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宙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一位經(jīng)濟學家這樣說。這話一點不假。你知道嗎?世界上最為流通的貨幣——美鈔,其實就是用垃圾廢棄物制造的,這些垃圾廢棄物包括紡織成衣行業(yè)的邊角料、纖維絲團等和舊衣服、棉織品等垃圾。
重視廢物,利用廢物,既是勤儉持家,建立節(jié)約型社會所倡導的,也符合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要求。每個家庭:都是廢棄物的產(chǎn)生地。過去的廢物利用,無非是把破臉盆改作花盆、用舊毛巾扎成拖把等?,F(xiàn)今,這個講究創(chuàng)新的時代,廢棄物利用也要來一番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將變廢為寶最大化。
我們來看看信箱。我國城市的家庭信箱大多四四方方,“面孔”統(tǒng)一,“身材”大小差不多,缺少特色。一些歐美國家也有統(tǒng)一的信箱,但有些家庭門前的信箱造型奇異、儀態(tài)萬千,其中有很多就是用廢棄物做的。不管它們過去的身份如何顯赫,舊了,廢了,都蓬頭垢面,經(jīng)過主人的巧思和巧手,改頭換面,重獲新生,像一件件動人的藝術(shù)品,矗立在門前,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圖1是一輛老式的自行車??礃幼?,這車“年事已高”,連座椅都沒了。這輛“老爺車”已到了進熔爐的時候,主人卻舍不得它,讓它再就業(yè),換工作。干什么呢?當信箱架子。信箱由一個報廢的小油筒制成,往“老爺車”架子上一安。好了,一個造型別致的信箱便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實用又新穎。路過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回頭率”很高哦!
抽水機,農(nóng)村里經(jīng)常要用到(圖2),可這臺抽水機怎么放到了路邊呢?聰明,看出來了,這是臺報廢了的抽水機。主人給它穿上了新“衣服”——油漆一番,派了它個新“差事”——信箱。瞧它那“彎脖子”下掛著的廢鐵筒上,不是用英文寫著“信箱”嗎?這個抽水機信箱,樣子可真夠“炫”的。
再看圖3,一只船用引擎,它怎么跑上岸了,引擎下的螺旋槳也不見了蹤影?這也是個廢棄之物。報廢的引擎也被用來當信箱。那信放哪兒呢?主人把原本放發(fā)動機的地方改成了信箱,發(fā)動機拿掉了,還裝了扇小門,收取信件十分方便。這只引擎信箱絕對“酷”勁十足,創(chuàng)意十足。
歐美人愛喝啤酒,許多家庭都有啤酒桶。啤酒桶廢舊了,不能再裝啤酒了,怎么辦呢?請你看看圖4,哈哈,童話中的精靈——一只長翅膀的小豬。仔細一瞧才發(fā)現(xiàn),原來,它就是用啤酒桶做的。主人先將啤酒桶上的閥門去掉,再焊上一個小圓筒,既是拱出的豬鼻子,又是塞進信件的圓孔。再在小豬身上裝耳朵、翅膀和腿,信箱門開在豬屁屁上。最后,涂上油漆,畫上眼睛、嘴巴。好了,憨態(tài)可掬的小飛豬信箱做好了。
圖5這個像手風琴的東西是什么呀?這是一架老式照相機,就是過去照相館用的那種。壞了,沒用了,但一個創(chuàng)意又使它重新煥發(fā)青春。照相機鏡頭只有外殼,沒有鏡片,那個圓孔就成郵遞員往里投信的地方。鏡頭后的那塊木板被做成了一個活動門,主人打開門就能取出信件。如此一只照相機信箱,構(gòu)思奇妙,獨一無二。
古語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币陨线@些利用廢棄物制成的信箱,給了我們很好的啟迪。
請你也試試,給廢物換個地方,放對地方的廢物可就是寶貝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