點,以最大功效發(fā)揮多媒體作用,達到最優(yōu)教學效果為宗旨來選擇使用。我們要看到,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是進行知識的講解,還有很多情感的交流和世界觀的滲透,而多媒體是無法做到的。
計算機只是一種教學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它的角色應是輔助教學,不可喧賓奪主。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總之,課堂是傳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主要陣地。采用多媒體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等優(yōu)點。教師應該具備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挖掘可為數學課堂服務的媒體,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并將他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必能達到優(yōu)化數學課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章日興.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2] 李 琴.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幾點體會[J].青海教育.
[3] 朱永新,楊樹兵.創(chuàng)新教育論綱.教育研究,1999,8,28.
[4] 張 健.淺談創(chuàng)新意識教育與個性培養(yǎng).數學教學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