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品方 高 琴 葉紅偉 湯 陽 潘強強 何培寶 王洪巨
(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安徽 蚌埠 233004)
氧化應激是導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重要原因〔1〕。再灌注組織可通過黃嘌呤氧化系統(tǒng),白細胞的“呼吸爆發(fā)”等途徑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攻擊生物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引發(fā)脂質過氧化作用損傷膜結構,最終導致細胞凋亡〔2〕。長期過量飲酒可導致高血壓、心律失常、腦中風、肝硬化等〔3〕。而適量飲酒則對身體有益,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乙醛脫氫酶2(ALDH2)是線粒體的重要醛類氧化酶,乙醇是ALDH2的非特異性激動劑。前期研究證實,使用乙醇激動ALDH2,可對抗糖尿病大鼠心肌I/R的損傷作用〔4〕。本實驗觀察增加ALDH2表達對大鼠I/R所致的心律失常、氧化應激等心肌損傷的作用。
1.1實驗動物和材料 健康雄性SD大鼠,體重200~250 g,由蚌埠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乙醇購自安徽省蚌埠市新科電化試劑廠,分析純,體積分數≥0.99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測定試劑盒(批號:20110903),購自南京建成生物技術研究所。ALDH2試劑盒,上海杰美基因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
1.2主要儀器 Langendorff灌流裝置,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MedLab-U/AC,南京美易科技有限公司;SC-15數控超級恒溫槽,寧波天恒儀器廠;FSH-Ⅱ型電動勻漿器,江蘇金壇市環(huán)宇科學儀器廠;Eppendorff 5810R冷凍高速離心機,德國;酶標儀:澳大利亞。
1.3方法
1.3.1復制大鼠心肌I/R損傷模型 實驗前12 h動物禁食,自由飲水。水合氯醛(4 g/kg)腹腔麻醉后,開胸迅速取出心臟,置于4°C改良Krebs-Henseleit(K-H)液中,迅速轉移心臟、固定與Langendorff灌流裝置,K-H液常規(guī)恒壓(10.13 kPa)灌流。采用5-0號醫(yī)用無損傷縫合線穿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LAD)30 min模擬局部心肌缺血,然后松開結扎線恢復灌流120 min。
1.3.2心律失常評分方法 根據1984年倫敦Lambeth會議確定的標準和相關文獻,采用心律失常評分法對心律失常嚴重程度進行定量分析。具體評分辦法:0分:無心律失常;1分:房性心律失常或偶發(fā)室性早搏;2分:頻發(fā)室性早搏;3分:室性心動過速(1~2陣);4分:室性心動過速(>3陣)或心室顫動。
1.3.3灌流心臟流出液乳酸脫氫酶(LDH)的測定 復灌5和10 min收集冠脈流出液,分光光度計測定乳酸脫氫酶(LDH)的含量。
1.3.4心肌組織SOD活性及MDA含量測定 心臟灌流結束后,迅速取下心臟,用冷的生理鹽水將心臟內殘液洗凈,切除心房、右心室及血管、脂肪等非心肌組織,用濾紙吸干水分,置于-80℃冷凍保存。取100 mg心肌組織在冰上制成10%組織勻漿,3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取上清,分別按試劑盒說明書以酶標儀測定心肌組織SOD活性及MDA含量。
1.3.5ALDH2活性測定 實驗結束后取左室前壁心尖部組織100 mg,碾碎成粉末狀,加入預冷的100 μl裂解液充分混勻,冰槽孵育30 min后低溫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行蛋白定量。
1.3.6實驗分組 大鼠隨機分兩組(n=6):①I/R組:相同年齡正常大鼠離體心臟平衡30 min后,局部心肌缺血30 min,復灌120 min作為單純I/R組;② 乙醇激動劑I/R組(EtOH I/R):大鼠予以2.5%乙醇日常飲用,1 w后乙醇調整至5%,持續(xù)8 w,后行I/R。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
2.1乙醇對I/R心肌心律失常評分的影響 與I/R組相比,乙醇激動劑I/R組在再灌注各時間段均可明顯降低大鼠心肌室性心律失常評分(P<0.01)。見表1。
2.2大鼠心肌I/R后LDH的變化 與大鼠I/R相比,乙醇激動劑I/R組復灌5和10 min冠脈流出液LDH的含量降低〔(53.81±5.58),(50.44±4.78)U/L vs 6(6.08±7.60),(60.50±6.93)U/L,P<0.05)〕。
2.3乙醇對心肌I/R心肌生化指標的影響 乙醇激動劑I/R組心肌MDA含量顯著降低,SOD、ALDH2活性顯著顯著增加,與I/R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大鼠各時期心律失常評分的比較
表2 乙醇對心肌組織I/R后SOD、ALDH2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
心肌I/R損傷時,心肌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致使心肌酶漏出,其中以LDH含量最高;心電圖亦是評價心肌損傷的重要指標,其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I/R損傷的嚴重程度。本實驗提示長期應用低濃度乙醇降低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減輕I/R的損傷程度,對大鼠心肌具有保護作用。
氧化應激是導致心肌I/R后心肌損傷的重要原因〔1〕,MDA是氧自由基與細胞膜脂類成分發(fā)生氧化反應的產物,是氧化應激的重要標志物之一,MDA增加表明細胞膜結構受到破壞,MDA含量可間接反映氧自由基對心肌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程度;SOD是機體內清除氧自由基的一種特異酶,其活性反應機體抗氧化功能,SOD活性下降引發(fā)脂質過氧化物在金屬離子存在下催化裂解產生MDA,誘發(fā)細胞凋亡〔5〕。本實驗提示乙醇可能通過對抗氧化應激發(fā)揮心肌保護作用。
ALDH2是體內重要的醛類氧化酶,不僅是酒精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酶,而且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應激的保護因子。ALDH2參與肝臟對乙醇的代謝,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醛,經ALDH2的催化生成乙酸,同時,ALDH2可以加快4-羥壬烯醛(4-HNE)等醛類物質的清除,減輕這類物質對心肌的氧化損傷,產生心肌保護作用〔5〕。ALDH2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實驗大鼠心臟中處于較高水平〔6〕。激活ALDH2活性,在離體I/R損傷模型中,可以使大鼠心肌梗死面積減少60%〔7〕。Chen等〔8〕證實急性給予10~50 mmol/L乙醇對長時間缺血引起的離體大鼠心肌有保護作用,且可能通過直接激活心肌的εPKC發(fā)揮作用。本實驗結果提示ALDH2的活性增加可能與降低心律失常發(fā)生、減輕心肌損傷有關。
4 參考文獻
1Filippo CD,Marfella R,Cuzzocrea S,etal.Hyperglycema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 increases infarct size associated with low levels of myocardial HO-1 during ischemia/reperfusion〔J〕.Diabetes,2005;54(3):803-10.
2Anderson EJ,Rodriguez E,Anderson CA,etal.Increased propensity for cell death diabetic human heart in mediated by mitochondrial-dependent pathway〔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11;301(5):H118-24.
3Corovic N,Durakovic Z,Misgoj-Durakovicm.Dispersion of the corrected QT and JT interval in the electrocardiogran of alcoholic patients〔J〕.Alcohol Clin Exp Res,2006;30(1):150-4.
4王洪巨,康品方,葉紅偉,等.激動乙醛脫氫酶2對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2;28(2):133-6.
5Budas GR,Disatnik MH,Mochly-Rosen D.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in cardiac protection:a new therapeutic target〔J〕?Trends Cardiovasc Med,2009;19(5):158-64.
6張 敏,朱 穎,胡 波,等.α-actinin-4與多柔比星腎病大鼠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5):358-60.
7Chen GH,Gray MO,Moch-Rosen D.Cardioprotection from ischemia by a brief exposure to physiological levels of ethanol:role of epsilon protein kinase C〔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96(22):12784-9.
8Chen CH,Budas GR,Churchill EN,etal.Activation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reduces ischemic damage to the heart 〔J〕.Science,2008;321(5895):1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