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迪奧+·+布洛夫拉
米爾庫·馬爾凱蒂(Milko Marchetti)已經(jīng)從事攝影25年,他自己建立了一個圖片庫,收藏超過60萬張照片。同時,他對探險狂熱而盲目,一旦決定去探險,無論是炎熱的7月還是寒冷的1月,像蚊蟲、濃霧這樣的困難都不能阻擋他的腳步。而隨手不離的相機正是他的探險標配裝備。從事野生動物攝影,需要攝影師將注意力放在那些美麗的野生動植物身上,而將自身隱沒在大自然之中。
你第一次去野外拍攝的經(jīng)歷是怎樣的?
第一次拍攝時,我穿著一件用于偽裝的披風。我很享受那種身著迷彩服,一邊追蹤目標一邊拍攝的感覺,非常有趣。我是意大利環(huán)境協(xié)會(Environmental Italian Association)的會員。一開始我什么都拍,但慢慢的,隨著對野生動物生活習性越來越了解,我選擇進入它們的世界。
我常常踮著腳尖,盡量保持無聲無息,小心翼翼地在野外尋找拍攝機會,不被動物們察覺。在我講授的攝影課程中,我會告訴大家,想拍好一張關于野生動物的照片,你必須了解拍攝對象及其生活習慣,這占到準備工作的50%,知己知彼才是拍好照片的最大秘訣。
一個自然攝影師和一個自然主義者,這兩種身份有沒有沖突?還是完全和諧的?
在每一次的公開演講中我都會講到:真正的自然攝影師首先是一個自然主義者,然后才是一個攝影師。你要保證把被攝動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拍出一張成功的照片,這是一種責任。10年來我一直這樣教育我的學生,要了解你的拍攝對象,這是你在野外拍攝中少吃苦并得到好照片的保證,要盡量做到“拍得更好,打擾更少”。
我的圖片庫中有60多萬張照片,每一張背后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或一小段冒險經(jīng)歷,有些照片是經(jīng)過成千上萬次按快門以及數(shù)天的追蹤后才得到的。當沉浸在野外拍攝中時,我能體會到動物們的心情:每一片陌生的灌木叢后面都有可能潛伏著危機。拍攝時,你需要像它們一樣生活,觀察它們的動作、行為以及每天的活動節(jié)奏,小心翼翼以免被它們發(fā)現(xiàn)。有時,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狗仔”,時刻準備用奇怪的姿勢去抓拍,那種體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有沒有讓你“發(fā)瘋”的拍攝動物經(jīng)歷?
拍攝野生動物,至少有三處困難會讓攝影師抓狂。動物不是靜止的,它們不會擺好動作讓你拍,也不會按照你的期望站在那兒,這讓拍攝變得很困難。比如,就拿普通的蒼鷺(Ardea cinerea,水邊大型鳥類)來說,當我決定將拍攝地點設置在臨近水塘的蘆葦叢中時,我已經(jīng)觀察附近一個蒼鷺鳥巢很久,并一直期待那個巢中的小蒼鷺誕生(蒼鷺一般把巢安放在樹上),而小蒼鷺出生沒多久就會很快長大。我每天要在那個地方蹲守8個小時,穿著長筒靴站在沼澤地沒腰深的水中。我以為適合抓拍的機會很多,但沒想到的是,蒼鷺每隔4小時才給小蒼鷺喂一次食,而且留給你拍攝的時間只有幾分鐘,我用的還是膠片機,其余時間我都要與濕漉漉的雨靴,炎熱的天氣以及各種各樣的昆蟲相伴。
可以分享一下你覺得有趣的拍攝經(jīng)歷嗎?
我的圖片庫里收藏的照片非常豐富,保留下了我們這些攝影師所有關于拍攝野生動物的記憶。有一個非常離奇,但很有意思的插曲我想你一定會感興趣:那是1月一個寒冷的早上,我潛伏在意大利的阿根塔(Argenta)山谷尋找秧雞(Water Rail),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物種,但因為生性膽小而行蹤難以捉摸,只有在極冷的情況下才會從蘆葦叢中跑出來尋找食物。當我等了大概兩個小時的時候,感覺到身后有動靜,應該是某種生物發(fā)出的,當我還在猜想是什么的時候,它慢慢地湊到相機旁,我才發(fā)現(xiàn),是一只鼩(Shrew,一種哺乳動物,毛色灰褐或灰白,形極似鼠,但吻部細而尖,穿穴地中而造巢,吃昆蟲、蚯蚓等),它靠近我的頭發(fā),我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它的體溫以及柔軟的皮毛。當它走到我的鏡頭前時,我輕微動動手指按下快門——它被定格在我的相機中。同時,因為受到驚嚇,它也一下子逃跑消失在原野上。在這里,我想引用攝影師布列松的一句名言來表達我當時的心情,“停一會,讓它變?yōu)橛篮恪保ā癝top a moment and make it forever”)。對我來說,這概括了攝影師的全部工作,特別是自然攝影師,用一臺相機,定格一瞬,讓其成為永恒。
在數(shù)碼時代,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自然攝影感興趣,你對他們有什么建議嗎?
感謝數(shù)碼技術的發(fā)展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或者重新發(fā)現(xiàn)攝影的樂趣?,F(xiàn)在,通過使用數(shù)碼相機,人們可以用更小的代價獲得更好的影像效果,同時也可以滿足即時檢視與修改照片的需求,所以很多人都在追求買到最新、最先進的設備。但是,單單買一臺8000歐元的相機對于一個自然攝影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從事自然攝影,你必須擁有非常強的生態(tài)意識,以及有一套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以及方法,而這些都取決于你的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