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LIU Hui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南京211100)
公司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業(yè)績關系的研究是公司績效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解釋它們之間的關系,但目前為止尚無明確定論,有的學者認為它們之間是簡單的線性關系,有的學者提出了它們之間非線性的假設但所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結論有些牽強。
本文從一定假設出發(fā),通過建立相關計量經濟模型并用圖形來展示我國中小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其經營績效的關系。緊接著,從分析結果出發(fā)嘗試性提出一些建議,以期為我國中小企業(yè)提高經營績效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1.1 樣本選取 截止到2014年4月底,在深市上市的中小企業(yè)達719家,作為研究樣本,為確保研究結論說服力應盡量消除異常樣本對研究結論的影響,于是對原始樣本做以下處理:首先,為更好地分析各公司近期經營狀況,選取2007年以前在深市上市并且在2004到2013年持續(xù)經營的公司;其次,本文研究的股權結構是A股結構,因此只保留發(fā)行A股的公司;再次,在樣本中剔除ST和*ST公司;最后,為保證研究結論的說服力,剔除凈資產收益率過高和過低的15家公司,此外,剔除當年因信息披露方面的原因受到證監(jiān)會的處罰和譴責的18家公司,最后共得到研究樣本139家。
基于此,本文將收集的139家公司數(shù)據(jù)作為分析來源,對我國中小上市公司經營績效進行實證分析。本文數(shù)據(jù)由和訊網(wǎng)公布的信息、深圳證券交易所網(wǎng)站數(shù)據(jù)和大智慧行情分析系統(tǒng)獲得。
1.2 變量選擇與定義 本文選取反映公司績效的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被解釋變量。選擇ROE作為衡量公司績效的指標,是考慮到其能科學地衡量公司的獲利能力。
在分析資本結構與公司經營業(yè)績的關系時,選取資產負債率為解釋變量,因該指標反映公司的財務能力;選取公司規(guī)模做為控制變量,因規(guī)模不同公司盈利能力不同,本文將公司規(guī)模取為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hù)。在分析股權結構與公司經營業(yè)績的關系時,采用第一大股東控股能力(Z)為解釋變量,Z指數(shù)為第一大股東持股與第二大股東至第十大股東持股比重之和的比例,選取Z指數(shù)作為解釋變量是考慮當?shù)谝淮蠊蓶|增持比例時,來自其他股東的約束會變小,第一大股東有可能去實施隱藏轉移財富行為。但當?shù)谝淮蠊蓶|持有比例越來越大時,他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趨于一致,因此就不會進行隱藏或轉移財富的行為。本文將將前10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這個指標作為控制變量,在文中做為控制變量用赫爾芬達爾指數(shù)(HERF)表示。
2.1 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闡述與假設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yè)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本文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資產負債率作為衡量公司財務能力的重要指標,它表示企業(yè)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國際公認的衡量企業(yè)負債償還能力和經營風險的重要判斷標推,對企業(yè)投資人和企業(yè)債權人來說都十分重要。
實踐中,過高的負債率表明企業(yè)財務風險太大,過低的負債率表明企業(yè)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因此難以用資產負債率的高低來判斷公司經營業(yè)績的優(yōu)劣。同時由于負債對企業(yè)的稅盾作用以及對管理者治理公司的約束作用,其在一定的范圍內負債對公司績效的有正面影響,但是隨著負債比例提高,企業(yè)財務風險加大,負債為企業(yè)帶來的正效應不斷減小,基于此提出本文第一個假設:資產結構與公司經營績效是一種倒U型的關系。
2.2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闡述與假設 股權結構一般表現(xiàn)為股東所持股份的比重。通常用股權集中度指標衡量,通過前五大或前十大股東所持股份比重表示。該層意義下的股權結構又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任何股東對公司都沒有絕對的控制權;三是公司擁有較大股東,雖未達到絕對控股,但處于相對控股地位。
當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時,股權結構可以在公司內部形成良好的制衡以約束各利益方行為,因而上市公司的績效表現(xiàn)良好,但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度,超越這個度也即第一大股東增持比例時來自其他股東的約束會變小,第一大股東有可能實施隱藏轉移財富行為,公司績效表現(xiàn)下降;但同時也應注意當?shù)谝淮蠊蓶|持股比例逐漸增大時他的利益和公司利益趨于一致,因此不會進行隱藏或轉移財富的行為,公司績效表現(xiàn)漸趨良好?;诖颂岢霰疚牡诙€假設:股權結構與公司的績效呈現(xiàn)U型關系。
根據(jù)上述理論闡述與假設,依據(jù)公司經營績效的研究架構,本文從資本結構和股權結構出發(fā),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進行實證分析。
3.1 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關系分析 為分析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關系,先不考慮股權結構指標對公司業(yè)績的影響,僅用解釋變量LEFT和控制變量lnSIZE對運營績效指標ROE進行回歸,所用模型如下:
模型(Ⅰ):ROEi=c+αLEFT+βLEFT2+rlnSIZE+εi
其中ROEi是被解釋變量,LEFT為解釋變量,lnSIZE為控制變量,c為截距項,εi為變量殘差項。資本結構變量對ROE的回歸分析見表1。
從表1可看出,可決系數(shù)R2為0.94,說明方程擬合較好。同時可看出,資產負債率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是倒U型的,即一定的負債范圍內公司經營績效表現(xiàn)良好。此外可看出我國上市公司正在處于“規(guī)模經濟”時期,資產規(guī)模的擴大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是正面的。事實上,如果單考慮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經營績效的關系,利用Eviews軟件可得這二者的倒U型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資本結構與公司經營績效的倒U型關系
表1 資本結構對ROE的回歸分析結果
3.2 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的關系分析 為分析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指標的影響情況,這里不考慮資本結構指標對公司業(yè)績的影響,用解釋變量第一大股東控股能力(Z)和前10大股東持股比例平方和(HERF)對績效指標ROE進行回歸,所用模型如下:
表2 股權結構對ROE的回歸分析結果
模型中ROEi依舊是被解釋變量,Z為解釋變量,HERF為控制變量;c為截距項,εi為變量殘差項。股本結構變量對ROE的回歸分析見表2。
由表2可看出,可決系數(shù)R2為0.94,說明擬合效果好。同時可以看出控制變量HERF指數(shù)對ROE的影較小,并且t檢驗顯著性水平不高。Z指數(shù)與凈資產收益率是二次函數(shù)的關系,即在一定范圍內股權越集中,公司經營績效越好,也即第一大股東控股能力與公司績效呈現(xiàn)倒U型關系,這一結論與朱鍵武(2005)的研究結論相背,也與多數(shù)對股權結構影響公司績效的研究結論相背。本文認為第一大股東增加持股比例時,來自其他股東的約束就會變小,第一大股東有可能去實施隱藏轉移財富行為,公司績效表現(xiàn)欠佳,但當最大的股東持有的比例變大時,他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趨于一致,因此不會去進行隱藏或轉移財富的行為,公司績效表現(xiàn)良好。實際上,若僅考慮第一大股東控股能力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用EViews軟件進行這二者關系的非線性估計時,可得二者的U型關系,如圖2所示。
圖2 股權結構與公司經營績效的U型關系
本文用139家公司的數(shù)據(jù)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反映公司資本結構的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經營績效是一種倒U型關系;反映公司股權結構的第一大股東控股能力與其經營績效是一種U形的關系。為了進一步構建我國公司合理的經營結構提高其經營管理績效,本文嘗試性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維持一定的負債水平。適度的資產負債率水平既能表明企業(yè)投資人、債權人的投資風險較小,又能表明企業(yè)具有較強籌資能力,并且一定的負債的運用可以提高企業(yè)的經營績效,但其對企業(yè)的治理作用并不是無限的,負債超越一定的范圍則可能對企業(yè)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需構建適合公司提高其績效表現(xiàn)的資產負債率。
第二,構建適度集中或分散的股權。適度分散的股權結構可以在公司形成良好的制衡機制,約束各利益方的行為,提高上市公司的績效表現(xiàn),但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度,越過這個限度公司績效表現(xiàn)就會下降;同時應注意維護并保持控股股東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給予否定,因為當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增加時,他的利益和公司利益趨同,有利于提高公司績效表現(xiàn)。因此,構建適度集中的或分散的股權可改善我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狀況,對實現(xiàn)我國公司健康、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1]孫月靜.上市公司治理績效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6,3:29-34.
[2]黃建新.股份制公司股權結構問題優(yōu)化初探[J].經濟與管理,2006,6:43-45.
[3]余站,王駿.五家上市公司現(xiàn)實競爭力比較實證研究[J].武漢金融,2006,3:45-47.
[4]李志彤.公司經營績效的經驗分析金融管理[J].金融經濟,2007,1:61-62.
[5]葛敏,許長新.我國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經濟動態(tài)分析[J].金融論壇,2006,6:14-19.
[6]John,Griffith M,Shelton H.The relation of Co-Ownership,Corporate Control and Bank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and Finance Volume,2002,26:170-183.
[7]Miller M.H.Debt and Taxes[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261-275.
[8]沈維成.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N].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25-4.
[9]張曉峒.EViews使用指南與案例[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10]朱健武.基于的中小公司績效與治理結構關系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5,5:17-19.
[11]閆百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論文,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