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強
(安康學院體育系,陜西 安康 725000)
而體育是促進老年人健康的有效途徑〔1〕。本研究探索運動處方對老人健康體適能的促進效果。
1.1研究對象 選擇常年居住在安康市社區(qū)的120名60歲以上老年人。見表1。選擇標準:①意識清楚;②體力上能夠接受一定的運動強度;③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有慢性重大疾病者;②不能按照運動處方進行體育活動者。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一覽表〔n(%)〕
1.2老年運動處方的制定 ①運動項目:長距離步行或遠足、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山等,并輔以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健身操等。②運動強度:用“運動自覺負荷”量表〔2〕來決定運動強。③運動時間:開始時用15 min慢走與慢跑交替進行,每4 w增加5 min至45~50 min為上限,共進行8 w指導鍛煉。④運動頻率:開始時2次/w,每2 w后增加1次至達到4次/w或5次/w為上限。
1.3老年健康體適能內(nèi)容 ①身體成分:即人體內(nèi)各種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體成分保持在一個正常百分比范圍對預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有重要意義。②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產(chǎn)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續(xù)收縮的能力,是機體正常工作的基礎(chǔ)。③心肺耐力:又稱有氧耐力,是機體持久工作的基礎(chǔ),被認為是健康體適能中最重要的要素。④柔軟素質(zhì):是指在無疼痛的情況下,關(guān)節(jié)所能活動的最大范圍。它對于保持人體運動能力,防止運動損傷有重要意義〔3〕。
1.4老年健康體適能測試指標 ①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②坐姿體前屈:測試柔軟度,評估關(guān)節(jié)的可動范圍以及肌腱與韌帶的伸展性。③1 min屈膝仰臥起坐:評估身體腹肌的肌力與肌耐力。④3 min臺階測試:測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測試方法嚴格按照《體育測量與評價》〔4〕的要求進行。確定實驗人員后即對老人進行一次測試,參與8 w運動處方練習后再對他們作一次身體功能測試。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
2.1實驗前后健康體適能指標變化情況分析 實驗后老年人的健康體適能指標水平得到提高(P<0.05)。其中男、女性老年人BMI、坐姿體前屈、1 min屈膝仰臥起坐測試指標值差異顯著(P均<0.05)。男性3 min臺階測試值差異顯著(P<0.05),女性3 min臺階測試值差異高度顯著(P<0.01)。見表2。
表2 實驗前后老人健康體適能指標水平差異檢驗
2.2老人健康體適能指標在不同年齡段的變化 表3可見,男女老年人中隨著年齡增大,運動處方在健康體適能各指標上的作用逐漸遞減。男性老年人中60~69歲和70~79年齡段仰臥起坐、臺階實驗測試值變化不明顯,80歲以上則迅速下降。女性老年人中60~69歲和70~79年齡段仰臥起坐測試指標變化明顯,70~79到80歲以上變化不太明顯。
表3 實驗后各年齡段老人健康體適能指標值變化差異
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的身體功能下降,導致運動量下降,運動量的下降已經(jīng)無法減弱或阻礙身體功能的進一步下降。男女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反映心肺功能的臺階測試指標遞減迅速,提示老年人應(yīng)該加強有氧運動,可以利用傳統(tǒng)的太極和氣功等體育活動,加大肺活量練習。80歲以上老年人的體能將進一步減弱,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運動傷亡發(fā)生。女性老年人在69歲前,應(yīng)該加強肌肉力量練習,避免70歲以后,肌力下降過快,導致體能迅速下降。隨著年齡增大,反映老年人柔軟素質(zhì)的坐姿體前屈指標逐漸下降,提示老年人鍛煉時注意抗阻訓練〔5〕,避免柔韌素質(zhì)下降過快。隨著年齡增大女性老年人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變化較男性明顯,提示女性肥胖的潛在可能性比男性大,因此,女性老年人要在運動的同時注意合理膳食,保持正常的身體成分,預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的發(fā)生。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6〕,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保持身體健康,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延緩老年人功能衰退。在開始體育健身運動前,應(yīng)做相應(yīng)的身體檢查,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處方,以“安全有效”為最終目標,根據(jù)身體實際重點發(fā)展健康體適能指標。
老年體育是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施行的各種身體鍛煉方法和手段,它的基本任務(wù)是發(fā)動、組織老年人參加適當?shù)捏w育鍛煉,借以增進健康,延緩衰老,防治老年性疾病,提高生命質(zhì)量,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4 參考文獻
1任 海.老年體育再思考〔J〕.體育科學,2006;26(6):97-8.
2Heyward VH.Advanced fitness assessment exercise prescription〔M〕.New York: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1991:3-15,56-65,80-95.
3肖夕君.體質(zhì)、健康和體適能的概念及關(guān)系〔J〕.中國臨床康復, 2006;10(20):146-8.
4孫慶祝.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2-9.
5劉 劍.抗阻伸膝和跖屈練習對老年人柔韌與平衡能力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7):48-50.
6李金平,徐德均,鄧克維.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幸福度影響〔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22(4):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