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雄
消費升級首先要從產品升級開始,從原來的“雙低”逐步走向“雙高”,即品質提高、附加值提高,走向價值型消費。
金煥民老師本期的卷首是對盈成案例的點睛之評。中國營銷陷入了“市場繁榮”與“行業(yè)艱困”的矛盾,而解決措施就是追逐價值型消費者。
截至目前,中國的消費浪潮已經席卷所有消費品領域,消費者領域的多數行業(yè)已經完成了產業(yè)集中。中國的產業(yè)集中形成了兩個效果:一是為了競爭的需要,各行業(yè)基本上都形成了“雙低”的行業(yè)格局,即品質打到底線,價格壓到底線,否則不可能完成行業(yè)整合;二是“雙低”的格局也較快地完成消費者教育和各類消費品的普及,畢竟價格到底,消費人群擴大了。
然而,成功的頂峰就意味著成功模式的終結。收入和能力劇增的消費者,早已不滿足于“雙低”的行業(yè)格局。“市場繁榮”意味著消費者有更強的消費能力,“行業(yè)艱困”意味著企業(yè)無力滿足這種消費能力,企業(yè)還沒有從“雙低”的格局中跳出來。
正常的發(fā)展路徑是消費升級,消費升級首先要從產品升級開始,從原來的“雙低”逐步走向“雙高”,即品質提高、附加值提高,走向價值型消費。
成功者往往有路徑依賴,當成功者以為靠低價干掉了競爭者,自己就進了保險箱時,價值型消費卻是他們必須邁過去的另一道坎,消費升級給后來者留下了翻盤的機會。
盈成們目前就面臨著這樣的機會。盈成產品技術指標的“雙低”—— 低芥酸、低飽和脂肪酸,恰恰就是營銷轉型所需要的“雙高”——高品質、高附加值。
以往“雙低”的營銷模式,實際上是消費者教育模式。廣告上的高調是消費者教育,價格上的低價也是消費者教育的手段。然而,價值型消費者卻不能采取這種模式。盈成技術指標的“雙低”如何教育消費者?消費者如何感知盈成的“雙低”?這就需要營銷轉型。
已經完成產業(yè)集中的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多數具備了生產高價值產品的實力和能力,然而,已經習慣于“廣告+低價”的行業(yè)龍頭們是否能夠實現營銷轉型才是關鍵點。原來的“雙低”格局下,以追求數量的增長為目標。價值型消費卻以追求價值的提升為目標,一個以往成功且宏大的營銷機器很難自然轉型,沒有“天敵”的出現,就沒有轉型的動力與意愿。
盈成們的出現,就是行業(yè)龍頭們的“天敵”。如果這些“天敵”掌握了價值型消費的營銷模式——以推廣為導向的營銷模式,那么這些“天敵”就是長了翅膀的老虎。(作者系本刊特約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