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濰坊醫(yī)學院附屬益都中心醫(yī)院麻醉科,山東 濰坊 262500)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老年人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異常、記憶缺損、人格和社會整合能力改變等,大多數(shù)表現(xiàn)輕微,但少數(shù)嚴重的可出現(xiàn)永久性癡呆。銀杏葉提取物(EGB)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和萜類內(nèi)酯化合物,具有協(xié)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強中樞膽堿能功能,改善心腦循環(huán)的作用,對腦缺血損傷產(chǎn)生保護作用。本研究通過銀杏葉注射液預先給藥,測定術中老年病人血漿S100β蛋白的變化,觀察血腦屏障損傷程度,探討神經(jīng)組織結構損害與神經(jīng)功能異常發(fā)生的相關性,分析EGB預先給藥對老年患者手術后認知功能的改變有無積極作用。
1.1資料 擇期行腹部手術(直結腸手術)的老年病人60例,性別不限,年齡65~85歲,ASA分級Ⅰ~Ⅱ級,心功能Ⅰ~Ⅱ級;無明顯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史,無嚴重視聽障礙,非文盲。采用隨機設計法分為2組,每組30例。分別進行預用銀杏葉注射液(H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C組)處理。所有60例受試者均完成全程實驗,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時間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1.2.1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全麻復合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兩組患者均不用術前藥,術中行中心靜脈及橈動脈有創(chuàng)監(jiān)測。硬膜外感覺阻滯平面達T8,全麻誘導和維持藥物種類均相同。全麻誘導采用丙泊酚1~1.5 mg/kg、咪達唑侖0.05~0.08 mg/g、芬太尼4~6 μg/kg、維庫溴銨0.08~0.12 mg/kg。應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續(xù)泵入維持麻醉,按需追加維庫溴銨,術中機械通氣潮氣量為8~10 ml/kg,通氣頻率12次/min,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ETCO2)在35~45 mmHg之間。術中監(jiān)測BP、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ECG、ETCO2、吸入麻醉藥濃度等指標維持BP波動在基礎值±10%。手術結束前30 min停用肌松藥,手術結束時監(jiān)測血壓(BP)、(FIR)、SpO2、心電圖(ECG)、ETCO2等指標。麻醉蘇醒及術后鎮(zhèn)痛拔管指征為:能聽從口頭指令,能睜眼,潮氣量300 ml以上,呼吸頻率16~25次/min,SpO295%以上。
1.2.2用藥方法 實驗組于麻醉前1 h靜脈預先給予銀杏葉注射液25 ml加入0.9%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對照組輸注等量0.9%生理鹽水。術中靜脈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復合6%羥乙基淀粉15~18 ml·kg-1·min-1,兩者比例為2∶1。術中維持血壓和心率平穩(wěn),使其波動幅度<15%,Hct大于25%,過低時輸注異體血以維持Hct>25%。
1.2.3生化測定 在術前12 h抽靜脈血5 ml,術后1 h及24 h抽取頸內(nèi)靜脈球部血5 ml,于自動平衡離心機中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冷凍保存待測,測定S100β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并用Taylor公式校正,以消除血液稀釋的影響,校正值=實測值×術前血細胞比容/采樣時刻血細胞比容。
1.2.4認知功能測定 采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評價量表(MMSE),分別于術前1 d,術后1、4、7 d行雙盲法評分評定患者認知功能,MMSE評分內(nèi)容包括:認知評價(時間、地點定向力、計算力);記憶(即刻記憶和延遲記憶);語言(命名、復述、閱讀理解、自發(fā)書寫);執(zhí)行能力(運用、臨摹圖形)和計算力,共30分。計算所有患者術后測驗值的標準差,與其術前值對照比較,若降分值大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差則認為該病人出現(xiàn)了POCD。
2.1血漿S100β蛋白濃度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4、7 d血漿S100β蛋白濃度H組較C組低(P<0.05)。見表1。
2.2認知功能測試結果 見表2。術前兩組間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1、2、4 d MMSE評分總分有明顯降低,與本組術前1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 w評分與術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學意義(P>0.05)。H組術后1,4 d與C組比較,MMSE評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不同時間血漿S100β蛋白濃度(μg/L,±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認知功能測試比較±s)
2.3POCD發(fā)生情況 兩組患者共有11例于術后4 d內(nèi)發(fā)生POCD,其中H組有(3例)明顯低于C組(7例)(P<0.05)。
POCD發(fā)生率很高〔1〕。盡管此并發(fā)癥并不兇險,但這種大腦功能的受損會給病人帶來各種困擾,使其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如何預防和減少老年患者POCD的發(fā)生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難點之一。
S100β蛋白主要定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星形細胞和少突神經(jīng)膠質細胞,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特異性蛋白。正常情況下不能通過血腦屏障(BBB),腦組織損傷時,腦脊液中升高的S100β蛋白通過受損BBB進入血液循環(huán),因此腦脊液和血中的S100β蛋白升高,故檢測血清S100β可作為判斷BBB損傷的特異性指標〔2〕。S100β蛋白水平的檢測被認為是診斷早期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及判斷預后最具特異性的蛋白。
EGB具有協(xié)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強中樞膽堿能的功能,可改善心腦循環(huán)。EGb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制可能有:①調(diào)節(jié)血管張力,改善腦和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血液供應,可增加缺血腦組織的血液灌注,改善腦功能,提高認知能力等。②銀杏內(nèi)酯B具有很強的PAF受體阻斷作用,抑制PAF活性,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動特性,減少微血栓形成,減少POCD發(fā)生率。③EGB可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乙酰膽堿(Ach)的釋放量,提高受體對Ach的敏感性。長期服用可能增加海馬部位的M膽堿受體,有利于缺血性損傷與記憶功能的恢復,對改善老年記憶功能起到有益作用〔3〕。④EGB可通過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而影響5-羥色氨(HT)、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等的代謝,改善學習記憶能力〔4〕。有研究表明,長期服用銀杏葉注射液可提高老年癡呆患者或多發(fā)性硬化患者的認知功能〔5,6〕。另有研究表明,術后靜脈輸注銀杏葉可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發(fā)生率〔7〕。
本研究提示EGB能有效預防BBB損傷。EGB降低血漿S100β蛋白水平的主要機制可能是其能改善腦的血供,增加缺血腦組織的血液灌注,抑制鈣離子(Ca2+)過多內(nèi)流,減輕炎癥反應,并增加Ach及膽堿乙酰轉移酶活性,減輕腦細胞水腫壞死,從而保護了BBB的正常生理功能。
4 參考文獻
1楊素冰.不同全麻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對比〔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36(9):399-400.
2Grocott HP,Arrowsmith JE.Serum S100β protein as a marker of cerebral damage during cardiac surgery 〔J〕.Br J Anaesth,2001;86(2):289-90.
3潘家炘.近年來國內(nèi)銀杏葉研究的概況〔J〕.海峽藥學,2002;14(4):1-3.
4White HL,States PW,Cooper BR.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inhibit monoamine oxidase〔J〕.Life Sci,1996,58(16):1315.
5Wang BS,Wang H,Song YY,etal.Effectiveness of standardized ginkgo bilobaextract on cognitive symptoms of dementia with a six-month treatment:a bivariate random effect meta-analysis〔J〕.Pharmacopsychiatry,2010;43(3):86-91.
6王繡錦,劉 靜.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銀杏葉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2):205-6.
7吳涯雯,曾靜賢,詹 鴻,等.銀杏葉注射液治療老年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20):3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