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黃金指揮部教導大隊衛(wèi)生所 湖北 襄陽 441002
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及治療對策
嚴偉
武警黃金指揮部教導大隊衛(wèi)生所 湖北 襄陽 44100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征及治療對策。方法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接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壓患者各70例作為研究對象,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組,非老年高血壓患者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結果老年高血壓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脈壓差等血壓水平與非老年高血壓對照組患者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老年高血壓觀察組患者出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眼底病等合并癥的人數均高于非老年高血壓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患者的臨床特征為收縮壓和脈壓升高,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要堅持個體化治療,持續(xù)有效的平緩的降低血壓,并注意并發(fā)癥對疾病的影響。
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治療對策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容易并發(fā)主動脈病、心理衰竭、腎功能衰竭、心臟病等嚴重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1]。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發(fā)病幾率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高血壓的臨床特征,并針對患者的臨床特征采取有效的治療對策。為此,文章將接受隨訪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壓患者各70例作為研究對象,總結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及治療對策。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接受隨訪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壓患者各70例,老年高血壓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89歲,平均年齡76.83±5.66歲;平均空腹血糖水平5.76±0.96mmol/L,平均餐后血糖水平8.09±2.36mmol/L,平均體質量指數33.27±3.06kg/m2;非老年高血壓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最小年齡37歲,最大年齡59歲,平均年齡47.37±4.86歲;平均空腹血糖水平5.39±1.15mmol/L,平均餐后血糖水平8.13±2.07mmol/L,平均體質量指數32.85±3.29kg/m2;排除標準:惡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餐后血糖水平、平均體質量指數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隨訪日,觀察組患者接受白晝靜態(tài)夜間檢查,白晝動態(tài)檢查間隔周期為1h,,白晝檢查時間為6點至22點前。收集患者受尿常規(guī)檢查、血糖和血脂檢查、血肌酐檢查、心電圖和胸片檢查、24h動態(tài)血壓檢查,以及部分患者的頭部CT檢查等檢查的結果資料。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血壓水平比較
從表1的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到,老年高血壓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脈壓差等血壓水平與非老年高血壓對照組患者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
2.2 合并癥比較
從表2的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到,老年高血壓觀察組患者出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眼底病等合并癥的人數均高于非老年高血壓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合并癥比較[n,(%)]
3.1 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
首先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特征表現出收縮壓增高,以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為主。其原因在于年齡增長導致患者的機體變差。如主動脈彈性降低、收縮期搏出血液系統(tǒng)得不到緩沖等[2]。而且年齡增長導致患者壓力感受器緩沖血壓功能變差;其次是患者的脈壓升高[3-4]。其原因在不僅在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和疾病,而且舒張壓異常下降也是導致脈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在合并癥上,老年高血壓患者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
3.2 老年高血壓治療對策
一是根據患者的并發(fā)癥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重點觀察舒張壓變化,降低脈壓,降低并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5]。二是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血壓變化,避免血壓出現大范圍波動。此外,謹慎使用體位性低血壓藥物,藥物用量也需要由少至多逐漸遞增,達到平穩(wěn)降壓的目的。三是選擇長效的降壓藥物,調節(jié)控制晨峰高血壓,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四是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其它并發(fā)癥,因此選擇的降血壓藥物還應不加重患者的并發(fā)癥[6]。
總之,患者的臨床特征為收縮壓和脈壓升高,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要堅持個體化治療,持續(xù)有效地、平緩地降低血壓,并注意并發(fā)癥對疾病的影響。
[1]林紫麟,潘曉娟,楊維,曹蔚.2354例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9,14(17):2783-2784.
[2]葛永紅.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征及治療分析(附98例報道)[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9(05):563-564.
[3]肖金章.老年高血壓的特征分析及治療探討--附65例報道[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0(07):108-109.
[4]曾榮華.248例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1,04(1):102-104.
[5]沈郭成,孫藝銘.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評述[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02(03):10-11.
[6]李曉林.淺談老年人高血壓病的個體化藥物治療[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09(07):425-426.
R544.1
B
1009-6019(2014)12-0317-01