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莉+鄧衛(wèi)中+宋文琳
【摘要】目的探討胸腔積液的病因和診斷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93例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惡性腫瘤居首位37例(39.8%), 其次為結核性胸膜炎33例(35.5%)。惡性胸腔積液與良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積液CEA、CA12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腔積液的主要病因是惡性腫瘤和結核, 病因診斷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胸腔積液;腫瘤;結核;病因;診斷 胸腔積液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癥之一, 其發(fā)病原因復雜, 臨床表現(xiàn)多樣, 臨床診斷有一定困難, 為提高胸腔積液的診治水平, 作者對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3例胸腔積液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男57例(61.3%), 女36例(38.7%), 男女比例1.58:1, 年齡15~81歲, 中位年齡48歲。胸水部位:左側32例, 右側44例, 雙側17例?;颊叨嘁钥人?、胸悶、胸痛、氣促、發(fā)熱、盜汗就診。
1. 2診斷方法①B超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抽液, 進行胸水常規(guī)、胸水生化、胸水酶學及胸水細菌學檢查;②胸水找癌細胞, 并進行結核抗體測定;③血生化、血沉;④血清和胸水CEA、CA125測定;⑤胸腔積液抽盡后行胸部CT檢查;⑥必要時行胸膜活檢、纖維支氣管鏡等以明確診斷[1, 2]。
1. 3診斷標準惡性胸腔積液的確診主要包括胸腔積液癌細胞陽性、胸膜活檢陽性、纖維支氣管鏡活檢陽性以及其他組織器官活檢陽性;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主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結核桿菌檢測、胸膜活檢以及試驗性抗結核治療效果;其他病因診斷依據(jù)內科學相關標準[1]。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對93例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病因及分類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惡性胸腔積液37例, 良性胸腔積液55例, 原因不明1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①惡性腫瘤37例(39.8%), 其中肺癌23例, 乳腺癌4例, 肝癌3例, 胃癌3例, 卵巢癌2例, 胰腺癌1例, 腸癌1例。胸水中找到癌細胞者共計25例(67.6%);②結核性胸膜炎33例(35.5%), 胸水涂片中找到結核桿菌者3例, 胸水結核抗體陽性者19例;③心源性胸水7例(7.5%), 其中冠心病4例, 肺心病2例, 風濕性心臟病1例;④肝硬化5例(5.4%);⑤肺炎4例(4.3%);⑥腎功能不全3例(3.2%);⑦結締組織性疾病3例(3.2%)。
2. 2臨床特點37例惡性腫瘤胸腔積液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咳嗽34例(91.9%)、氣促32例(86.5%)、消瘦19例(51.4%)、胸痛18例(48.6%)、發(fā)熱5例(13.5%)、盜汗3例(8.1%)。33例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胸痛27例(81.8%)、發(fā)熱24例(72.7%)、咳嗽23例(69.7%)、氣促21例(63.6%)、盜汗13例(39.4%)、消瘦6例(18.2%)。
2. 3良、惡性胸腔積液的實驗室檢查如表1所示, 本項研究顯示惡性胸腔積液與良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胸水CEA、CA12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正常情況下, 人體胸膜腔內存在少量液體(約3~15 ml), 可以減少呼吸時胸膜腔臟、壁層胸膜之間的摩擦, 其產(chǎn)生和吸收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當某些疾病打破這種平衡時, 便會出現(xiàn)胸膜腔內液體積聚, 形成胸腔積液[1-3]。本項研究結果表明, 惡性腫瘤和結核是引起胸腔積液的主要原因, 分別占39.8%和35.5%, 這與國內相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 2]。
胸腔積液病因復雜, 盡早確診病因將直接影響相關治療和預后。診治胸腔積液的第一步是鑒別胸水的性質, 目前漏出液和滲出液的鑒別主要依據(jù)Light標準。如果胸水為漏出液, 一般無需做進一步檢查;如果是滲出液, 則必須進行胸腔穿刺、胸膜活檢以及酶學免疫學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本項研究結果顯示, 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和胸水CEA、CA125水平明顯高于良性組, 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4], 因此, 對疑似惡性胸腔積液的患者進行CEA、CA125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惡性胸腔積液診斷率。此外, 有研究表明內科胸腔鏡結合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對胸腔積液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5]。不過, 胸腔積液病因的確診要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治療反應進行綜合分析。如青壯年患者出現(xiàn)結核中毒癥狀、胸水為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滲出液、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結核病灶且抗結核治療有效時應重點考慮結核性胸腔積液。老年患者出現(xiàn)增長迅速的血性胸腔積液、無明顯感染中毒癥狀、體重下降、血清或胸水CEA和CA125水平明顯升高時, 應高度警惕惡性腫瘤。
綜上所述, 胸腔積液患者中, 雖然惡性腫瘤和結核發(fā)病率遠高于其他疾病, 但明確診斷仍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并需要臨床醫(yī)師不斷總結診治經(jīng)驗, 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龔秀文.胸腔積液 72 例臨床病因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2, 21(11): 1210-1211.
[2] 卓安山, 李奕, 曾葭, 等.成年人胸腔積液 325 例病因分析.疑難病雜志, 2011, 10(9): 690-691.
[3] 張美欽.胸腔積液 321 例臨床分析.河北醫(yī)學, 2011, 17(7): 931-933.
[4] 彭祥云, 李丹華, 夏芳. 55 例胸腔積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積液 CEA, CA125 水平的比較分析.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 32(13): 1525-1525.
[5] 鄭小虎, 陳力舟, 陳曉紅, 等.兩種不同方法對結核性胸腔積液的診療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3): 429-430.
[收稿日期:2014-03-28]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胸腔積液的病因和診斷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93例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惡性腫瘤居首位37例(39.8%), 其次為結核性胸膜炎33例(35.5%)。惡性胸腔積液與良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積液CEA、CA12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腔積液的主要病因是惡性腫瘤和結核, 病因診斷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胸腔積液;腫瘤;結核;病因;診斷 胸腔積液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癥之一, 其發(fā)病原因復雜, 臨床表現(xiàn)多樣, 臨床診斷有一定困難, 為提高胸腔積液的診治水平, 作者對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3例胸腔積液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男57例(61.3%), 女36例(38.7%), 男女比例1.58:1, 年齡15~81歲, 中位年齡48歲。胸水部位:左側32例, 右側44例, 雙側17例。患者多以咳嗽、胸悶、胸痛、氣促、發(fā)熱、盜汗就診。
1. 2診斷方法①B超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抽液, 進行胸水常規(guī)、胸水生化、胸水酶學及胸水細菌學檢查;②胸水找癌細胞, 并進行結核抗體測定;③血生化、血沉;④血清和胸水CEA、CA125測定;⑤胸腔積液抽盡后行胸部CT檢查;⑥必要時行胸膜活檢、纖維支氣管鏡等以明確診斷[1, 2]。
1. 3診斷標準惡性胸腔積液的確診主要包括胸腔積液癌細胞陽性、胸膜活檢陽性、纖維支氣管鏡活檢陽性以及其他組織器官活檢陽性;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主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結核桿菌檢測、胸膜活檢以及試驗性抗結核治療效果;其他病因診斷依據(jù)內科學相關標準[1]。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對93例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病因及分類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惡性胸腔積液37例, 良性胸腔積液55例, 原因不明1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①惡性腫瘤37例(39.8%), 其中肺癌23例, 乳腺癌4例, 肝癌3例, 胃癌3例, 卵巢癌2例, 胰腺癌1例, 腸癌1例。胸水中找到癌細胞者共計25例(67.6%);②結核性胸膜炎33例(35.5%), 胸水涂片中找到結核桿菌者3例, 胸水結核抗體陽性者19例;③心源性胸水7例(7.5%), 其中冠心病4例, 肺心病2例, 風濕性心臟病1例;④肝硬化5例(5.4%);⑤肺炎4例(4.3%);⑥腎功能不全3例(3.2%);⑦結締組織性疾病3例(3.2%)。
2. 2臨床特點37例惡性腫瘤胸腔積液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咳嗽34例(91.9%)、氣促32例(86.5%)、消瘦19例(51.4%)、胸痛18例(48.6%)、發(fā)熱5例(13.5%)、盜汗3例(8.1%)。33例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胸痛27例(81.8%)、發(fā)熱24例(72.7%)、咳嗽23例(69.7%)、氣促21例(63.6%)、盜汗13例(39.4%)、消瘦6例(18.2%)。
2. 3良、惡性胸腔積液的實驗室檢查如表1所示, 本項研究顯示惡性胸腔積液與良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胸水CEA、CA12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正常情況下, 人體胸膜腔內存在少量液體(約3~15 ml), 可以減少呼吸時胸膜腔臟、壁層胸膜之間的摩擦, 其產(chǎn)生和吸收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當某些疾病打破這種平衡時, 便會出現(xiàn)胸膜腔內液體積聚, 形成胸腔積液[1-3]。本項研究結果表明, 惡性腫瘤和結核是引起胸腔積液的主要原因, 分別占39.8%和35.5%, 這與國內相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 2]。
胸腔積液病因復雜, 盡早確診病因將直接影響相關治療和預后。診治胸腔積液的第一步是鑒別胸水的性質, 目前漏出液和滲出液的鑒別主要依據(jù)Light標準。如果胸水為漏出液, 一般無需做進一步檢查;如果是滲出液, 則必須進行胸腔穿刺、胸膜活檢以及酶學免疫學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本項研究結果顯示, 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和胸水CEA、CA125水平明顯高于良性組, 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4], 因此, 對疑似惡性胸腔積液的患者進行CEA、CA125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惡性胸腔積液診斷率。此外, 有研究表明內科胸腔鏡結合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對胸腔積液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5]。不過, 胸腔積液病因的確診要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治療反應進行綜合分析。如青壯年患者出現(xiàn)結核中毒癥狀、胸水為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滲出液、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結核病灶且抗結核治療有效時應重點考慮結核性胸腔積液。老年患者出現(xiàn)增長迅速的血性胸腔積液、無明顯感染中毒癥狀、體重下降、血清或胸水CEA和CA125水平明顯升高時, 應高度警惕惡性腫瘤。
綜上所述, 胸腔積液患者中, 雖然惡性腫瘤和結核發(fā)病率遠高于其他疾病, 但明確診斷仍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并需要臨床醫(yī)師不斷總結診治經(jīng)驗, 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龔秀文.胸腔積液 72 例臨床病因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2, 21(11): 1210-1211.
[2] 卓安山, 李奕, 曾葭, 等.成年人胸腔積液 325 例病因分析.疑難病雜志, 2011, 10(9): 690-691.
[3] 張美欽.胸腔積液 321 例臨床分析.河北醫(yī)學, 2011, 17(7): 931-933.
[4] 彭祥云, 李丹華, 夏芳. 55 例胸腔積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積液 CEA, CA125 水平的比較分析.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 32(13): 1525-1525.
[5] 鄭小虎, 陳力舟, 陳曉紅, 等.兩種不同方法對結核性胸腔積液的診療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3): 429-430.
[收稿日期:2014-03-28]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胸腔積液的病因和診斷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93例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惡性腫瘤居首位37例(39.8%), 其次為結核性胸膜炎33例(35.5%)。惡性胸腔積液與良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積液CEA、CA12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腔積液的主要病因是惡性腫瘤和結核, 病因診斷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胸腔積液;腫瘤;結核;病因;診斷 胸腔積液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癥之一, 其發(fā)病原因復雜, 臨床表現(xiàn)多樣, 臨床診斷有一定困難, 為提高胸腔積液的診治水平, 作者對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3例胸腔積液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男57例(61.3%), 女36例(38.7%), 男女比例1.58:1, 年齡15~81歲, 中位年齡48歲。胸水部位:左側32例, 右側44例, 雙側17例。患者多以咳嗽、胸悶、胸痛、氣促、發(fā)熱、盜汗就診。
1. 2診斷方法①B超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抽液, 進行胸水常規(guī)、胸水生化、胸水酶學及胸水細菌學檢查;②胸水找癌細胞, 并進行結核抗體測定;③血生化、血沉;④血清和胸水CEA、CA125測定;⑤胸腔積液抽盡后行胸部CT檢查;⑥必要時行胸膜活檢、纖維支氣管鏡等以明確診斷[1, 2]。
1. 3診斷標準惡性胸腔積液的確診主要包括胸腔積液癌細胞陽性、胸膜活檢陽性、纖維支氣管鏡活檢陽性以及其他組織器官活檢陽性;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主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結核桿菌檢測、胸膜活檢以及試驗性抗結核治療效果;其他病因診斷依據(jù)內科學相關標準[1]。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對93例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病因及分類93例胸腔積液患者中, 惡性胸腔積液37例, 良性胸腔積液55例, 原因不明1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①惡性腫瘤37例(39.8%), 其中肺癌23例, 乳腺癌4例, 肝癌3例, 胃癌3例, 卵巢癌2例, 胰腺癌1例, 腸癌1例。胸水中找到癌細胞者共計25例(67.6%);②結核性胸膜炎33例(35.5%), 胸水涂片中找到結核桿菌者3例, 胸水結核抗體陽性者19例;③心源性胸水7例(7.5%), 其中冠心病4例, 肺心病2例, 風濕性心臟病1例;④肝硬化5例(5.4%);⑤肺炎4例(4.3%);⑥腎功能不全3例(3.2%);⑦結締組織性疾病3例(3.2%)。
2. 2臨床特點37例惡性腫瘤胸腔積液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咳嗽34例(91.9%)、氣促32例(86.5%)、消瘦19例(51.4%)、胸痛18例(48.6%)、發(fā)熱5例(13.5%)、盜汗3例(8.1%)。33例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胸痛27例(81.8%)、發(fā)熱24例(72.7%)、咳嗽23例(69.7%)、氣促21例(63.6%)、盜汗13例(39.4%)、消瘦6例(18.2%)。
2. 3良、惡性胸腔積液的實驗室檢查如表1所示, 本項研究顯示惡性胸腔積液與良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胸水CEA、CA12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正常情況下, 人體胸膜腔內存在少量液體(約3~15 ml), 可以減少呼吸時胸膜腔臟、壁層胸膜之間的摩擦, 其產(chǎn)生和吸收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當某些疾病打破這種平衡時, 便會出現(xiàn)胸膜腔內液體積聚, 形成胸腔積液[1-3]。本項研究結果表明, 惡性腫瘤和結核是引起胸腔積液的主要原因, 分別占39.8%和35.5%, 這與國內相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 2]。
胸腔積液病因復雜, 盡早確診病因將直接影響相關治療和預后。診治胸腔積液的第一步是鑒別胸水的性質, 目前漏出液和滲出液的鑒別主要依據(jù)Light標準。如果胸水為漏出液, 一般無需做進一步檢查;如果是滲出液, 則必須進行胸腔穿刺、胸膜活檢以及酶學免疫學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本項研究結果顯示, 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血清和胸水CEA、CA125水平明顯高于良性組, 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4], 因此, 對疑似惡性胸腔積液的患者進行CEA、CA125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惡性胸腔積液診斷率。此外, 有研究表明內科胸腔鏡結合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對胸腔積液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5]。不過, 胸腔積液病因的確診要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治療反應進行綜合分析。如青壯年患者出現(xiàn)結核中毒癥狀、胸水為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滲出液、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結核病灶且抗結核治療有效時應重點考慮結核性胸腔積液。老年患者出現(xiàn)增長迅速的血性胸腔積液、無明顯感染中毒癥狀、體重下降、血清或胸水CEA和CA125水平明顯升高時, 應高度警惕惡性腫瘤。
綜上所述, 胸腔積液患者中, 雖然惡性腫瘤和結核發(fā)病率遠高于其他疾病, 但明確診斷仍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并需要臨床醫(yī)師不斷總結診治經(jīng)驗, 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龔秀文.胸腔積液 72 例臨床病因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2, 21(11): 1210-1211.
[2] 卓安山, 李奕, 曾葭, 等.成年人胸腔積液 325 例病因分析.疑難病雜志, 2011, 10(9): 690-691.
[3] 張美欽.胸腔積液 321 例臨床分析.河北醫(yī)學, 2011, 17(7): 931-933.
[4] 彭祥云, 李丹華, 夏芳. 55 例胸腔積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積液 CEA, CA125 水平的比較分析.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 32(13): 1525-1525.
[5] 鄭小虎, 陳力舟, 陳曉紅, 等.兩種不同方法對結核性胸腔積液的診療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3): 429-430.
[收稿日期:2014-03-2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