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憲杰 紀煥春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nèi)二科,遼寧 大連 1160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主要成分是細胞外基質(zhì),細胞外基質(zhì)的含量、厚度可維系斑塊的穩(wěn)定性,也為心血管組織細胞提供一種連接,可能在損傷后的心臟重塑過程中提供結(jié)構(gòu)上的完整性〔1,2〕。細胞外基質(zhì)合成減少和降解增加是斑塊破裂主要的內(nèi)在原因,而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s)對細胞外基質(zhì)的降解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的重要因素,MMP能夠降解細胞外所有的基質(zhì)成分〔3〕。研究證明,斑塊中的巨噬細胞可分泌多種MMP,其中MMP-2和MMP-9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主要觀察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為冠心病的程度和嚴重性評估提供依據(jù)。
1.1臨床資料 納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來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7例,患者按照不同的類型分為三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39例(UAP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例(NSTEMI組)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8例(STEMI組)。納入患者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HA)制定的診斷標準〔5〕。均排除嚴重的瓣膜病、嚴重的腎功不全、嚴重的肝功不全、嚴重的甲狀腺疾病和惡性腫瘤疾病。另外納入3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患者身體健康,無心血管疾病、無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及肝腎疾病。NSTEMI組患者的平均年齡顯著高于對照組;NSTEMI組和對照組性別比例差別不大,STEMI組和UAP組男性患者明顯高于女性(P<0.05);此外,冠心病組伴糖尿病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其他基線資料方面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
1.2方法
表1 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及對照組基本資料分析
1.2.1標本 所有待測者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室溫下靜置30 min后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儲存于-70℃冰箱中待測。
1.2.2MMP-2、MMP-9和白細胞介素-6(IL-6)的測定 采用酶聯(lián)免疫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MMP-2、MMP-9和IL-6的濃度〔6〕,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lián)生物工程研究所,所有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2.3Western印跡檢測各組MMP-2和MMP-9蛋白的表達 常規(guī)勻漿、離心制備組織蛋白提取液(40 μg),提取上樣8%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進行還原性十二烷基硫酸鈉(SDS)-PAGE電泳,脫脂,然后把膠中的蛋白轉(zhuǎn)印到硝酸纖維素膜上,封閉液1%磷酸鹽緩沖液(PBS)封閉非特異性結(jié)合位點,過夜,分別滴加MMP-2和MMP-9單克隆抗體稀釋,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
2.1各組MMP-2、MMP-9和IL-6水平的檢測結(jié)果 三組冠心病患者與對照組比較,MMP-2、MMP-9和IL-6水平均明顯增高,其中STEMI組MMP-2和MMP-9比其他兩組增高明顯(P<0.05),冠心病患者IL-6與MMP-2和MMP-9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0.547,P<0.01)和(r=0.478,P<0.01),但三組患者間沒有明顯的差別。見表2。
表2 各組患者血清MMP-2、MMP-9和IL-6水平比較±s)
2.2Western印跡比較各組MMP-2和MMP-9蛋白的水平 三組冠心病患者的MMP-2和MMP-9蛋白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STEMI組患者升高最明顯,與ELISA結(jié)果相符。見圖1。
圖1 各組MMP-2和MMP-9蛋白水平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硬化性狹窄,這是由于冠狀動脈內(nèi)含有斑塊造成。老年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嚴重,多支血管病變,復雜病變、彌漫病變、鈣化病變多〔7〕。大規(guī)模、回顧性的聯(lián)合心血管計劃研究結(jié)果表明,50%以上確診冠心病的患者入院時均合并血糖升高〔8〕。這類患者預后和存活率更差。因而對冠心病的治療,血糖異常的處理同樣非常重要。
現(xiàn)已經(jīng)明確冠狀動脈斑塊破裂、觸發(fā)血栓形成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個主要原因〔9〕。血栓可以是附壁的,可以導致不同程度的管腔狹窄,引起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并進一步導致梗死、猝死。所以,粥樣斑塊是預防治療冠心病的關鍵。而細胞外基質(zhì)是預防斑塊的關鍵,合成減少或降解增多使斑塊的完整性受損,進而導致斑塊破裂〔10〕,MMPs是一組能夠降解細胞外基質(zhì)的酶類,尤其是MMP-2和MMP-9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通過加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纖維骨架中膠原降解,影響斑塊穩(wěn)定性。萬招飛等〔3〕認為冠心病患者動脈彈性與血清炎癥因子高敏C反應蛋白及MMP-9均呈明顯負相關。鞠云楓等〔11〕結(jié)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水平明顯升高,并且MMP-2水平與冠狀動脈內(nèi)徑狹窄程度呈正相關,可能參與了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本研究與以往國內(nèi)外的研究相符。
在AS引起冠心病的不同類型中,MMPs對斑塊破裂、炎癥都發(fā)揮重要作用〔12〕。表明IL-6與MMP-2和MMP-9可以作為冠心病風險預測的指標??赡苓€有其他MMPs及炎癥因子參與其中,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Johnson J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influence on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tability〔J〕.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07;5(2):265-82.
2趙 偉,李婷婷,李 瑩.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2):207-8.
3萬招飛,張 嬌,薛嘉虹,等.冠心病患者動脈彈性與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和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的相關性〔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20(11):1003-6.
4楊粉娣,郭 姣.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關系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21):3981-3.
5Back M,Ketelhuth DF,Agewall S.Matrix metalbproteinases in atherothrombosis〔J〕.Prog Cardiovasc Dis,2010;52(5):410-28.
6史兵偉,金文濤,解東涯.血清TI、Hcy、APN、MMP-9水平的變化與發(fā)生CHD的相關性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25(4):459-60.
7周憲梁,孫 凱,李昭暉,等.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6;16(12):705-9.
8邵麗莉,劉麗軍,李書香,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漿高敏C反應蛋白和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58-9.
9Shiomi M,Ho T,Hirouchi Y,etal.Fibromuscular cap composi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stability of establishe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mature WHHL rabbits treated with statins〔J〕.Atherosclerosis,2001;157(1):75-84.
10van Bussel BC,Schouten F,Henry RM,et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low-grade inflamm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rterial stiffness over a 6-year period〔J〕.Hypertension,2011;58(4):588-95.
11鞠云楓,楊留才.血清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23):4527-8.
12白 萍,李建權,郭曉玲,等.急性冠脈綜合征紅細胞膽固醇含量與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7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