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艷 嚴 謹 胡平安 潘 晨 彭蓉芬 谷 燦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13)
糖尿病(DM)患者諸多心理問題中最常見的是抑郁〔1,2〕,是普通人群患病率3倍。抑郁的發(fā)生使DM患者代謝控制不良,加速DM進程, 增加并發(fā)癥和死亡率,使患者整日處于一種負性情境中,生存質量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自殺。團體活動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適應的助人過程〔3〕,本研究探討DM患者抑郁情緒的團體活動模式的效果。
1.1對象 在國家文明社區(qū)長沙市望月湖社區(qū)張貼“甜蜜之家”——糖尿病病友俱樂部的招募通知,選取其中有抑郁情緒的DM患者40例。入選標準: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DM診斷標準,在醫(yī)院確診半年以上;自評抑郁量表得分≥0.50;神志清楚自愿參加。排除標準:經醫(yī)院確診的嚴重抑郁癥患者;合并有嚴重DM并發(fā)癥者;有明確精神病史者;行動不便,視聽力障礙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見表1。
1.2評定工具 自評抑郁量表(SDS)用于衡量抑郁狀態(tài)的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時間跨度為最近1 w。由20個條目組成,按1~4級評分。計算公式:抑郁嚴重度指數=各條目累計分/80(最高總分)。指數范圍為0.25~1.0,指數越高,抑郁程度越重。此量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操作方便。
1.3研究方法 對干預組進行為期2個月共8次的團體活動干預。查閱文獻建立初步計劃,向內分泌學、心理學、護理學、流行病學專家進行咨詢、修改后對患者進行訪談,根據他們的特點、需求完善團體活動方案,并再次咨詢專家,最后建立團體活動模式,每次45 min左右。第一次:認識您真好。目的是讓成員了解團體,建立關系?;顒觾热荩航M織者與成員相互認識,介紹團體活動過程,發(fā)放聯絡卡片。第二次:信任之旅。目的是增加信任,拉近距離?;顒觾热荩夯仡櫍榻B活動規(guī)則并示范,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完成,討論活動感受。第三次:飲食搭配大比拼。目的是合理飲食,感受樂趣?;顒觾热荩褐v解飲食治療原則,由成員挑選食物模型進行搭配比賽,點評獎勵。第四次:影視欣賞。目的是使成員們身心放松,忘卻煩惱?;顒觾热荩夯仡櫳洗位顒?,欣賞小品、相聲。進行擊鼓傳花游戲,輪到者表演節(jié)目,為下次活動做準備,總結。第五次:才藝展示。目的是使成員們展示自我,增強自信?;顒觾热荩撼蓡T一一表演節(jié)目。組織者帶領大家跳《拍手舞》,總結、頒獎合影。第六次:心理健康講座。目的是讓DM患者全面了解自己,正確認知?;顒觾热荩哼M行與DM相關的心理健康講座,教會成員們幾種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舒展運動等??偨Y。第七次:集思廣益互助解難。目的是使抱有共同苦惱的DM患者產生感情共鳴,齊心協(xié)力,積極地提出個人見解?;顒觾热荩夯仡?,提2~3個主題分組討論,派代表宣讀每組討論結果,并進行點評與獎勵??偨Y。第八次:回顧與展望。目的是引導成員回顧團體歷程,檢視成長?;顒觾热荩夯仡檲F體歷程,討論并分享收獲,并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組織者進行回顧總結,帶領大家在歌聲中結束活動。贈送紀念品與通訊錄,合影。在活動期間,為研究對象免費監(jiān)測血糖,并通過家訪、電話、短信等提醒活動時間,確保出勤率。對照組在此期間為其發(fā)放DM健康教育手冊。采取兩組前后測設計,對研究對象在干預前、干預后即時、3個月、6個月進行SDS測評,評價干預效果。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χ2檢驗、秩和和t檢驗、重復測量方差分析。
干預前兩組SDS得分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即時、3、6個月兩組得分差異顯著(P<0.001)。干預組在干預前與干預后即時、3、6個月SDS得分差異顯著(F=15.966,P=0.000)。見表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20)
1)為χ2檢驗,2)為秩和檢驗,3)t檢驗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DS得分比較(n=20,±s)
DM是慢性終生性疾病,隨著病程發(fā)展,患者所獲的社會支持逐漸減少,從而產生一系列心理應激癥狀。由于疾病所限,患者與社會交往不密切,出院后回到社區(qū)、家庭,患者缺乏醫(yī)護人員的疾病指導,治療依從性降低,對血糖控制不利〔4〕,容易產生抑郁等負性情緒。DM伴有抑郁情緒或抑郁癥,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療實施,同時這種負性情緒又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異常,胰島素生成減少,抵抗增加,使血糖升高〔5〕?;加幸钟舭Y的DM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生理功能受損,增加〔6〕。抑郁與血糖、病程、年齡、并發(fā)癥數目、體重指數、女性、婚姻狀態(tài)、經濟水平等呈正相關〔7,8〕。
團體活動具有以下優(yōu)點:感染力強,影響廣泛;效率高,省時省力;效果容易鞏固;特別適用于需要改善人際關系的人。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應用團體方式對各類疾病患者進行干預,取得明顯效果,尤其是對于伴有抑郁情緒的各種心身疾病〔9〕,現應用于學校、企業(yè)、醫(yī)院、社區(qū)、司法等各個領域。
心理干預對改善DM患者抑郁情緒有一定效果〔10〕。很多心理干預是與抗抑郁藥物同時進行,還有一些心理干預是以健康教育為重點,只限于一般的同情與鼓勵。團體活動為參與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類似真實的社會生活情境,組員在集體中的言行往往是他們日常生活行為的復制品。團體活動是一種能有效緩解DM患者抑郁情緒的方法。
4 參考文獻
1張 妍,徐桂芳,趙寶龍.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生存質量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9;36(8):78-80.
2Rajeev K,Kaarin JA,Nicolas C,etal.Associ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depression,brain atrophy,and reduced fine motor speed in a 60- to 64-year-old community sample〔J〕.Am J Geriatric Psychiatry,2008;16(12):989-98.
3劉 勇.團體心理輔導與訓練〔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5-7.
4Gonzalez J,Delahanty L,Safren S,etal.Differentiating symptoms of depression from diabetes-specific distress:relationships with self-care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8;51:1822-5.
5Ismail K,Winkley K,Stahl D,etal.A cohort study of people with diabetes and their first foot ulcer:the role of depression on mortality〔J〕.Diab Care,2007;30:1473-9.
6楊 娟,李斯儉.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7):658-60.
7Delamater AM,Jacobson AM,Anderson B,etal.Psychosocial therapies in diabetes:report of the psychosocial therapies working group〔J〕.Diabetes Care,2001;24(7):1286-92.
8賈 蕓,王君俏,周佳雯.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護理研究,2005;19(2):306-7.
9Bass J,Neugebauer R,Clougherty KF,etal.Group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rural Uganda:6 moth outcome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r J Psychiatry,2006;188:567-73.
10雷 敏,黃巧玲,余春華.心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伴發(fā)抑郁患者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7(5):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