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華
怎樣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何淑華
重慶市萬州第一中學
要想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各種素質。教師還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特點,對癥下藥,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課堂教學。這樣,教師才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要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就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要反思我們英語教師和學生的情況,反思和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課堂教學。
教師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的示范者,是學生個性的塑造者。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策劃者,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起著“導向”的作用。因此,教師自身各方面素質的高低與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時代的日新月異,新科技的出現與運用,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定要不斷用新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業(yè)務水平和自身的修養(yǎng)。在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能高效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手段,研究現代學生的心理狀況,探討最佳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各方面綜合素質,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隨時反思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適時調整,使教師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目的。
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首先要掌握學生底碼,對癥下藥,針對性地做好英語教學的銜接與過渡。要弄清學生學過什么,現在要學什么,教師用什么方法教,學生用什么方法習等。銜接過渡的工作做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以后的教學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因為學習必須是學生個體內化的一個過程,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呼呼大睡,那課堂教學就是失敗的。如果教師講授的知識是學生已經會了的,或是學生根本不感興趣的,或者對學生來說太難懂了,這就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時教師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有效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
1.尊師愛生,和諧課堂。
只有尊其師,才能信其道。在教學過程中要以人為本,構件尊師愛生的和諧課堂。我們既要正視學生的現狀,又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護學生的自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待學生教師要懷著民主、熱情、關愛、寬容、尊重的心態(tài),消除學生的敬畏心理和膽怯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希望,體驗成功的快樂。在課堂上教師要使用微笑教學法,不斷提高自身的品德、資歷、才能、情感以及個人的人格魅力等綜合素質的修養(yǎng),增強師生的親和力,使學生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構件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進行組織教學,語言要豐富、多彩、有趣,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如果學生尚未達到一定的英語水平,盲目地追求全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如果教師英漢結合,偶爾穿插一些笑話、幽默,讓學生能夠聽得懂、猜得透,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就會樂學、學得好。因此,英語課堂要適當使用母語,逐漸從英漢交叉,到全英語教學。一定要切合實際,循序漸進,讓學生能接受,又有所提高,要講求實效。
3.吃透教材,把握教學尺度。
教師必須吃透教材,掌握《新課程標準》,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整合教材,把握教學尺度。整合教材包括對教科書上的內容的先后順序適當調整,對教材內容進行部分的取舍與補充,對教材重點和難點的實時處理。現行英語教材的使用宗旨是一綱多本,我們必須抓住這個“綱”,也就是《新課程標準》,還必須適合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這樣,我們在整合教材時才不會迷失方向,英語課堂才可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效率。
4.探討新教法和新學法。
有句話說得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在學習方法的傳授和良好思維方法的引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一種優(yōu)秀的教和學的方法是針對一定的教學實際而探索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一定完全適合你的實際。翻譯法、交際法、情景教學法以及任務型教學法等等,它們都各有千秋。因此,對于各種教和學的方法,我們要可采用“拿來主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融合貫通,探討出新教法和新學法。
例如,針對學生詞匯量小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中學生記憶力強的優(yōu)勢,利用張思中老師的歸類識詞法和“百篇千句萬詞”的語言學習法,以強化記憶的方式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5.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起的應是主導作用,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導演,學生才是英語課堂上的主體,唱的是主角。教師應該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獨立去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我們要摒棄那些把知識講授給學生的方法,應把“教”變?yōu)椤皩А保寣W生清楚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課堂上時間是寶貴的,教師要精講多練,更多的知識是靠學生課后自己去探究和學習掌握。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注重對學生的分析、思維、判斷等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強調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